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0 20: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世界
YOUR TITLE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CONTENTS
1. 阿拉伯帝国
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
阿拉伯帝国
1.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7世纪初,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默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去世时,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7世纪中期起,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1.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倭马亚王朝(661-750)
1.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阿拔斯朝阿拉伯帝国达到极盛。
阿拔斯王朝(750-1258)
1.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圣城麦加
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
政治
1.
阿拉伯帝国
政治
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哈里发......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里发宣称他不是先知的代理人,而是安拉的代理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其权力是直接受自安拉的。哈里发建立了一个由享有信封的官吏们所组成的庞大的官僚政体。
下设各部大臣,掌行政、财政和宗教事务,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重要。
1.
阿拉伯帝国
经济
根据图片,说一说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的范围
范围: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
1.
阿拉伯帝国
材料二:巴格达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有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
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 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结合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作用:阿拉伯帝国对外贸易范围广阔,商品种类丰富,首都巴格达时世界范围的商业大都会,是沟通当时世界亚非欧贸易的桥梁。
1.
阿拉伯帝国
文化
材料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5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文化实在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1.
阿拉伯帝国
01
02
03
04
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
贡献:保存并传播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东西文化沟通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古代文化,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 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 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过程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征服小亚细亚
14世纪,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地区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国都。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制国家,国家管理机构分为教俗两大系统,苏丹居于两者之上,集宗教和世俗大权于一身,具有无限权威。
奥斯曼帝国农业的主要劳动者是依附农民,他们被固着在土地上,未得封建领主允许,不准自由迁徙……地租以实物地租为主,穆斯林农民交纳收获物的十分之一,非穆斯林农民则为25%-50%,后者还需负担人头税。后来土地税和人头税合一,同时又出现了其他许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牲畜税、婚姻税和磨房税等。
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后,亚欧商路都在其控制之下。虽然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并没有因此而完全中断,但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苏丹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之长期的战争和海盗活动,地中海区域正常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意大利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受到影响,西欧各国遂更加积极地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王斯德主编,沈坚,金志霖著《世界通史·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统治
政治:政教合一,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军队的主宰。
经济:农民和工商业者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帝国政府控制欧亚商路,东西方贸易受影响。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异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时间
7世纪—13世纪
13世纪—20世纪
政治
政教合一
经济
鼓励、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流
苛以重税,阻断东西方往来
3.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笈多帝国的发展过程
公元4世纪初,笈多帝国统一北印度
2.
南亚和东亚的国家
笈多帝国的统治
“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民人富盛,竞行仁义。”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印度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德里苏丹的发展过程
①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德里苏丹的统治
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权和教权于一身......中央政府由若干个迪万组成......迪万的长官由苏丹任命。全国共有23个省......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德里苏丹。
最高统治者称苏丹
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日本的发展过程
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入,把水稻种植和冶铁技术带入到了日本,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公元5-6世纪的社会危机
推古女皇改制和圣德太子摄政。
支持佛教、冠位十二阶和加强皇权以及遣隋使
646年 大化改新,律令制国家的建立。
10-12世纪形成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大化改新
6、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日本)特别是在朝鲜的战败,大和国不止丧失了一向赖以输入大陆先进文化的通道,在经济方面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政治维新也大大降低,
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起来,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
原因
受到中国先进文化的影响
日本受到来自外部威胁
日本内部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材料:圣德太子视大陆隋朝为“礼仪之邦”,乃派大使出使隋朝,……他在派小野妹子为首任使节时对他说:“我为什么派你去隋朝?这是因为我想把日本建设成为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国家。”
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回国(此前僧旻已于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日]吉田茂著,李杜译《日本史》
方式:
向中国学习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内容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大化改新
内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
经济:
把贵族土地收归,不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影响: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幕府统治
材料:9世纪中叶以后的300余年间,日本政局极其腐败动荡,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地方上豪强肆意横行,相互间为掠夺土地而不断火并,公然抗命朝廷的事例时有耳闻。……各地庄园主为了保护财产,统治庄民,扩充势力,竞相武装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仆从,从而形成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的军事集团——武士团,其成员称为武士。武士团的首领大多来自庄园主、郡司土豪和部分因失势而流落地方的中央贵族的后代,他们有责任保护和豢养下级武士,下级武士必须绝对服从、效忠首领。
——王斯德主编,沈坚,金志霖著《世界通史·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背景:
日本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
地方豪强崛起,以武力方式保护财产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幕府统治
12世纪末—19世纪末
天皇成为名意义上的国家首脑,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经历了镰仓、室町、德川三个幕府。
将军
大名
(拥有封地)
家臣与士
武士集团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幕府统治
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
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兵役等义务。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幕府统治
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规定: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
……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2.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发展过程
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万历朝鲜战争(壬辰战争);被中朝军民击败。
感谢您的观看!
BUSINES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