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
专题三 语法
考点一 词性
词性归类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实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名词
教材七 上P13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
人称名词:娃娃、姑娘、青年、农夫
具象名词:水藻、铃铛、河流、蜜蜂
抽象名词:精神、传统、文化、亲情
时间名词:春天、昨天、过去、早晨
处所名词:山西、上海、太原
方位名词:上、下、南、里头、之下
1.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
2.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 山西的鼓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实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动词
教材七 上P49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的动词:坐、走、跑、
跳、躺
表心理活动的动词:爱、恨、喜欢、
想念、相信
表发展变化的动词:增加、减少、
发生、出现
能愿动词:能、会、肯、敢、应该、
可以、愿意
趋向动词:上来、起来、进、出、
来、去
判断动词:是
1.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
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 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
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
布料。
3.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实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形容词
教材七
上P80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的词。
形状:宽、窄、高大、弯曲、笔直
性质:美、丑、高尚、纯粹、强壮、
清脆
状态:软、硬、光滑、忙碌、悠闲、
激动
颜色:橙、蓝、白、碧绿、紫红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
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2.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
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
个纯粹的人……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实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数词
教材七上P97
表示数目的词。
确数:九、三千二百、三分之二
概数:几、许多、十来(个)、
十几(只)、三两(天)
序数:第一、初五、老三
1.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3. 正月初五接财神。
量词
教材七
上P97
表示单位的词。
事物单位:个、台、条、只
动作行为单位:次、回、趟、遍
度量衡单位:米、千克、毫升
1.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 听装可乐容量一般为330毫升。
代词
教材七上P120
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人称代词:我、他们、咱们、自己
疑问代词:怎样、谁、哪儿、什么
指示代词:那、这、这里、每、各
1. 这是哪儿?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续表)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虚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副词 教材七 下P8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
表示程度:很、极、更、最、非常
表示范围:都、只、总共、统统
表示时间:已经、曾经、刚刚、
立刻、马上
表示语气:大概、简直、难道、
终于
表示频率:总是、经常、偶尔
1.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
两天。
2. 你简直是疯了!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虚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介词
教材七 下P21
用在名词或代词前面组成短语,表示时间、方向、地点、方式、原因、目的、对象、比较等的词。
表示时间、方向、地点:当、自、向、
从、趁着、
沿着、往
表示方式:按照、通过、本着、
以、凭
表示原因、目的:为了、由于、因为、
为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
除了
表示比较:比、和、同
1. 趁着五一小长假,他从上
海自驾到湖州游玩。
2. 我们不断努力,是为了能
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3. 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
垫脚石。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虚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连词
教材七 下P36
起连接作用,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的词。
一般连词:和、而、并、或、如果、
只有
关联词: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1. 我们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
扭曲自己。
2. 烟花虽然短暂,但是绚烂
却能永恒。
叹词
教材七 下P68
表示感叹、呼唤、 应答等的词。一般单用,做独立成分。
表示感叹:啊、唉、哎呀、哎呦
表示呼唤:嗨、喂、哎
表示应答:嗯
1. 哎呀,真是美极了!
2. 喂,你听到了没有?
3. 嗯,我知道了。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虚 词
词类
意义
分类 / 示例
典型例句
拟声词
教材七
下P68
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呼、啪、嗡嗡、嘎叽、哗哗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助词
教材七 下P86、 P91
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
结构助词:的、得、地、所、似的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了、嘛、吗、吧、呢、
啊、啦
1. 他兴奋地说:“这是我做得最
成功的一个蛋糕了。”
2. 你吃了 吗?
针对训练
1. 下列关于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便可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
——宫崎骏《天空之城》
A. 助词、介词、名词、代词
B. 助词、副词、名词、连词
C. 动词、副词、名词、代词
D. 动词、介词、名词、连词
.
.
.
.
.
.
C
2. 辨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并依次填在横线上。
(1)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
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名 词 动 词 形容词 助 词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紫藤萝瀑布》宗璞)
量 词 动 词 助 词 助 词
(3)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鼓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
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安塞腰鼓》刘成章)
数 词 量 词 形容词 介 词 助 词
名 词 动 词 副 词 拟声词
.
.
.
.
.
.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助词
量词
动词
助词
助词
数词
量词
形容词
介词
助词
动词
名词
拟声词
副词
.
.
.
.
.
.
.
.
.
.
.
.
.
.
.
.
.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句中加点的“临”“观”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B.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句中加点的“千寻”是数量词)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中加点的“落红”是名词)
D.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句中加点的“黑”“金”词性相同,
都是介词)
.
.
.
.
.
.
解析:B项,“寻”指“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故“千寻”
为数量词。D项,“黑”“金”均为表示颜色的词,都是形容词。故选D。
.
.
D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
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②“阿基姆,难道你真的认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
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
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
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A. 第①段中加点词“这个”“激荡”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动词”。
B. 第②段中加点字“把”“吗”的词性相同,都是助词。
C. 第②段中画线句中的“只要……就”是一组关联词。
D. 第②段中画波浪线词语“难道”“突然”的词性相同,都是副词。
.
.
.
解析:B项,“把”是介词,“吗”是助词。
.
.
.
B
考点二 短语结构
短语结构类型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短语类型
结构特点
举例
并列短语
(教材七下P108)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①名词 + 名词 油盐酱醋、土地和杂草
②动词 + 动词 改革开放、表扬与鼓励
③形容词 + 形容词 雄伟壮丽、热烈而粗犷
④代词 + 代词 我和他
判断并列短语的小技巧:
①两个成分间加入“和”,意思不变。eg:报纸杂志—报纸和杂志
②两个成分调换位置,意思不变。eg:风和日丽—日丽风和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短语类型
结构特点
举例
偏正短语
(教材七下P116)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
①定语 + 中心语(名词)
(它的)声音、(优美的)旋律、(生日)礼物
②状语 +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
[默默地]生长、[千百次]挣扎、[更加]坚强
判断偏正短语的小技巧:
①两个成分间加上“的”或“地”,意思不变。
eg:美丽容颜—美丽的容颜(定中)/ 完全相信—完全地相信(状中)
②更换同类型修饰语,短语类型不变。eg:温柔眼神—犀利眼神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短语类型
结构特点
举例
主谓短语
(教材七下P120)
由被陈述对象(主语)和陈述该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内容(谓语)组合而成。
①名词 / 代词 + 动词 太阳升、红旗飘扬、小明进门
②名词 / 代词 + 形容词 桃花红、精力充沛、我们高兴
特殊的主谓短语:
名词作谓语 今天星期三
判断主谓短语的小技巧:
①“什么”+“怎么样”
②短语中间加“是”“很”“都”等副词,意思不变。eg:今天星期天—今天是星期天 / 心情愉快—心情很愉快 / 信息通畅—信息都通畅
③句末加句号就是完整的陈述句。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短语类型
结构特点
举例
动宾短语
(教材七下P131)
由动词与受动词支配的宾语组合而成。其中的宾语主要回答“谁”“什么”“哪里”等。
①动词 + 名词 写文章、眨眼睛、热爱祖国
②动词 + 代词 夸奖我、拜访他、相信自己
③动词 + 形容词 保持安静
判断动宾短语的小技巧:
①动宾短语中可嵌入动态助词“着”“了”“过”,意思不变。
eg:驾驶汽车—驾驶着汽车
②动词后是物量词,一般是动宾短语。eg:买了两本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短语类型
结构特点
举例
补充短语
(教材七下P147)
由动词或形容词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补语)组合而成。
①动词 + 补语 干得 <很好>、升 <起来了>
②形容词 + 补语 热得 <难受>、漂亮 <极了>
判断补充短语的小技巧:
①补充短语中可嵌入结构助词“得”,意思不变。eg:洗干净—洗得干净
②动词后是动量词,一般是补充短语。eg:走了两趟
针对训练
1.请在括号内准确写出对应的短语类型。
书香校园(偏正短语) 思想解放(主谓短语) 独一无二(并列短语)
科技繁荣(主谓短语) 感动得落泪(补充短语) 爱热闹(动宾短语)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 “怒发冲冠”“形势逼人”“女娲补天”这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 “ 敬畏生命”“成绩提高”“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 “ 更加努力”“顽强战斗”“很好看”这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D. “ 愚公移山”“销声匿迹”“看清楚”这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并列短语
动宾短语
补充短语
主谓短语
解析:A项正确,三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B项有误,“敬畏生命”和“打扫教室”
是动宾短语,“成绩提高”是主谓短语;C项正确,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D项
正确,“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销声匿迹”是并列短语,“看清楚”是补充
短语。故选B。
B
3.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赏读下列与“春”有关的对联,选出表述有
误的一项( D )
A. 一庭春色含生意,几树梅花应早春。(其中“一庭春色”与“几树梅花”都
是偏正短语)
B. 天开美景风云静,春到人间气象新。(其中“风云静”与“气象新”都是主
谓短语)
C. 山美水美春光美,天新地新气象新。(其中“山美水美”与“天新地新”都
是并列短语)
D. 室有春风聚太和,门庭春暖生光彩。(其中“聚太和”与“生光彩”都是补
充短语)
解析:D项,对联中“聚太和”与“生光彩”都是动宾短语。“太和”“光彩”分
别受动词“聚”“生”支配。
D
4. 下列短语均为主谓短语的一组是( C )
A. 庄严肃穆 抗洪抢险 比较完备 开心极了
B. 我们国家 十分艰巨 光辉业绩 家国情怀
C. 粮食丰收 我们害怕 阳光灿烂 红日东升
D. 放下包袱 出现故障 重要指示 约定时间
解析:A项短语分别为并列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B项短语均为
偏正短语;C项短语均为主谓短语;D项短语分别为动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
语、动宾短语。故选C。
C
5. 经典课文常读常新。请阅读下面课文选段,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D )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
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A.“市集散去”“水流漫溢”都是主谓短语。
B.“洗净了街道”是动宾短语。
C.“美丽的背影”“缓缓升高”都是偏正短语。
D.“游览古城”“蜿蜒老街”都是补充短语。
D
6.《后浪》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
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
享用。很多人,从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时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
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A. “看着你们”是动宾短语,“不惑之年”是偏正短语。
B. “智慧和艺术”是并列短语,“你们拥有”是主谓短语。
C. “满怀羡慕”“梦寐以求”两个短语结构不相同。
D. “文化繁茂”“自由探索”两个短语结构相同,都是偏正短语。
D
考点三 单句成分及主干提取
单句成分
(教材八上P85)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成分
定义
符号
举例
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指明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笑声
1.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2.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
3.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情况的成分,陈述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发现
1. 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
2. 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宾语
宾语是谓语支配的对象,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
槐树
1. 天花板是白色的。
2. 我很喜欢校门口的槐树。
3.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注:这里说的主语、谓语、宾语即指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成分
定义
符号
举例
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 )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2.(参加考试的)人都到齐了。
3.(坚定的)信念激励着他前进。
4.(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来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 ]
1.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2. 花苞[在风中]摆动。
3. 她[沿着湖边]晨跑。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数量、形状等。
〈 〉
1. 山朗润〈起来了〉。
2. 大家高兴得〈笑了〉。
3. 她的话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
(续表)
提取句子主干
(教材八上P90)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即:主语中心语 + 谓语中心语 + 宾语中心语。有的句子只有主语和谓语,没有宾语。
(1)句子成分位置图示
(定) 主 [状] 谓 〈补〉(定) 宾
辨别句子成分的小技巧:
①定语既可以修饰主语,也可以修饰宾语。
②表时间或地点的状语有时会提到句子前面,以逗号分隔开。
③谓语和宾语之间的成分,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的就是补语,对宾语进行修饰
的就是定语。
句子成分
主干:主 谓 宾
枝干:(定)[状]〈补〉
(2)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①成分分析法
先分清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见上图标示),再找到句子主干成
分(主、谓、宾),而后找到句子的“定、状、补”成分。删去句中的“定、
状、补”成分,本句主干即为:老人喝泉水。
②设问法
看到句子,先提出三个问题:“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
么”“结果如何或对象是谁”,来确定句子的“主、谓、宾”成分。例句中,
老人(谁)喝(做什么)泉水(对象是谁),本句主干即为:老人喝泉水。
谓语部分
主语
中心语
定语
主语部分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 [微笑着] 喝 〈光〉(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状语
谓语
中心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中心语
(3)提取句子主干的注意点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注意点
举例
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
原句: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
献精神的儿子。
主干:邓稼先是儿子。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意思相反。
原句:她从来都不喜欢外出旅游。
主干:她不喜欢旅游。
句中能愿动词(要、应该、能够等)在句子主干中要保留。
原句:我一定能够在本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主干:我能够取得成绩。
句中主、谓、宾的并列成分在句子主干中要保留。
原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施
展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主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舞台。
针对训练
1. 下列对句子成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
A. “ 建筑师极力推崇建筑工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一句中的宾语是“智
慧和劳动”。
B. “ 所有记载了汾水的史志均不约而同地在注释中提到了一些与汾水相关联的
人和事”一句中“不约而同”作“提到”的状语。
C. “ 在新型肺炎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下,钟南山院士成为亿万人心中的‘最美
逆行者’”一句中“钟南山院士”是主语,“最美逆行者”是宾语。
D. “ 临行时,母亲倚门翘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一句中主语是“母亲”。
解析:D项,句中的主语应是“期盼”,其中“母亲倚门翘首的”“殷殷”都作
“期盼”的定语。
D
2. 下列句子主干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时光。
该句的主干是:我想时光。
B. 田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
该句的主干是:大地散发气息。
C. 在当年竖立绞架的地方,保尔默默地站了许久。
该句的主干是:保尔站了许久。
D. 意志坚定的人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
该句的主干是:人不放弃机会。
解析:C项,句子主干应是“保尔站”,“许久”是“站”的补语,补充说明
“站”的时间。
C
3. 请在横线处依次写出下列句中符号标示内容的成分名称。
(1)(鄱阳湖的)水位[终于]退了〈一米多了〉。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2)《平凡的世界》 是(一部)以黄土高原为背景,(表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
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主语 谓语 定语 定语 宾语
宾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定语
4. 请运用所学知识,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力量。
句子主干: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2)霍金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
宇宙的大门。
句子主干:霍金开启门。
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霍金开启门。
解析:(1)提取句子主干时注意主语、宾语的并列成分要保留。(2)句中
“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作“开启”的状语,
“人类认知宇宙的”“大”作“门”的定语。
5. [2020盘锦改编]阅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中国园林又称文人园林,因其主人多为文人士大夫,文人是造园的主体。
若追溯中国园林的源流,则既非始于文人,亦不止于文人,而是上至帝王将相,
下及庶民百姓,莫不有园。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园林设计也体现
着中国人的审美:建筑散置在山水花木之间,墙体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
与周围景致交汇为和谐的整体。中国人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从
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由建筑的小空间,进到自然的大空间。中
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
A. “ 文人是造园的主体”一句中的“文人”是主语。
B. “ 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一句中的“发展”是谓语。
C. “ 中国人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一句的句子主干应为:人接触
自然。
D. “ 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一句中的“空间、时间”是宾语。
解析:B项,句中谓语应为“融”,“发展”为句中的主语。
B
考点四 复句
复句类型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类型
分句特点
常用关联词
举例
递进复句
(教材九上P10)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
单用:况且,甚至,何况,并且,而且
配对用:“不但(不仅、不只)……
而且(还、也)……”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
①这十多个少年,委实
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
的好手。
②小红不仅学习好,而且
品德高尚。
③岸上的人尚且提心吊
胆,更何况筏子上的
人们呢?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类型
分句特点
常用关联词
举例
承接复句
(教材九上P10)
先后相承 顺序不可换
单用:就,便,才,于是,
然后,接着,从而
配对用:“首先(起初)……然后(后来)……”
①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告诉了老
张。
②远处传来一声鸟鸣,接着一只猛禽
飞上天空。
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
一声鸟叫。
并列复句
(教材九上P24)
平行或没有主次之分
单用:还,也,同时,同样
配对用:“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有时……”
①大枣既能入药,又能食用。
②索溪峪的山,不是一峰独秀,也不
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峰峦起伏,绵
亘蜿蜒。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类型
分句特点
常用关联词
举例
选择复句
(教材九上P24)
非此即彼
单用:或者,或是,还是
配对用:“与其……不如……”
“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
“要么……要么……”
“或许……或许……”
“或者……或者……”
①与其高谈阔论,不如严于律己、
自觉践行。
②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
默中灭亡。
③宁可化为灰烬,也不弯下脊梁。
转折复句
(教材九上P28)
意思转折 相反相对
单用:然而,但是,却,但,而 配对用:“虽然(尽管、固
然)……但是(但、可是)……”
①尽管酷热难耐,但是他圆满完
成了任务。
②借鉴他人的经验固然重要,
但绝不能生搬硬套。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类型
分句特点
常用关联词
举例
因果复句
(教材九上P28)
前有原因 后有结果
单用:因此,故而,以致,所以,
因为
配对用:“因为(由于)……所
以……”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
①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因此他
很早就去了会场。
②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不敢迈
出第一步。
假设复句
(教材九上P84)
前句假设
后句结果
单用:如果,倘若,要是,万一
配对用:“假如(倘若、假若、
要是、倘使)……
就(便、则)……”
“如果……那么(就)……”
“即使(纵使、哪怕)……也
(还、还是)……”
①倘使我们做好课后复习,便不
会如此焦虑了。
②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
成民族认同。
(续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类型
分句特点
常用关联词
举例
条件复句
(教材九上P84)
提出条件 说明结果
单用:除非,一旦
配对用:“无论(不论、不管、
任凭)……都(总、
总是、也)……”
“只要……就(总)……”
“只有……才……”
“除非……否则……”
①无论老少,都被他美妙的歌声
吸引了。
②除非春天来临,否则你看不到
这满山的杜鹃花。
(续表)
针对训练
1. 请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
族的根与魂。 (条件复句)
(2)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但
是当它转身要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转折复句)
(3)《宫廷游戏》中,皇帝选拔官员不是以能力和品德为标准,而是通过绳上跳
舞来决定。 (并列复句)
(4)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转折复句
并列复句
1. 请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5)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
(选择复句)
(6)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递进复句)
(7)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从不放弃。 (因果复句)
(8)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然后铺在炕上,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
(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
因果复句
2. 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并列复句)
B. 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假设复句)
C.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但理想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下去。(转折复句)
D. 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承接复句)
解析:B项根据关联词语“只要……就……”判断为条件复句。
B
3. 下列语句是选择复句的一项是( D )
A. 一个人若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不应该畏惧错误。
B. 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条件。
D. 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中进行革命变化。
解析:A项是假设复句;B项是并列复句;C项 是递进复句;D项是选择复句。故
选D。
D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就不应该浪费一分一秒”,该句是因果关系的复
句。
B.“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该句是递
进关系的复句。
C.“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该句中的“但”换成“却”,句意
保持不变。
D.“ 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的”,该句中的关联词语“即使……
也……”换成“无论…… 都……”,复句类型保持不变。
解析:D项,原句为假设复句,句中关联词换成“无论……都……”,句子则变为
条件复句。
D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中小学时期的营养( )影响他们当前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 )关
系到成年后的劳动力水平,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教育部( )
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有明确要求,( )由于师资和能力不足等
原因,不少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形同虚设。 (摘自《中国教育报》)
A. 首先 然后 只有 才 B. 不仅 而且 虽然 但
C. 既然 那么 虽然 可 D. 不但 而且 尽管 而
解析:语段首句是说中小学时期营养对个人的影响。前一分句是对个人短期的影
响,后一分句是对个人长期和对社会的影响,前后意义是递进关系,所以判断为
递进复句,关联词语选择为“不仅(不但)……而且……”进而排除A、C项。语
段第二句前一分句表明教育部已经采取的举措,后一分句说明现实的实际状况,
可判断是转折复句。再根据语境,若填入D项关联词“尽管……而……”表达不
是很连贯,故选B。
B
考点五 句式
复句类型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句式
解说
举例
陈述句
用来叙述事情、表达陈述语气的句子。
①2020年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
②这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疑问句
用来表达疑问语气的句子。
①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②你是不是准备去青海旅行?
③你想去姥姥家还是奶奶家?
祈使句
用来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语气的句子。
①请你帮我递一下快递。
②请勿大声喧哗!
感叹句
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厌恶等),表达感叹语气的句子。
①钟南山,你是国人心中一座高耸的山!
②他的百米跑速度竟如此之快!
针对训练
1. 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感叹句)
B. 请等我一下!(祈使句)
C.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身上会不自觉地带有一种书卷之气。(陈述句)
D. 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疑问句)
解析:D项,句中虽然有疑问词“怎样”,但是该句为陈述语气,陈述“不用多
举例你也可以了解战士的品质”这一事实。
D
2. 根据语境,填在横线上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B )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
扯与摧折,它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
A. 没有什么树木有如此强的生命力。
B.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C. 请问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D. 不得不承认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横线处的前一句为感叹句,语气较为强烈,所以后一句用语气更为强烈的
反问句,表达效果最好。
B
3. 根据语境,填在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
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走胃又走心的设计, 。
A. 被爆款美食纪录片圈粉无数。
B. 把爆款美食纪录片圈粉无数。
C. 让爆款美食纪录片圈粉无数。
D. 爆款美食纪录片被圈粉无数。
解析:横线前句子的主语是“设计”,由选项推理可知“设计使得美食纪录片圈
粉无数”。A项是“被”字句、B 项是“把”字句,如填入空中则语意均不通。D
项的主语是“纪录片”,如填入空中,句子层次就会混乱。C项的主语是“设计”
且符合语境句式要求,故选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