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开学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1.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2.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3.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 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 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 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4.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3243508165465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48577505092705.如图所示,当平面镜M绕O点逆时针转过3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假设入射角大于30°)(???)
A.增大30° B.增大60° C.减小30° D.减小60°
6.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7.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8.小芳同学学习了密度公式 以后,对它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B.不论是否为同种物质,ρ大的m一定大
C.不论V是否相同, ρ大的m就大, ρ小的m就小
D.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以后,小强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
(1)测量牛奶的密度; (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 (3)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4)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5)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1)(2) B.(1)(2)(4)
C.(1)(2)(3)(4) D.(1)(2)(3)(4)(5)
10.一个空瓶质量为100g,装满水称总质量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重量为5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
A.0.5 g/cm3 B.0.8 g/cm3
C.1.0 g/cm3 D.1.2 g/cm3
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选对得5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
315023523196551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B.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C.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3883660477456512.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14.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2767258822690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1<f2??? D.?f1>f2
419100040259015.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20g ???????????????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1g/cm3
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_______响,小球_______弹起,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7.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将一实心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有80g酒精溢出,则铁块的体积是______cm3,铁块的质量是______g.(ρ酒精=0.8g/cm3,ρ铁=7.9g/cm3)
作图、实验题(18题每题4分,19、20题每空1分,共17分)
18(1)如图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透镜.(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
5797556403340
(2)平静水面上的小鸟(A点)和水中的小鱼(B点),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A?以及人看到小鱼的光路图.
19.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甲 乙 丙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 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
(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 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 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 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_承接到像。
(4) 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 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计算题(21题5分,22题6分,共11分)
21.一列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 800m 处鸣笛,司机在鸣笛 4s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km/h??
22.小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