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山羊兹拉特
杭州求是高级中学语文组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梭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冰心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04年,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1935年,辛格追随哥哥来到美国。辛格在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为生,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
《市场边的斯宾诺莎》《庄园》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
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阿隆在卖羊路上遭遇暴风雪,兹拉特协助阿隆共同战胜暴风雪,并安全回家。
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根据故事情节,补充四字短语
开端(1—4):阿隆
发展(5—10):途中
高潮(11—27):难中
结局(28—33):回家
受命卖羊
遇暴风雪
相依为命
不再卖羊
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是情感要素
信任、爱
影响小说情节发展的是环境要素
暴风雪
硝皮匠为什么要卖掉山羊兹拉特?
卖掉兹拉特,他们全家有什么反应?
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
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
硝皮匠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
阿隆的母亲:泪流满面
阿隆的妹妹:也哭了起来
阿隆:只得听从
全家人:都出来告别
不舍
探讨小说开端部分(1-4)
感受人与羊之间的情感起点
面对被卖掉的命运,兹拉特有什么反应?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山羊的深情厚谊的?
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
动作描写、拟人
舔着阿隆的手
对主人充满信任
阿隆一家爱兹拉特吗?如何评价这种爱?
①爱,但生活所迫,结果还不得不卖掉它。
②爱它就卖掉它,这个逻辑是荒谬的。
不对等,失衡
初始之爱
(1)第1-3句,为下文阿隆和兹拉特遭遇风雪埋下伏笔。
(2)第4句,为下文发现让阿隆和兹拉特脱离困境的草垛埋下伏笔。
使情节的发展虽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
你觉得暴风雪来得突然吗?
探讨小说发展部分(5-10)
感受人和羊情感的转机
每年灯节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很冷,从村子通往城里的路也总是覆盖着雪。可今年是个暖冬,只下了很少一点儿雪。几乎整个冬季,阳光闪亮。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都抱怨这样的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歉收。
人在大风雪面前有怎样的表现?
不知道村子在哪里,也弄不清小城在何方。真是进退两难了!
陷入困境,爱之迷茫
探讨小说高潮部分(11-27)
感受人与羊之间情感的发展
兹拉特对阿隆的帮助,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兹拉特对阿隆的帮助分为哪几个方面?
暴风雪共患难
饮食之需
保暖之需
精神之需
并不习惯这样的挤奶法,它纹丝不动
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缩成一团
兹拉特的“咩——”
患难之爱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待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真的很糟糕,但是一切困苦都会过去的。
是啊,我们还真的要感谢这个草垛。
阿隆,不用担心,这里有足够的草够我吃。你可以喝我的奶,还可以抱着我取暖。
我说了,你能听到吗?
是的,因为我们彼此需要,永不分离。
怎么理解兹拉特的每一个“咩——”?
采用对比的手法,渲染了暴风雪之夜阴暗恐惧和脱险之后的宁静明净的氛围.
预示他们已经战胜暴风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烘托阿隆和兹拉特战胜暴风雪后由沉重忧虑而变为欣喜、明朗的心情。
赏析第27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者为什么不像前文那样直接把山羊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而用“咩”来替代呢?
①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能进行二次创作,体味文中的温情。
②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达到心灵上的默契。作者写得很节制、不露痕迹,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情感的处理上,节制胜于放纵
“情感的节制”
节制胜于放纵
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热烈。并不是作者越大力气煽情,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与节制,让小说情节与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情感的处理
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想象就捆住了翅膀。
——德国戏剧家
莱辛
失踪归来,兹拉特的命运改变了没有?它在主人全家心目中的地位有无变化?
人们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山羊
兹拉特也有一份
抱着兹拉特,亲了又亲
放它进来
也不离开,看着嬉笑玩耍的主人们
探讨小说结局部分(28-33)
思考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同吃同住同玩耍
普世之爱
如何评价阿隆和兹拉特?
阿
隆:聪明、能干、临危不惧、有爱心
兹拉特:温驯、信任人、善解人意
作者通过勒文家想卖山羊兹拉特到最终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通过情感在山羊和主人之间的双向流动,不露痕迹地传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描摹出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亲情状态。这种深情厚谊和亲情状态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与窘迫,成为物质匮乏的世界里温情的慰藉。
小说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