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蒲柳人家(节选)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蒲柳人家(节选)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9 16: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4.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第一课时
蒲柳人家: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
背景导入
《蒲柳人家》这部小说讲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望日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本文选自前两节。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其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多反映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是孙犁之后“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峨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作者简介
重点字词
马鞍 抡起 烙饼 烟囱 招架 驾驭
熏陶 隐匿 憋闷 掂量 礼聘 一气呵成
不知好歹 妙手回春 两肋插刀 如坐针毡
天伦之乐 望眼欲穿 呱呱坠地 影影绰绰
腌赞 荣膺 捯气 戏谑
ān
lūn
lào
cōng
zhāo

xūn táo

biē
diān liáng
pìn

dǎi
miào
lèi
zhān
lún


ā za
yīng
chuò
dáo
xuè
词语解释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隐瞒;隐藏,躲起来。
【腻歪】厌恶,厌烦。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断壁残垣】形容破败的景象。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形容心神不宁。
【影影绰绰】隐隐约约。
整体感知
读文章,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梳理情节。
何满子被爷爷栓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引出何满子的故事 引出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故事 引出爷爷何大学问的故事 解释何满子被栓的原因 何满子盼救星
整体感知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何满子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
何满子
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何满子的性格特征?请试着描述一下其性格特点。
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
藏在各处跟奶奶捉迷藏
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贪玩
倔强、顽皮
聪慧灵秀
顽皮、可爱
精读研讨
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何满子的性格特征?请试着描述一下其性格特点。
(上学)如坐针毡、念书跑调、走神、逃学
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
天真、好玩
孝顺、可爱
倔强、顽皮
天真、好玩
稚气、可爱
聪慧、灵秀
总结何满子形象
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传》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人物形象
写一丈青大娘“一双大脚”有什么文化内涵?单单是表现她脚大吗?
旧时封建礼法要求女子裹脚,而不裹脚者,一般是有反叛精神,不受封建礼法约束的人。这和她“一丈青”的外号是一致的。
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一丈青大娘,写出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A.外貌描写: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身强力壮、样样在行
B.语言描写:“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小祖宗儿!”
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
C.动作描写: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 …一阵风冲下河坡… …手戳着他们的鼻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
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结合上面的分析,概括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特点。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性格豪爽 口苦心甜 
热情正直 淳厚朴实
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爷爷的外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他“何大学问”?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
?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人物形象
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
看书念书、不耻下问
咬文嚼字、拜祭文庙
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何大学问?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的相貌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关公
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何大学问?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何大学问的经历——
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
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
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何大学问?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何大学问的性格——
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
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
好听书,爱学习,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一个爱国的朴实农民
细节感悟
1.文章开头第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
结构上:
运用倒叙引出线索人物何满子,并用天气的炎热渲染气氛。
设置了悬念,引出下文对人物的介绍。
2.文章第12段:“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句子富有节奏感;
?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百般疼爱,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17段:“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表现了何大学问身手不凡的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4.文章第22段:“何大学问在孙子面前假充圣人,把他的那些唱本传授给孙子;何满子就像春蚕贪吃桑叶,一册唱本不够他几天念的。”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何满子的念唱本比作“春蚕贪吃桑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何满子接受知识速度之快,表现了他聪明伶俐的性格。
品味语言
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或语段)大声朗读出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请你用我喜欢” ”一句,因为 。
(1)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因为这几句写的非常生动,“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栽倒”“捯气”“呻吟”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因为刻画何满子的形象时,写的生动形象,语言也非常有意思,读完了这几句话,我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何满子的画面。
(3)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排比对偶并用。因为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明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语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4)“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因为这几句语言既有口语的生动活泼,准确传神,又有说唱文学语言的押韵和爽脆。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5)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因为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内容主旨
小说通过描述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一户农家日常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农村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塑造了聪明伶俐、顽皮可爱的何满子;豪爽泼辣、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何大学问等血肉丰满的形象,热情地赞颂了淳厚朴实、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
小结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和世态人情,赞扬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热情正直以及肝胆相照、扶危济贫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艺术风格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
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
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