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同步练习(北京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文两篇-游侠列传(节选)》同步练习(北京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4-30 14: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w.w.k.s.5.u.c.o.m
《游侠列传(节选)》练习
一、积累·整合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歆其德(xīn)    振人不赡(shàn)   食不重味(zhòng)
B箕踞(jū)     窘急(jiǒng)    睚眦(yázì)
C肉袒谢罪(dàn)   赦免(shè)    盗跖(zhí)
D逡逡(qūn)     延颈(jǐng)    短小精悍(hàn) 
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      伐:夸耀
B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用:因为
C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      俭:俭朴
D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多:称赞
3、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B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C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  乃收而葬之 
D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4、填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体史书,全书共___篇,包括__、__、__、__、__五个部分,被鲁迅先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感受·鉴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1、翻译下面句子
(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
(2)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段内容,试分析朱家“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领悟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1、翻译下面句子
(1)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段内容,概括郭解之所以受人景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问题:郭解的门客本来是想相救郭解,结果反而害了郭解的性命,有人认为郭解由此被诛实在是冤枉,有人则认为郭解这是罪有应得,结合整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应用·拓展
《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司马迁在这篇传记里记述了侠士这一类阶层,充分地肯定了他们身上“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品质。然而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些游侠不能严守国家法令,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那么你对此持什么意见呢?请你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看游侠”为题,也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积累·整合
1、A(食不重味,应读为“chóng”)
2、C(俭,这里是“约束,抑制”的意思)
3、D
A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介词,用、拿)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介词,因为)
B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动词,到)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助词,的)
C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  (连词,表转折)
乃收而葬之  (连词,表顺承)
D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   
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  
(这两个“为”字都是介词,替、给。)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感受·鉴赏
1、(1)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
 (2)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2、原因:广施恩德;不居功自夸,不图报答;急人之难,胜于自己
三、思考·领悟
(一)
1、(1)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
 (2)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3)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
2、不徇私,不护短,秉公处事;不居功自夸,能考虑别人(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二)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整篇课文,分析既要考虑郭解的事迹,又要考虑到司马迁对此流露出的态度。支持哪种观点皆可,但要能够自圆其说。
四、应用·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写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