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的鲁迅是什么形象呢?沉着?严厉?倔强?果敢?说说你心中的鲁迅形象。
导入新课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思考批注中的问题。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迺莹,
黑龙江呼兰人,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
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呼兰
河传》《生死场》《马伯乐》,散文集《
牛车上》等。其中《呼兰河传》在香港
《亚洲周刊》评的“20世纪华文小说一
百强”中位列第九。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
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由14个片段连缀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咳嗽
调羹
瞿秋白
揩
阖
疙瘩
检查预习
sou
gēng
kāi
hé
qú
gē
da
【会心】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深恶痛绝】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嘱咐】叮嘱,吩咐。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抹杀】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
幽默风趣的智者。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件事:(1)写鲁迅先生笑的样子
。
第二件事:(2)写鲁迅先生走路的特征。
第三件事:(3-13)写鲁迅先生关心体恤“我”。
第四件事:(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第五件事:(18-23)写梅雨季节一放晴,“我”就到鲁迅先生家里去。
第六件事:(24-26)写鲁迅先生读青年人的书信。
第七件事:(27-30)写用鲁迅先生的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
第八件事:(31-34)写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到晚。
第九件事:(35-40)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及周建人先生一家去看电影的故事。
第十件事:(41-42)写鲁迅先生特别的休息方式。
第十一件事:(43-54)写鲁迅先生待客和工作的情况。
第十二件事:(55-60)写鲁迅先生严谨、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
第十三件事:(61-63)写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
第十四件事:(64-67)写鲁迅先生不顾病体,忘我工作的情景。
【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对待“我”的拜访:亲切随和、关怀备至。
【4】对待青年的来信:严要求又关怀。
【5】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对他人对亲人充满爱。
【6】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1、作者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细读感悟
【7】工作时间(详写):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8】吃鱼丸(详写):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表现鲁迅先生严谨求真。
【9】生活琐事:包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10】病中(详写):表现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神情姿态——
对待青年——
工作习惯——
日常琐事——
对待亲人——
对待疾病——
平凡伟大、可亲可敬
鲁迅的形象特点: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严格要求、深切关爱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简单随和、关爱有加
乐观精神、不屈斗志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
【2】
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2、文中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哪些好处?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的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
3、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
写许先生的温和热情、善解人意,侧面表现鲁迅先生平易近人、温和慈爱,做事认真执着。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找出来并赏析。
品味语言
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表现了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这样开玩笑的话,可见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3.“我一走进卧室去……‘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鲁迅的严谨。
4.“鲁迅先生把海婴……‘他说不新鲜……就抹杀是不对的。’”
写法探究
1.语言朴实。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朴实,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原生态地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特性,从而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态、待人接物、生活琐事、工作情况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鲁迅先生的琐事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以小见大
烘云托月
可亲可敬
鲁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本ppt来自:千教网(www.)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随堂练习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精神,有您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的思考。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