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歌唱》
【课 型】
歌唱课
【教材分析】
歌曲《我们歌唱》是一首D大调歌曲,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上句用“f”的力度记号;下句用“p”,通过正确的力度处理,表现了高声唱和轻声唱的声音效果。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去引导和激励他们。并通过音乐游戏、律动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能保持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感受到三拍子强弱规律的特点;
(2)能在歌曲曲谱中准确找出力度记号“p”和“f”,以及理解其在音乐中代表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于歌曲的演唱。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课通过设计了游戏、律动、小组讨论等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用直观的讲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体会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理解力度记号“f”和“p”,并能准确地运用在歌曲当中;
3.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p”和“f”。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非洲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复习歌曲《青蛙合唱》,利用歌曲中“青蛙们”歌唱的场景引入课题;
边听歌曲边学生做三拍子律动,体会三拍子的强弱。(为接下来歌曲节拍的讲解做铺垫)
新课教学
1.听一听:初次感受歌曲情绪(带上三拍子律动)
(1)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有目的的去聆听歌曲,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从中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聆听歌曲时,继续延续导入部分的三拍子律动环节,为下一环节: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做铺垫。
2.拍一拍:感受节拍的强弱
(1)复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熟悉歌曲的旋律;
(2)用不同的律动方式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加深学生对三拍子强弱规律的感受,更增加了体验时的趣味性。
(3)游戏拍拍拍:在上一环节的律动中,学生可挑选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随之前所学习的歌曲《青蛙合唱》做身体律动。进一步巩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认一认:力度记号的学习
(1)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力度记号;
(2)通过微课学习力度记号。
4.用声势和造型模仿击鼓声
(1)教师利用教具——非洲鼓,引导学生用身体做出与击鼓声力度相符的动作;
(2)请学生代表体验用不同的力度击鼓,老师和其他同学仍继续上一环节活动。
5.读一读:读节奏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1)复习巩固节奏:X , X X , X - , 0 ;
(2)运用歌谱上标注的力度记号,以接龙的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做铺垫。
6.唱一唱:欢快活泼地演唱歌曲
(1)跟范唱学唱
①请学生用“哑巴唱”的方式随歌曲唱一唱,并试着用去用身体语言去表达歌曲中的力度记号;
②跟范唱小声学唱,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再要求他们放声歌唱。
(2)跟琴声学唱
在老师的钢琴声的带领下学唱,以便发现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教唱。
(3)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①教师展示两种不同的范唱,并引导学生从这两种范唱中选出适合表现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师用声音夸张地表现力度记号)
②用正确的演唱方式完整并有感情地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拓展活动:帮“p”和“f”找到家
在出示的PPT画面中找出哪一些发出的声音是“p”,哪一些是“f”?并贴上相应的力度记号。
小 结
引导学生回顾当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三拍子强弱,力度记号“p”、“f”;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课后作业:发现你身边的声音
要求:①找到你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并判断它们属于力度记号中的“p”还是“f”?
②每个小朋友至少找到一组力度为“p”和“f”声音,并在课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五、再见
伴随着《我们歌唱》的歌声请小朋友们有秩序地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