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我们歌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1《我们歌唱》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3-19 14: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课《感知音乐力度(一)》单元教学设计
基 本
信 息
学段科目
音乐
教材版本
花城版
单元主题
感知音乐力度(一)
课题名称
《我们歌唱》《是谁在敲》
学校名称
授课班级
设计主持
团队成员
教学目标设计
教 学
内 容
概 述
课标
要求
《我们歌唱》《是谁在敲》是有关于音乐力度的歌曲,学生通过学唱这两首歌曲了解音乐的强弱,认识强弱记号,从感性到理性,从认识音乐力度记号到运用力度记号,培养学生争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材
分析
优化
设计
学 习
需 要
分 析
认知
基础
一年级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情意
现状
差异
分析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知识
技能
学唱歌曲《是谁在敲》、《我们歌唱》
认识力度记号f p,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在做如何敲门更好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过程
方法
Qg
情感
态度
学习评价设计
评 价 内 容
方 法 工 具( 规 则 )
小组形式检验演唱水平
鼓励式评价
小组形式展演体态律动
鼓励式评价
教学策略设计
单 元
教 学
安 排
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内容
授课教师
第一
课时
《我们歌唱》
第二
课时
《是谁在敲》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教学
重点
认知音乐力度记号强记号f和弱记号p
用正确的音乐语言来表述所感知的音乐力度
学习
难点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学科
活动
PPT,音频,视频,钢琴,打击乐:鼓 、三角铁、双响筒
媒体
资源
工具手段
教 学
方 式
方 法
教学
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谈话、讨论、律动、创作、游戏
学习
方式
《 我们歌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我们歌唱》是一首情绪愉快的歌曲,歌曲主要特点是音的强弱变化。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深入教学,用律动、打击乐伴奏等方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稻草里的火鸡》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一年级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认知音乐力度记号:强记号f,弱记号p
用正确的音乐语言来表述所感知的音乐力度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学唱歌曲《我们歌唱》
通过听觉、体态律动感知音乐的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f和弱p的记号,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Ppt、视频、音频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导入(形式:律动小游戏)
1.《小矮人与大巨人》音乐律动游戏
大巨人有多大?小矮人有多小呢?让我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们的大小吧!
2.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律动动作(大巨人起立伸展手臂,小矮人收缩蹲下)
借此引出音乐力度 强f 弱p
F像一个强壮的勇士,p像一个瘦弱的小矮人。
准备练习
1.根据老师要求正确拍出不同力度的节奏 (辅助教具:鼓)
f 3/4 X X X |X X X |XX X X | X — 0‖
大巨人 大巨人 你是大巨人
p 3/4 X X X |X X X |XX X X | X — 0‖
小矮人 小矮人 你是小矮人
2.加难度加上小动作,f拍手,p拍肩膀
三.学唱新歌《我们歌唱》
听一遍范唱,学生在听的同时思考问题:
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歌曲情绪)
播放第二遍,感受音乐,哪个力度强,哪个力度弱?
力度记号放哪个乐句好?
(感受力度不同,在音量上的变化)
打节奏念歌词(三角铁敲强拍)
带唱,跟琴,师一句,生一句(解决难唱的乐句)
跟琴唱全曲,用强弱对比的声音唱(解决难点)
播放范唱,跟师边唱边律动,注意强弱力度的表现。(把强弱拍手拍肩的动作加上)
复习一遍5,3的手号,单独拿出第一乐句来接龙。
播放范唱,来接龙一遍,第二乐句不做动作。
播放伴奏,把情绪、强弱力度、律动带入一起完整唱一遍。
检验(抽半组检查)
四.拓展延伸
打击乐表演(三角铁和双响筒),※只打强拍
①介绍打击乐名称和使用方法,师用打击乐(敲击力度根据强弱不同来敲击)播放音乐,打击乐与音乐一起伴奏,学生律动表演。(巨人和矮人三拍子韵律的动作)
②给三分钟时间自由练习
③邀请一名同学上来与老师一起表演(分两轮,每轮邀请1个学生)
第一轮:老师打击乐,学生律动表演。(学生甲)
第二轮:老师律动表演,学生打击乐。(学生乙)
2.欣赏
①欣赏另外一首强弱明显的歌曲,播放《大雨和小雨》歌曲视频。
②播放多一遍,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动作!(f大雨哗啦啦,p小雨淅沥沥)
五.小结
在音乐里,只有进行强弱对比的音乐才是最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享受那美妙的音乐吧!
学习评价设计
课堂形成性评价
【主要内容】
1. 分小组演唱《我们歌唱》,并做律动。
2.邀请1-3人为一组进行表演,打击乐+律动。

【评价反馈】
1.基本达到理想的演唱水平,极少数学生音不准。
2.学生创编的律动动作可以再丰富一些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导入的《小矮人与大巨人》的体态律动,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氛围。
2.流程结构清晰
【问题与改进】
1.教唱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当解决多几遍,直到完全没问题为止。
2.三角铁乐器太小,应该换个大的三角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