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2、揣摩文章精彩的细节描写,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父辈的敬仰之情和感恩之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2、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默读、诵读法;
2、讨论交流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课件展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请同学们说说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讲的都很好,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一幅油画《父亲》。这是一位画家眼中中国父亲的形象,一位中国传统老农民的形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小说,写的也是一位父亲,一位生活在贫穷落后年代里的老农民的形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台阶》,来读一读,看一看,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课件展示)。
重点提示:凹凼、尴尬等词语的读音和书写。
2、默读课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默读要点提示(课件展示):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3、默读后讨论上述三个问题。
4、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复述出来吗?
(课件展示)
3、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课件展示)
三、精读课文,把握细节。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你最感动的句子找出来,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2、用“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说一句话,来概括你所读懂的父亲的形象,并从文中找出一处能表现你的观点的细节描写的句子。(课件展示)
3、指名同学做交流发言。
4、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讨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名同学回答,同学们做补充,老师做课件展示: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
四、体悟情感,拓展延伸。
1、说说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课件展示:热爱、敬仰而又同情、悲悯)
2、作者又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课件展示:要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农村贫困。)
3、师小结:通过《台阶》这篇小说,我们看到父亲创业是如此艰难,作者所叙述的父亲,在那个年代是有代表性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的广大农村有多少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农民,他们为了实现现在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理想和希望而奋斗一生,作者正是怀着敬仰而又悲悯的心情来赞颂老一辈农民的勤劳与质朴、厚道与谦卑的。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时代与小说中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的父辈可能也是那么的普通,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怀着敬仰与悲悯之心来看待他们,他们身上肯定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称赞的优秀品格。
4、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布置作业。
(课件展示)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
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