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四单元
《圣母与圣子》
发现“人”本身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14——17c)
Renaissance
1.定义:
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实质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背景:
发源地:意大利
经济: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
佛罗伦萨羊毛纺织业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背景:
材料: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思想: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经济
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市民阶层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
文化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人才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
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市民阶层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文化养料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背景: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成就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人物
代表作
地位
特点
文学三杰
刺激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艺术三杰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后期代表
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注: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和“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大卫》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宣言”。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达·芬奇
《蒙娜丽莎》等
拉斐尔
《雅典学派》等
米开朗基罗
《大卫》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2、成就
《西斯廷圣母》
《蒙拉丽莎》
《最后的晚餐》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材料二: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十日谈》
3、精神内核及内涵:
材料一:
天堂:俾德丽彩
地狱: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荷马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整编自【意】但丁:《神曲》
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禁欲和来生—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4.影响:
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②科学: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推动近代科学兴起;
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④教育: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一、批判神学:文艺复兴
15时期后期,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渴望信仰得救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1517)
因社会商业方面的逐步发展,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故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在父亲的积极努力下竟也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
严格而充满爱心的父亲,要他接受时尚的启蒙教育。父亲非常积极培育路德的教育,故送他到大城市就学。
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根本)
重视人的培养
思想:文艺复兴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
1.背景: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德国:16世纪初的德国有七个选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
教会: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有30万古尔登,等于1497年皇帝所的征税额的21倍
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
赎罪劵
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2.内容:
甲:“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教士主持,你们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恩典,永远不能得救。上帝啊!真的不能饶恕。
乙: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需教会的媒介,你们自以为很崇高吗?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甲:要多行“善功”,上帝永远偏爱那些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生活的人。
乙:收起你们那套 天堂的说教!追求现世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要大胆地创造财富,僧侣们可以婚配、可以还俗。
改革教义: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因信称义,简化仪式
③君主的权利高于教皇
改革教会: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确立教随国定原则,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2.内容: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宗教改革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基督教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3. 宗教改革的扩展:
二、挣脱神权:宗教改革
4. 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政治上:打击教权,增强王权,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化上:否定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批判神学:科学革命 (自然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哥白尼
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经典力学体系,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其他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进步巨大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
2.成就
3.意义
①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
②确立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经典力学体系,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进步巨大
材料一: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 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材料二: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不同。
依据材料,得出信息
不同:传统科技重实用和经验积累; 近代自然科学重实验和逻辑推理。
四、反抗封建:启蒙运动(17—18c)
《牛顿的哲学原理》1738年版 封面
灵感女神圣镜印照牛顿在天之灵于伏尔泰,启发他的启蒙著作。
2.实质:“启蒙”(Enlightenment)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1.背景
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
③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3.进程(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8世纪后期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英国出现早
期启蒙思想
17世纪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
运动的中心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休谟(英)
亚当·斯密(英)
康德(德)
霍布斯
洛克(英)
四、反抗封建:启蒙运动
3.思想家及其观点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确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法)伏尔泰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②“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
三、反抗封建:启蒙运动
3.思想家及其观点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法)卢梭
卢梭:①自由,平等,法治
②主权在民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
康德:思想自由,运用理性
三、反抗封建:启蒙运动
4.内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人物
主张
君主立宪制
分权与制衡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斯密
康德
都反对君主专制
劳动价值论,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
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①精神内核:理性。即独立思考,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
②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
三、反抗封建:启蒙运动
5.影响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
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维新运动: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四、总结:
人文主义的复兴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的成熟
──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文精神的湮没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神学)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反封建)
人文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神权)
——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在人文主义者们的带领下,西欧民众逐渐走出了中世纪。
新时代创造者的使命,等待着他们!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勾画蓝图
思想武器
美国
英国殖民统治
(根本原因)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英、法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化历程
依据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对比
从批判对象看
文艺复兴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从批判形式看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直接批判宗教教会和封建制度本身,提倡理性,尊重科学。
从涉及领域看
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拓展探究】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
材料一:“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哲学辞典》、《礼俗论》
(1)材料一中“孔子法规”指的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孔子法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统治者要以德治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原因: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私欲横流,而孔子的思想能够成为西方人学习的榜样
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
【拓展探究】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卢梭对中国的看法就跟伏尔泰颇不一致。他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待帝王若有些小过失,都可以用大不敬罪处死乃至灭族,造成许多冤狱。
——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对待中国儒家文化看法不一致的原因。
卢梭: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共和制度,主张以革命手段彻底革除君主文化,故而竭力贬斥中国文化。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拓展探究】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
明末清初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新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时代的“缺陷”导致黄宗羲、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欧洲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旗帜,提倡自由、平等与民主,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蓝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不同点
文艺复习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17世纪
17~18世纪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发展;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地域范围
意大利 欧洲各国
德意志 欧洲各国
英国 法国 欧美 世界
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反对——天主教神学
追求——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反对 封建专制主义,宗教神学体系
追求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提出:新制度构想
精神内核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斗争矛头
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教会特权,天主教会(教皇)权威
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神学体系
侧重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宗教领域
政治领域
斗争形式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披着宗教的外衣
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未来构想
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
廉价平民教会、民族国家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影响
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