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二章
透镜与视觉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
A.?课间远眺几分钟??????????????????B.?强光下看书??????????????????C.?在公交车上看书??????????????????D.?躺着看手机
2.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3.当我们突然遇到较强的阳光时,人眼瞳孔的生理变化是(???
)。
A.?扩大?????????????????????????????????B.?缩小?????????????????????????????????C.?不变化?????????????????????????????????D.?无法判断
4.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A.?????????????????????????????????B.?????????????????????????????????C.?????????????????????????????????D.?
5.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上
C.?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1cm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
7.电影3D《2012》中,有四大末日预言,近视的同学也要戴3D眼镜观看,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该同学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
D.?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B.?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屏上的像性质不变
C.?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45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得不到像
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把透镜向上移动可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11.某同学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的四组数据如下表,其中明显错误的有(??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50
像距(cm)
50
30
20
10
A.?甲、丁????????????????????????????????B.?乙、丙????????????????????????????????C.?丙、丁????????????????????????????????D.?甲、丙
12.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下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下移?????????????????D.?将蜡烛往前移
13.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B.????????????????????C.????????????????????D.?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蜡烛、光屏均适当靠近透镜?????????????????????????????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15.如图所示,有一块透明石英正方体,内有一空气层,当一束平行光垂直通过石英正方体时,光在空气层中发生的现象是(??
)
A.?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会聚????????????????????????
????????B.?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变的发散
C.?光束在空气层中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D.?光束在空气层中将发生反射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6.如用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则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表示为:
(1)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像。
(2)当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3)当
f
<u
<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4)当u<
f
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光屏上成________的实像;
(2)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在(2)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19.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A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厘米。
(2)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9分)
20.小徐在STEAM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导,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________。
(3)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这说明不同色光在入射三棱镜(或凸透镜)时,蓝光偏折的程度会最大。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住距(f)大小(如图丙)。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红>f黄>f蓝
B.f红C.f红=f黄=f蓝
D.f黄>f红>f蓝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红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小红看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烛焰清晰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________(填光学设备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实验中,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动,蜡烛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同时调整光屏位置。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选项)。
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22.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透明胶膜自制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若此时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物距为________cm,像的性质为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如果将蜡烛略向左移,为了仍旧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如果将蜡烛略向右移,光屏不动,为了仍旧能成清晰的像,注射器应将水________?(选填“注入”或“抽出”)透明胶膜。
2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选填字母)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
(4)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
四、解答题(共5题;共35分)
24.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
25.在下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6.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S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标出光源S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7.在图中画出光线射出水面的折射光线以及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8.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3)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到画出:
①凸透镜的焦点F;②点光源S的位置;③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D
6.
A
7.
B
8.
C
9.
A
10.
C
11.
A
12.
A
13.
B
14.
B
15.
A
二、填空题
16.
(1)倒立;缩小;实(2)倒立;等大;实(3)倒立;放大;实(4)正立;放大;虚
17.
(1)倒立、放大(2)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18.
(1)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3)凹
19.
(1)大于(2)放大;靠近
三、实验探究题
20.
(1)缩小(2)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3)A
21.
(1)测量凸透镜焦距(或找凸透镜焦点)(2)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3)远离(4)上;C
22.
50.0;缩小;左;注水
23.
(1)点燃(2)投影仪(3)B(4)B
四、解答题
24.
解:如图所示:
25.
解:如图所示:
26.
或者
27.
如图
28.
(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