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9 20: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隶书)
(小篆)
(甲骨文)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节选自《建国号诏》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
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1276年
元军灭南宋
1279年
完成统一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
了解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
2.
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
掌握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学习目标
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汉后期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669年)
元朝疆域图(1330年)
西汉后期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669年)
盖汉东西9320里,南北13368里,唐东西9511里,南北16918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摘编自【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新疆
西藏
云南
东北
台湾
南海诸岛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wèi

ér)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
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强
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阅读教材52页第二自然段,找出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回族
波斯人
阿拉伯人


蒙古人
畏兀儿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二、行省制度
元朝设置的主要的中央机构有哪些?各自分管什么事务?
1.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行政)
(军事)
(监察)
唐朝中央机构
遵用汉法
元朝与秦朝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的比较
秦朝中央机构
元朝中央机构
中书省
今山东、山西、河北
2.地方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今山东、山西、河北
中书省
行省制度
材料一:(行省)掌国庶务(各种政务),统郡县,镇边鄙(边远地区)……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职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二: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元】苏天爵《元文类》
目的: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练一练
“山川形便”
是指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小组活动:
找出元朝行省划分的依据。
“山川形便”示意图
“犬牙相入”
是指行政区边界与山川形式有出入,这样的行政区使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失。
“犬牙相入”示意图
“犬牙相入”示意图
元朝行省划分——从“山川形便”到“犬牙相入”
元朝至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
省→路→府→州→县
明朝
布政司(省)→府→州→县
清朝
省→府→州→县
根据以下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行省制度的影响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合作探究
辽阳行省
中书省
甘肃行省
云南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宣政院辖地
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
江浙行省




辽阳行省
琉球




1247年,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1260年,蒙古汗国派官员到西藏,清查西藏及沿途各地户口,共设27个大驿站。
1264年,蒙古汗国在大都(今北京),设释教总制院,专管全国佛教和藏区事务。
1268年,忽必烈派人入藏,清查人口、土地。
1287年,元朝再次补查西藏人口、资源。
1288年,元朝更名释教总制院为宣政院,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平级,成为元朝中央最高权力的行政机构之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
西藏
宣政院直接统辖
宣政院印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行政)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全国佛教、西藏事务)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温故知新: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1)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
(2)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唐蕃和亲
和为一家


宣政院统辖
有效管辖


驻藏大臣
强化管理
新中国
自治区
不可分割
西藏自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江浙行省
琉球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今山东、山西、河北
西

中书省
宣政院直接统辖
江浙行省
琉球
澎湖和琉球地区
澎湖巡检司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史料研读
材料一:(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澎湖)巡检司。
——元《夷岛志略》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温故知新: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2)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3)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
2.地方
中书省
今山东、山西、河北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西

宣政院直接统辖
澎湖和琉球地区
澎湖巡检司
西域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
澎湖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创新而变
因地制宜
在地方
中书省
今山东、山西、河北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西

宣政院直接统辖
澎湖和琉球地区
澎湖巡检司
西域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
变之不足
3.民族政策
贡献一:重建大一统国家
贡献一:重建大一统国家
贡献四:民族融合的高潮
贡献三:行省制度影响深远
贡献二:大体确定了中国后
来疆域的轮廓
回族
波斯人
阿拉伯人


蒙古人
畏兀儿
变中求强
变中求治
变中崛起
变中统一
1368年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
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1276年
元军灭南宋
1279年
完成统一

皇帝
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地方
行中书省












腹里
行政事务
军事事务
监察事务
山东、山西、河北
10个行省
1.史书记载:某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这个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为了对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开始于(

A.秦朝
B.
汉朝
C.
元朝
D.清朝
4.行省制度是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根本目的(

A.实现南北统一
B.管理各民族
C.发展农业生产
D.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D
D
C
D
随堂巩固
4.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御史台
D.西域都护
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政策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通判
B
御史台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D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