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日本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北海道岛、D本州岛、E四国岛、F九州岛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1)
(2)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4.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大工业区
a京滨工业区
b名古屋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濑户内海工业区
e北九州工业区
[特别提醒]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
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
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
(2020·辽宁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面景观图中的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
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从1971年开始,这里就成了观雪胜地。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下图为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 )
A.11月~12月
B.3月~4月
C.7月~8月
D.10月~11月
3.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地震灾害
B.洪涝灾害
C.春旱冻害
D.沙尘灾害
1.B 2.B 3.B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冬季风在经过日本海时会携带大量水汽,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处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大量降雪;图中的②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图示“雪墙公路”景观应位于图中的②地。第2题,“雪墙公路”主要来自冬季降雪的积累,而3月~4月气温开始回升,积雪还未大面积消融,因此会吸引大量游客,B对;7月~8月的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积雪几乎全部消融,不可能再吸引游客;10月~12月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并没有大量的降雪进行积累,形成雪墙。第3题,通过分析图中等高线,此处地表起伏大,地形复杂多阻碍,不利积水排出。冬季降雪充沛,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容易造成洪涝灾害,B对;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与当地气候无关,A错;春季大量冰雪融化,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不会引起春旱,C错;此处无沙源地或离大陆沙源地较远,不会受到沙尘灾害威胁,D错。]
印度
1.三大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农业(五大类作物)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工业
(1)四大工业部门
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新兴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西部沿海平原
印度东北部
印度南部
(2)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①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②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③产品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5.城市
(1)新德里——首都。
(2)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3)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4)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2020·安徽池州市5月模拟)2020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建交70周年纪念日。印度是农耕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下图是印度半岛西部局部地区简图。据图回答1~3题。
1.三个月后,图示沿海平原地区盛行风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印度的水稻单产较高,其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高温多雨,土壤肥沃
B.规模化经营,商品率高
C.重视水利建设,专业化程度高
D.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
3.图示沿海平原为水稻分布区,德干高原为小麦分布区,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市场 D.交通
1.A 2.D 3.B [第1题,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4月1日的三个月后进入夏季,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为西南季风。第2题,该地为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农耕历史悠久;但该地水稻商品率低,科技落后,机械化不发达,专业化程度不高。第3题,西部沿海,雨季暖湿的西南季风受西高止山影响,沿海地形雨降水多,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高原地区降水较沿海少,光照丰富,晴天多,适宜小麦种植。]
俄罗斯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①中国、蒙古、②哈萨克斯坦、③乌克兰。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
①山脉: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两者为亚欧两洲分界线。
②四大地形区: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
(2)四大河流
名称
特点
a伏尔加河
欧洲最长的河流,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b鄂毕河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
(3)湖泊:e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3.气候
(1)总体特点: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4.两大农业带: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
5.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6.三大港口: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7.主要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交通以铁路为主)。
(2020·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顿河因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知。伏尔加河则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下图示意顿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顿河流域的特征描述,准确的是( )
A.流量较小且较稳,流经平原,流速缓,所以“静”
B.由于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所以凌汛现象普遍
C.因为冰川融雪和夏季降水补给,所以汛期为夏季
D.该区域人口稀少,封冻期长,所以干流上无桥梁
2.顿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成为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区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水运便利,玉米大量出口 ④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A 2.D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河流位于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有限,地处东欧平原地区,流量较小且较稳,流经平原,流速缓,所以“静”,A正确;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但河流自北向南流,凌汛现象较少,B错误;冬季降雪较多,春季积雪融化,春汛明显,C错误;东欧地区,区域人口较多,交通联系广泛,干流联系广泛,干流上有桥梁,D错误。第2题,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①正确;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②正确;水运虽然便利,但俄罗斯纬度较高,粮食产量有限,谷物不能大量出口,③错误;该流域河流众多,水源较丰富,灌溉便利,适宜农业发展,④正确。]
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
(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3)重要性: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补给站,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东部为A大分水岭;中部为B大自流盆地;西部为广阔的低矮高原。
(2)河流、湖泊: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
(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原因
4.经济发展状况
(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人口和城市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特别提醒]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1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2临海,良港多,交通便利。
3开发历史悠久。
(2020·哈尔滨市一模)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熄灭了,它所产生的浓烟飘过1.1万千米,抵达智利沿海。每次火灾过后,率先吐枝发芽呈现生机的是桉树,它根系深,生长迅速,由此逐渐取代其他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据此完成1~3题。
1.澳大利亚的火灾分为两类,以发生地的地形命名为山地火和平原火,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①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
B.②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
C.③地为山地火,救援难度低
D.④地为山地火,火灾危害较小
2.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这对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 )
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
B.保持水土能力增强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变得更加贫瘠
3.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会造成( )
①大气逆辐射减弱 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该国洪灾频发 ④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B 2.D 3.B [第1题,结合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地地形平坦,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1月)炎热干燥,所以①地为平原火,1月多发;②地地形平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冬季(7月)干燥少雨,所以②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③地和④地都位于大分水岭,均为山地火,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救援难度大,④地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火灾危害大。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桉树根系深,生长迅速,被称为“地下抽水机”,会加重当地水资源紧张;桉树“逐渐取代其他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所以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持水土能力减弱;桉树根系深,生长迅速,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造成其他矮小的植物死亡,使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减少,所以土壤会变得更加贫瘠。第3题,浓烟会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使温度下降,由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更强,被浓烟削弱的也更多,所以降温更明显,②④正确;浓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但不会对降水产生明显的影响,①③错误。]
美国
1.范围和位置
(1)范围
(2)位置:本土主要位于30°N与50°N,120°W与70°W之间,40°N和100°W穿过本土中部。东临甲大西洋,西临乙太平洋。
2.地形和河湖
(1)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形成原因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海岸山脉、A落基山脉等平行山脉
海拔高,在1
000
m以上
板块碰撞挤压
中部以平原为主
中部为B中央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
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
东部以山地为主
阿巴拉契亚山脉
海拔相对较低,多在1
000
m以下
流水等外力侵蚀
(2)河流:D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3)湖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是过去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面积最大的湖泊是苏必利尔湖,除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外,其他四个湖泊均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
3.气候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太平洋沿岸: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自北而南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农业的地区专业化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气候较冷,无霜期短,生长期短;②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但适宜发展畜牧业;③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小麦带
中部、北部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棉花带
35°N以南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西部落基山高原盆地
①干旱少雨;②面积广阔,占全国1/3以上;③多天然牧场
5.美国三大工业区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分布范围
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东的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西的地区
自然条件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广阔的平原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种金属矿,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石油,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军事工业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
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休斯敦、亚特兰大、达拉斯
洛杉矶、旧金山(“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西雅图
(2020·成都市模拟)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的大湖平原,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湖泊众多,艾塔斯卡湖为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其干流几乎在平原上流淌,从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与世界绝大多数河流不同,密西西比河上游(属于五大湖地区)发达而下游贫穷,入海口的密西西比州是美国的“贫困地区”。据此完成1~3题。
1.大湖平原地势平坦、湖泊众多,形成这一特点的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
C.冰川堆积
D.河流侵蚀
2.与密西西比河上游重工业发达最不密切的因素是( )
A.大湖平原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B.大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地供应充足
C.人工运河将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连,水运便利
D.五大湖地区是重要的传统工业区,市场广阔
3.密西西比河上游发达而下游贫穷的原因有( )
①欧洲人先到达五大湖地区,这一地区开发早 ②上游气候温暖湿润 ③下游紧邻墨西哥湾,油气资源丰富 ④下游多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B 2.B 3.C [第1题,北美五大湖地区的湖泊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重工业发展受资源、交通和市场影响大,受地形影响较小,大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地供应充足与重工业发达关系不密切。第3题,密西西比河上游发达而下游贫穷的原因有欧洲人先到达五大湖地区,这一地区开发早,①正确;下游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②错误;下游紧邻墨西哥湾,油气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不是贫穷的原因,③错误;下游多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④正确。]
巴西
1.地形区: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
2.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气候,f热带雨林气候。
3.矿产资源:铁矿丰富,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4.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主要以咖啡、甘蔗、香蕉、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5.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6.城市: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城市十分集中,g巴西利亚,h圣保罗。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
(2)开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开发计划,使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保护:制订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保护热带雨林。
(2020·辽宁朝阳市模拟)巴西(如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站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据此完成1~2题。
1.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
B.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且面积广阔
C.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洁净
D.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
2.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有( )
A.巴西工业基础薄弱
B.水力发电供应充足
C.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巴西大部分地区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阔,太阳高度大,使得巴西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A正确;光照资源与植被覆盖率高、海拔和气候关系不大,B、C、D错误。第2题,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的计量价格)来看,巴西水电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由此可知,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光伏发电成本较高,故D正确。工业基础、水力发电供应充足和科技发展缓慢都不是主要限制条件,A、B、C错。]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D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E德雷克海峡
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特点
海底地形
特 点
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多火山、地震
大洋底部
洋盆
有锰结核分布
海岭
板块的生长边界
海沟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板块的消亡边界
3.世界的陆地地形
(1)世界主要地形区
①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②主要高原
亚洲: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南美洲: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③主要平原
亚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图兰平原等;欧洲: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等;北美洲:中央大平原;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
④主要盆地:刚果盆地、巴黎盆地、大自流盆地等。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大洲
地形图
特征
亚洲
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
北美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
南美洲
西部高大山脉南北纵列分布;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欧洲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南极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
图例
4.世界的海洋
(1)主要海峡(运河)及连通的海洋
海峡(运河)
连通海洋
海峡(运河)
连通海洋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太平洋
曼德海峡
阿拉伯海—红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大西洋
英吉利海峡
比斯开湾—北海
土耳其海峡
地中海—黑海
白令海峡
太平洋—北冰洋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大西洋
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大西洋
(2)四大洋的基本特征
大洋
主要特征
太平洋
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平均水深最深的海洋
大西洋
呈“S”形。北部有世界势力最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
印度洋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海洋。北部洋流方向具有季节变化
北冰洋
被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包围。大部分海区常年被冰层覆盖。面积最小,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海洋里的板块生长边界为海岭,消亡边界为海沟;陆地上的板块生长边界为裂谷,消亡边界为山脉;生长边界表示面积在扩大,消亡边界表示面积在缩小。
(2020·江西吉安模拟)候鸟迁徙多出现在春秋季节,春季从越冬地迁往越夏地,秋季从越夏地迁往越冬地。研究发现,许多候鸟秋季飞行位置与0
℃等温线相近,涉禽类候鸟尤为明显。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最主要特征是嘴长、颈长、脚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下图示意经过某平原地区的涉禽类候鸟的位置与飞行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秋季气温主要影响涉禽类候鸟迁徙过程中的( )
A.天敌数量
B.食物来源
C.飞行速度
D.飞行高度
2.图示区域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侧
B.北半球大陆西侧
C.南半球大陆东侧
D.南半球大陆西侧
1.B 2.A [第1题,涉禽类候鸟生活在沼泽和水边,以鱼虾等为食,温度降低影响生命活动,而且0
℃以下水体结冰,鸟类难以获取食物,迫使鸟类开始向低纬度方向迁徙。故秋季气温主要影响涉禽类候鸟迁徙过程中的食物来源。第2题,图中显示候鸟往南迁徙,候鸟秋季从越夏地迁往越冬地,说明向南纬度降低,可判断为北半球。根据0
℃等温线西侧向南(低纬高温方向)偏离纬线,可判断同纬度气温向西递减,因此西侧为内陆方向,该地区位于大陆东侧。]
(2020·海淀区二模)读图,完成3~4题。
3.从大连到鹿特丹( )
A.北极东北航道全程顺风顺水,所以航行时间较短
B.北极东北航道向正北航行到白令海峡再转向西南
C.传统航道沿途自然带的更替只体现了经度地带性
D.传统航道沿途的气候类型丰富并且植被景观多样
4.图中( )
A.白令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B.直布罗陀海峡常年风平浪静
C.苏伊士运河处于地震多发地带
D.马六甲海峡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3.D 4.C [第3题,北极东北航道由大连到白令海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逆风逆水,A错误;北极东北航道,先向东北到白令海峡再折向西南,B错误;传统航道有经度地带性也有纬度地带性,C错误;传统航道沿途经过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多种气候和景观带,D正确。第4题,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A错误;直布罗陀海峡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B错误;苏伊士运河处于板块张裂地带,地震多发,C正确;马六甲海峡不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D错误。]
(2020·南昌市模拟)下图是沿6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B.B山为二大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洲界线
C.②③两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是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
D.④地形区森林广布,枝叶繁茂,生物循环快
6.本区中最大的国家海岸线漫长,但本国却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原因是( )
①大部分海岸线纬度偏高,沿岸气温较低,港口易封冻,航运时间较短 ②本国以内需为主,无须大量跨海运输
③陆地地形平坦,管道及铁路更易铺设 ④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铁路和管道运输快捷安全 ⑤有些海岸线沿线地区政治复杂,不易通过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B 6.A [第5题,图中显示,A山位于60°N、10°E附近,位于C、E两海域之间,应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不是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比较稳定;B山位于60°N、60°E附近,应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脉以东为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以西为欧洲的东欧平原,因此B山为二大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洲界线;根据位置和地形判断,①为东欧平原、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③为中西伯利亚高原、④为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②③两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是叶尼塞河,叶尼塞河是一条自南向北流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④地形区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森林广布,但当地纬度高,冬季漫长,生长期短,生物生长缓慢,生物循环慢。第6题,60°N纬线穿过的最大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大部分海岸线纬度偏高,沿岸气温较低,港口易封冻,航运时间较短;俄罗斯资源丰富,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铁路和管道运输快捷安全;有些海岸线沿线地区政治复杂,不易通过,海运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交通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2020·吉林长春模拟)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家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8.下列关于甲地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7.C 8.A [第7题,从纬度位置、地势起伏状况及海域和城市名称标注判断,该剖面图经过南美洲东部地区,甲为大西洋水域,乙为亚马孙平原。从纵坐标的海拔看,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以高原为主,A项错误;乙地所在国家为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东南部地区,B项错误;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C项正确;乙地所在国家为巴西,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南部地区,D项错误。第8题,甲地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地区有寒流流经,甲地附近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A项正确;甲地有巴西暖流流经,没有上升流,B项错误;甲地大陆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常绿阔叶林,油橄榄林是常绿硬叶林,C项错误;甲地所在大洋是大西洋,大洋对岸是非洲,沿岸一片荒漠景观,D项错误。]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气温的时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差值
变化差异
日变化
约14时
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日较差小
年变化
北半球大陆为7月,海洋为8月
北半球大陆为1月,海洋为2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南半球大陆为1月,海洋为2月
南半球大陆为7月,海洋为8月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同纬度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沿岸气温降低;暖流流经海区沿岸气温升高
地形(地势高低)、洋流
[特别提醒]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
(1)形成条件
(2)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
影响因素
表 现
纬度因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大气环流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洋流因素
暖流影响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地区降水少
地形因素
海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赤道附近
降水多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
全年多雨
两极附近
降水少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全年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少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全年少雨
中纬度
内陆
降水少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全年少雨
大陆东岸
降水多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降水多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湿润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多雨
[特别提醒]
1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
2北回归线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约2/3的地区形成荒漠。但是在亚欧大陆东部,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森林。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2.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短于内陆
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3.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
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
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
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
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
1.C 2.D 3.A [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自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第2题,由图可知,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第3题,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多,内陆少
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5.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4.C 5.B [第4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该地区东部降水量多,西部降水量少。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沿海岸线延伸,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使大陆沿岸的降水减少。]第2讲 世界重要地区
东南亚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写出图中符号表示的半岛、岛屿名称。
A中南半岛 B马来半岛 C海南岛 D苏门答腊岛
E加里曼丹岛 F新几内亚岛 G爪哇岛 H菲律宾群岛
(2)填写图中数字表示的海、海湾、海洋、海峡名称。
①北部湾 ②泰国湾 ③南海 ④安达曼海 ⑤太平洋
⑥爪哇海 ⑦马六甲海峡
2.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2)“十字路口”。
3.自然地理特征
特征
具体内容
地形复杂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显著地理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
气候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
河流众多
多由北向南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自然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印度尼西亚、文莱)、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特征: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上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上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2020·佛山市模拟)1854年3月,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在海岛间流浪八年,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他在研究中发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如袋类。为纪念他,科学界将该线称为“华莱士线”(下图)。读图,完成1~3题。
1.“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两侧岛屿( )
A.曾分离甚远
B.地形特征差异大
C.被海洋包围
D.分属南、北半球
2.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
A.火山喷发
B.台风袭击
C.丛林山火
D.雷电暴雨
3.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气候类型多样
C.纬度较低
D.无人类活动干扰
1.A 2.D 3.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其西侧为典型的亚洲动物,东侧为典型的澳洲动物,而现今该界线两侧岛屿距离位置相对较近,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两座岛屿曾经分离甚远,生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演化,相互交流少。第2题,该群岛附近可能会出现火山喷发或丛林山火等情况,但不会“经常”遇到,排除A、C;该区域所处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弱,台风袭击相对较少,B错;该区域地处热带,对流运动旺盛,多雷电暴雨等天气,D正确。第3题,该区域地处低纬,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类型并不多样,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土壤并不肥沃(即便考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但土壤肥力也不是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A、B错;由于该群岛纬度低,热量丰富,水热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所以生物资源丰富,C正确;马来群岛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D错。]
南亚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南亚主要位于0°~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经线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①印度洋,西临②阿拉伯海,东临③孟加拉湾。
(3)国家位置
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尼泊尔,D不丹。
(4)重要性
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
方位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
海拔高,平均海拔在6
000
m以上,地势落差大
中部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平均海拔在200
m以下,地势低平
南部
德干高原
海拔较高,顶部平坦开阔
(2)三条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3.气候类型及分布
(1)三种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北移转向的东南信风影响。
(3)降水分布不均
[特别提醒] 在南亚的国家中,孟加拉国的洪涝问题最为严重的原因
1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2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下列有关该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B.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河流流域面积广,水能丰富
D.居民多生活在沿海平原地区
1.B 2.D [第1题,结合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判断该岛为斯里兰卡岛,位于印度洋,B正确。第2题,图中河流呈放射状,说明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错;当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B错;受岛屿面积的制约,岛上河流流域面积小,但水能丰富,C错;受地形、交通影响,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D正确。]
(2020·宁波市五校模拟)印度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提供了蓄水、纳凉等多种用途,阶梯井的四周是阶梯状的台阶,一般在地底下直通一座蓄水池。下图为阶梯井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阶梯井最低水位面多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4.如今印度绝大多数阶梯井已经废弃,其原因错误的是( )
A.阶梯井多为露天井,水质差
B.阶梯井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C.阶梯井台阶太陡,取水过于危险
D.现代城乡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B 4.C [第3题,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尤其是雨季之前的5月,雨季尚未来临,蒸发较大,其阶梯井的水位面达到最低,B正确;7月正处于雨季,阶梯井的水位面较高,C错;11月雨季刚过不久,阶梯井的水位面并不低,D错;相比5月而言,1月并非阶梯井水位面最低的时候,A错。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阶梯井的台阶并不陡,并且阶梯井有蓄水和纳凉等多种用途,取水危险性并不高,C错,符合题意。]
西亚—北非地区(中东地区)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2)“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3)“五海”: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4)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1)“三个最”——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三条线”
(3)主产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
3.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4.数量稀少的河流
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等。
5.“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特别提醒] 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2020·河南省九师联盟模拟)伊拉克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500
mm,北部山区达700
mm。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一场特别强大的风暴在伊拉克北部和中部降下暴雨,由此引发的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伊拉克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伊拉克降水量北多南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形成伊拉克此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异常强劲
B.波斯湾上空水汽充足
C.积雪大量融化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为减轻巴格达市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工程
B.完善排水设施
C.恢复林草植被
D.及时清理积雪
1.B 2.A 3.B [第1题,读图可知,伊拉克大致位于29°N~38°N之间,南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西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水较多。第2题,由上题可知,伊拉克北部和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当西风异常强劲时,其带来的大量水汽形成暴雨,引发洪水。第3题,巴格达市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落差小,缺乏蓄水库区,不具备修建水库的条件,A错误;巴格达为伊拉克首都,人口密度大,地势低平,完善城市排水设施,能够加快泄洪,减轻洪涝灾害,B正确;城市建筑、交通占据大量土地,可以植树种草的土地有限,而且少量林草植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问题,C错误;巴格达为热带沙漠气候,城市无积雪,D错误。]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最南端为著名的好望角。
(2)地形:以高原为主。a处为东非高原,b处为刚果盆地。
(3)“湖光山色”的东非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被誉为“地球的伤疤”。
(4)南北对称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f处为热带草原气候,g处为热带沙漠气候,h处为地中海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5)水文:主要河流有c尼罗河、d尼日尔河、刚果河、e赞比西河。
(6)丰富多样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如南非的黄金、几内亚的铝、赞比亚的铜矿等储量较多。
2.人文地理特征
(1)“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知识拓展] 非洲气候特征及原因
(2020·江西省山江湖协作体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北美高压势力强盛
C.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C.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1.D 2.B [第1题,图示是非洲,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夏季,阿尔卑斯山雪线较高,A错误;北半球夏季,北美大陆形成低压,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少,C错误;北半球夏季,日本盛行东南季风,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D正确。第2题,甲河为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稳定,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A错误,B正确;位于热带,河流没有凌汛,C错误;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沿线经济落后,货物运输量小,D错误。]
(2020·郑州市模拟)马达加斯加岛为非洲第一大岛,岛内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在岛屿中部一座马蹄形的山脊上,坐落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首都塔那那利佛。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马达加斯加岛地势(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西陡东缓
D.东陡西缓
4.首都塔那那利佛坐落在山脊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气候凉爽
C.靠近水源
D.平坦开阔
3.D 4.B [第3题,从图中河流的发源地可以看出,岛屿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山脉西侧平原广阔,地势平缓,东侧平原狭小,坡度较陡,形成东陡西缓的地势特征。第4题,由图可知,首都塔那那利佛位于该国的中东部,纬度较低,气候炎热,位于山脊上,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加上受东南信风影响大,凉爽宜人。]
欧洲西部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40°N~70°N之间。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2)典型地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等。
(4)河流:流量稳定,流速平稳,适合发展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①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影响最大。
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①特点: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
②工业分布特点:多而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3)传统的畜牧业
①畜牧业发达: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很高,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②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
(4)繁荣的旅游业
①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风光优美的海滨沙滩;幽深曲折的峡湾景观;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山。
②丰富各异的人文景观:众多的古建筑遗址、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
(2020·湖北省鄂东南改革联盟模拟)芬兰森林资源丰富、冰川地貌广布,西部克瓦尔肯群岛每年上升1厘米,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芬兰经济长期陷入困境。2013年,北京某公司收购芬兰雅威公司(全球知名空气净化系统研发公司)
85%的股权。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雅威消毒净化设备陆续进入武汉等28家医院,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发挥作用。下图是芬兰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芬兰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广人稀,重视保护与管理
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C.山地起伏大,平原较少
D.锋面活动频繁,降水较丰富
2.克瓦尔肯群岛隆起的原因是( )
A.板块挤压
B.海面下降
C.冰川消退
D.火山喷发
3.被北京某公司收购对雅威科技公司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升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B.获得资金来源,研发新产品
C.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促进中芬两国经济友好往来
1.D 2.C 3.B [第1题,地广人稀,重视保护与管理为人为原因,与题目不符;芬兰离北大西洋暖流较远,对于大面积的森林生长影响较小;芬兰南部地形平坦,北部以丘陵为主,高大山地较小,地形整体起伏小;芬兰所在纬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域,极峰带来的降水较多,满足森林的大面积生长。第2题,据材料可知,该地冰川地貌广布,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说明岛屿隆起是因为早期冰川融化释压,地壳反弹上升导致。第3题,由材料可知,2008年以来芬兰经济衰退,作为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研发新产品,雅威公司被收购后,可以获得北京公司提供的充足资金,以保证新产品的研发。]
拉丁美洲
1.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A墨西哥湾和B加勒比海,南隔C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赤道从本区北部穿过,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范围:拉丁美洲以①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a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
(1)北部是墨西哥高原。
(2)西部b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3)
3.气候
(1)特征:湿热为主。
(2)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面积广,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自然资源
(1)矿产:银(墨西哥)、铁(巴西)、铜(智利、秘鲁)、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
(2)水力:巴西高原的河流。
(3)植物:热带雨林、红木、乌木。
(4)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5)水产:秘鲁渔场。
5.居民和经济
(1)居民:以混血种人为主,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人口稠密。
(2)经济: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国;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特别提醒] 拉丁美洲气候特征以“湿热”为主的原因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拉丁美洲北部,恰是陆地宽广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和洋流:拉丁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大陆,带来丰沛的水汽。,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
(2020·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下图是世界某重要运河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为加勒比海,乙地区为太平洋
B.运河位于西欧通往东亚的最短航线上
C.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D.运河沿途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1.B 2.A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间隔一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110千米。读图可知,图中该运河的长度与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大致相当,因此该运河长度约为110千米。第2题,从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A正确;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地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并不经过巴拿马运河,B错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境内,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但不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分布可知,运河经过的地区,海拔都在500米以下,D错误。]
(2020·丰台区模拟)读图,
完成3~4题。
3.M国( )
A.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B.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
C.高原、山地地形为主,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多滑坡、泥石流
D.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经平原和洋面长驱南下,形成寒潮灾害
4.M国安提瓜咖啡举世闻名,其产地火山土富庶、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由此可判断该产地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B 4.C [第3题,读图可知,M国位于中美洲地区,该地区处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由图可知,该国以山地地形为主,加之气候和地壳运动活跃的原因,多滑坡、泥石流,该地南北分属三个不同气候类型,南部山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该国属于热带气候,离北美大陆的冬季风源地远,没有寒潮灾害。第4题,根据该图中的海拔和气候类型可知,①和②位于平原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与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不符;④地位于太平洋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较高,与夜晚凉爽描述不符;③地海拔较高,属热带草原气候,与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相符。]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基本概况
南极洲示意图
北冰洋示意图
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及其以南
北极圈及其以北
位置、范围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包围
以e北冰洋为主体,被a北美洲、b欧洲、c亚洲三大洲包围
地形
以高原为主
以海洋为主
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中国科考站
D长城站、E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d黄河站
(2020·海南高考压轴)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下图示意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及其周边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和南极大陆内部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
A.夏季对流旺盛
B.地形增雨显著
C.气旋锋面活跃
D.大风吹雪沉积
2.此次“西瓜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
A.天气温和气温偏高
B.大风天气多
C.下垫面反射率上升
D.空气湿度大
3.“西瓜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 )
A.表明当地大气质量优
B.本身光彩夺目的美景
C.反映当地物种多样性
D.背后的全球变暖背景
1.C 2.A 3.D [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高纬极圈附近,全年气温偏低,空气对流较弱;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建于海洋中,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其水汽更加充足,易受温带气旋与极锋影响;该科考站的积雪并非从他处吹来。第2题,据材料信息可知,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而致。2月正值当地暖季,温度偏高,冰雪融化可能形成雪地藻华。第3题,据材料信息可知,西瓜雪是由于冰雪融化,雪藻快速生长导致的积雪染色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西瓜雪现象,可推知该地区气温升高,积雪消融,可能是全球变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