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时 1 备课教师
课件 是否有课件( 有 ) 自制 是 借用
教案评价
教学目标: 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
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关系的过
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材料: 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关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估计学生
创设情境 1、教师口令,让学生分别用左手和右手举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第56页的实物图,
从中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品。
2、交流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 正方体。关注不
爱发言的同学,为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
认识特征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生边对话,教师边介绍,并在长方体图上标出面、棱、顶点。每认识一个部分,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同时,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认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拿出正方体,同桌互相指一指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指名说一说什么叫方体的面、棱、顶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
(!)让学生看书第57页上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提出:数一数,分别用了几个珠子,几根小棒?
(2)交流数长方体的方法。学生说,教师演示。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数法的机会。教师参与交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
(3)讨论数正方体的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数得又快又准确。再观察、发现正方体的2条棱一样长。
(4)师生对话,先认识珠子、小棒和正方体、长方体顶点和棱的关系,再讨论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以及棱的特征。
三、归纳特征
1、提出“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后,指名汇报。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师生对话,先讨论正方体的方体的面、棱符合不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再结合它们的关系,并画图表示。
四、认识棱的别名
1、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重复长方体棱的特征,并让学生观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让学生发现这3条棱的关系,接着介绍长、宽、高,并让学生 用实物指一指。
2、认识正方体的棱长。师生对话 ,让学生认识正方体每一条棱的长度都叫棱。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同桌合作,测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并将数据填在表中。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图形,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指名全班说一说。
3、“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由看见的实物,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并为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积累
直观经验。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理解,培养空
间观念。
借助实物,在学生观察、用手摸等活动中认识面、棱和顶点,形象、直观地认识这些名称。
在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自主进行知识迁移的空间。进一步认识面、棱、顶点的实际意义。
给每个学生用自主的方法实际数的空间,获得愉快的体验。
激励学生提升数的方法。认识小棒的特点,为下面的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比较找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方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为总结它们的关系作铺垫。
发现、了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关系,使学生体验长、宽、高的作用,理解其实际的含义。
学生可能说:
大部分的药盒是长方体。
香皂包装盒是长方体。
(1)先数左边4个,再数右边4个,一共8个。
(2)先数上面4个,再数下面4个,一共是8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能够掌握其特征,
备注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