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物质的特性(2)学案
知识导引
温度测量
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可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例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二、物态变化
例2.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
A
B C
D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
D.厨房蒸笼旁的“白气”
2.下雨天,汽车后视镜就会沾满雨滴(如图所示),严重影响安全驾驶。小明家新买的车后视镜有防雾功能。这种防雾镜,其实就是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升高,从而起到防雾效果。从物态变化角度看此过程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3.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凸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树木和植被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液化成水蒸气
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放热,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
4.[提高题]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
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例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某同学想探究蒸发快慢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他拿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充分湿透后,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况下,请将他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1)他应该将两件衣服
。
(2)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过程是一个
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例4.查资料可知碘的熔点是112℃。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有A、B两种方案:A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B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_________。实验时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小亮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他设计了图中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乙方案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置在装有水的烧杯里,再用酒精灯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应选用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进行实验,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选定后,开始实验,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在第5
min末,试管里的海波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_________,内能_______。
三、研读图像及数据规律
例6.读下图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图甲中表示水沸腾现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原因是
。
①②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
(2)图乙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3)图丙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根据图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容。
第6题图
第7题图
7.[提高题]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第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第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参考答案:
一、1.D
例1.C
二、例2.D
2.A
3.B
4.D
例3(1)撑开相同的面积,一件放在通风处,另一件放在不通风处
(2)两件衣服变干所需的时间
(3)吸热
例4.
A
吸收热量使碘蒸气冷却
例5.(1)使物质均匀受热
(2)2
(3)不是
晶体
5.(1)乙
使物质受热均匀
(2)固液共存态
(3)保持不变
增大
三、例6.(1)99℃
此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水的质量不同(②的质量大于①的质量)
(2)C
(3)比热容比水小
6.晶体
80℃
吸热
大于
7.C
甲
乙
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物质科学(一)
第2课时
物质的特性(2)
知识导引
温度测量
03
物态变化
04
变化、熔点沸点、变化图像
7世仁教育
已7教
110°
100°
100℃水沸腾
90°
80°
70°
60°
50°
37℃人体正
30°
常温度
20°
10°
0℃冰点
水银柱
玻璃泡
图1-52温度计上的刻度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
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A
横切面
图1-56体温计
学观察[仪器观察、肉眼观察
凝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沸点
长庋的测量[刻度尺[使用
液态
升吸
入
团学测量}体积的测量}量筒}十十单位
华⌒放热
执
温度的测量[温度计量程
凝固(放热)|熔化(吸热
熔
物质特性}物态变化
固态
昵图网
wwunnipic.
com
y410No201205109493627313
图4-53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水
升华与凝华
活动
如图4-74所示,玻璃容器里装有碘晶体。用酒精
灯给容器加热时,容器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停止加热后,容器里的碘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4-74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上述实验中,固态的碘晶体受热后直接变成了碘蒸气,碘蒸气遇冷
后又直接变成了碘晶体。
图4-41海波的熔化
温度
温度
时
图4-46晶体熔化图像图4-47非晶体熔化图像
度
温度计
石棉网
温度/℃
00
98
96
+=
94
〓L〓L〓4〓〓〓二
--++-时间/m
012
温度/℃
50
甲
40
0246810时间/min
温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10203040时间/min
温度/℃
80
甲
60
乙
20
0
6
10时间/min
定义
密度
单位及其换算质量
式
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调平
质量和密度
固体密度的测量
称量
托盘天平
整理
液体密度的测量
物质的特性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需要吸热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热
蒸发,特点
温度不变,固液共存
影响因素
晶体熔化
汽化
方式
熔点是物质的特性
熔化曲线熔化
特点
温度升高非晶体熔化
物态变化
沸腾条件
沸点是物质的特性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需要放热
凝固曲线凝固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需要放热
液化方法,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