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说出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原因、形式、目的和结果。
2.阅读教材,说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形式、政策和结果。
3.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分析得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历史意义和缺点。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23-24页,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
1、阅读课本和材料,分析得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原因)
2、阅读教材,找出农业社会主义改方式、目的、原则、阶段和完成。
3、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方式和结果
?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农业改造的原因。
材料一 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柱状图
(1)土地改革后,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2)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改造的形式是什么?
农业合作社
农业改造结束的时间是哪一年?
1956年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土地改革时期丈量土地,分土地(私)
农业合作化之后人为分开的土地又连成一片(公)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耕牛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为几个阶段?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全国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结 果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自主学习2 ,阅读本课25页-26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3分钟)
1、阅读课本分析材料,总结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
2、找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政策和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从企业角度说,它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性质,这对于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利的;而企业又拥有较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这对于我国的工业化的建设非常有利。
从资本家角度来说,他们既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也有对工人的剥削的一面。
也就是是说: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公”指什么?“私”指什么?
何为“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公(国家)私(私人)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改造方式
3.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针对官僚资本主义,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国家强制没收
针对民族资本主义,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赎买”
为什么针对民族资本主义,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苏懋晋(1880-1964),1937年投资24000银元创办了烟台建德和渔行。抗战胜利后,渔行合资发展,更名为烟台裕兴义渔业公司。1951年秋天,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苏懋晋带领他的渔行,毅然捐献15万元,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苏懋晋还让两个孙子一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苏懋晋(1880-1964)
荣毅仁(1916—2005),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1950年6月,荣毅仁同志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教诲,使他深受鼓舞。他坚决拥护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国家发行胜利折实公债时,他主动认购650万份。他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捐献七架半飞机和大量衣物。
荣毅仁(1916—2005)
思考:国家对民族资本家采取赎买政策的原因
民族资本家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需要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送喜报。
自主学习3 ,阅读教材P26部分,分析相关材料,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完成标注。
1、阅读课本分析材料,总结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和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和课本,说出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行业
改前
改后
农业
农民土地私有制
集体所有
手工业
手工业者私有
集体所有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家私人所有
国家所有
(1)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四、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1952私有占据主导,到1956年最明显的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比例上升占据主导;个人经济、私营经济减少,资本主义经济消失
(2)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只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五、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启示:各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三
大
改
造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义
工商 业
生产
合 作 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质:
三大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
改造前
改造后
我来总结
当堂检测:
1.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供销合作社
C.一大二公
D.公私合营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农民参加合作社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5.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