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知识梳理与练习(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知识梳理与练习(答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0 19: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复习与练习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他的作品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他凭借长篇小说《东方》,在1982年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字音词义
放纵zòng: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坚韧rèn:坚固有韧性。
淳chún朴:诚实朴素。
谦逊xùn:谦虚恭谨。
覆fù灭:全部被消灭。
奋不顾gù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主题概述
本文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抒发对志愿军战士无比的热爱和崇敬。
第二部分(4~14):以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再次强调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鉴赏品读
1.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章题目,引起读者注意。
2.最可爱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
3.第3段介绍“我们的战士”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四个“那样”饱含赞颂的激情,语气整齐,情感强烈。
4.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①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②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③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
5.课文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昵?(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淳朴”气质。)
2.依次填入下面的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
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辟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
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
的司马迁吗?……“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
深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
C.怀远
深远
淡远
D.深远
怀远
淡远
二、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同心战‘疫’”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设计主题学习活动方案时找到的一则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①
考验,却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②
而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新冠肺炎”精神等,无疑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甲)精神作内核,(乙)精神聚力量,奋斗精神强支撑,
(丙)精神增动力,牢牢筑起了抵御艰难险阻的“钢铁长城”!
(1)依次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冠(ɡuàn)
强(qiánɡ)
B.冠(ɡuàn)
强(qiǎnɡ)
C.冠(ɡuān)
强(qiánɡ)
D.冠(ɡuān)
强(qiǎnɡ)
(2)在材料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峻
②练
B.①峻
②炼
C.①竣
②练
D.①竣
②炼
(3)在(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团结
创造
爱国
B.创造
团结
爱国
C.爱国
创造
团结
D.爱国
团结
创造
4.一位同学在“致敬最美‘逆行者’”环节中设计了下面的演讲词。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何谓“逆行者”?就是面对危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逆行”朝着危险而去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有这样一群人勇敢“逆行”,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但挡不住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病毒的决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甲)医务工作者。
除了奋战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建设武汉“小汤山”的工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的前线记者、日夜奋战的各行各业的坚守者(乙)这些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的人们也可以称得上是最美“逆行者”!
这正是“一袭白衣①
初心逆行倾

,③
华夏凝

坚守克时艰”。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破折号
(乙)省略号
C.(甲)逗号
(乙)顿号
D.(甲)破折号
(乙)顿号
(2)你认为在演讲词结尾对联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上联:一袭白衣①
初心逆行倾

下联:

华夏凝

坚守克时艰
A.①秉
②爱心
③泱泱
④同心
B.①秉
②大爱
③九州
④众志
C.①用
②大爱
③泱泱
④众志
D.①用
②爱心
③九州
④同心
5.下面是学校“人与自然”主题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视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现代科学也证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休戚相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必须要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

A.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B.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系统工程。
C.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D.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系统工程。
6.有一位同学写了一份主题为“崇尚科学,拒绝谣言”的倡议书,引用了《采苓》中的“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诗句。诗句的意思是对待谣言要有三种态度:不信,不参与,不跟从。《采苓》一诗和我们学过的《关雎》《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____》

7.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活动专栏上留言。请你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责任和担当,从古至今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在疫情面前,砥砺前行、胸怀大爱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可爱的人。
C.大自然的任何微澜,都可能掀起人类健康的巨浪。唯有敬畏自然,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D.面对各种传言,我们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不能各抒己见。
(2)一位同学发送了四幅书法图片,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承担责任。下面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_____)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A.作品1的字体属于楷书,结构简省,庄严大气。
B.作品2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洒脱奔放。
C.作品3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燕尾,古朴典雅。
D.作品4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断意连,典雅飘逸。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①谁是最可爱的人?60多年前魏巍的一部名篇感动了无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藉此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依然亮丽如昔。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峰,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天使。
③他们是不同时期祖国最需要的人,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的人,是在危急时刻中流砥柱的人。他们有不同的外表,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庚子风寒,祸起冬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前方,在这场直面病毒的较量中,截至2月11日已有301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确诊病例1716名,6人殉职。不是心里不害怕,却有责任在肩头,明知前路有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⑤他们中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国之栋梁,更有许多普普通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中有经历过SARS的老将,也有许多初入行业的新兵。
⑥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说其中那些稚嫩的面孔——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在战“疫”中,他们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苦最累,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在发热门诊,他们有的每天要进行150人次以上的穿刺,持续几小时的操作,腰都直不起来。在重症病房,有的姑娘要把沉重的氧气瓶从一楼拖到十九楼,边拖边落泪。还有的护士在病毒患者身边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
⑦在送医疗队上前线时,看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医院领导湿了眼角,沸腾的热血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吗?这群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到底能坚持多久?
⑧有人说他们是勇士,危险面前选择了义无反顾、逆向而行,而他们的回答却简单朴素,“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不上谁上?”“疫情袭来,我们就是底线,我们退了,谁来防守?”护士这个职业从来就被赋予了神圣使命,从他们入行的那一天起,就庄严宣誓,要秉持爱心,忠于职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毕生献给护理事业。这种使命感扎根在护士们的心中,在此次大疫面前,他们充分展现了职业风彩和英雄本色。
⑨有人说他们是天使。但更多的人说,哪有什么天使,只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护士群体的主体是青年,他们很多人是90后,甚至95后。他们青春飞扬,朝气蓬勃,他们有个性,有主见,爱游戏喜追星,但也不缺乏责任担当。大疫袭来,人们发现,孩子已经长大,“过去你们保护我,现在让我保护你”。年轻护士群体的崛起,让人倍感欣慰。“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浙大二院消化内科护士长为科室4名最年轻的护士写诗作别,“送别你的那刻,你扑上来拥抱。我佯装冷静,内心汹涌。我泪如雨下,却无声。”“用年轻的身躯担负起这个时代的重任……”
⑩他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面对风险,他们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而只是平静地直视你的双眼:职责所在,理所应当。不是不恐惧,不是没有眼泪,但他们不是哭着上战场,而是笑着去战斗。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来不缺英雄,可爱的人会有许多。在这次大疫面前,医护群体冲在了最前沿,他们为我们抗击病魔,抵御风险。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英雄。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提灯天使”,这就是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潘圆)
8.文章①②自然段提到那些历史上最可爱的人?有什么作用?
9.第⑤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10.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体现了年轻护士群体怎样的特征?
11.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作者为什么没有详写中南山、李兰娟院士,而是重点写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文。
谁是谁的老师
这里是一年级的孩子。
她忽然站起来打断我的讲课:“报告老师,他老是扭我的屁股!”她用手指着坏坏的同桌,愤怒但并没有不好意思。我是成人,我想偷偷地笑,所有的孩子都没笑。他们还没有那种意识。假如在座的是孩子父母年龄的人,他们会放声大笑。假如告状的不是一个孩子,她不会说得那样具体,她会用尖利的嗓音喊他耍流氓。而那个坏坏的家伙可能被冠之以性骚扰的罪名。幸亏他们都是孩子,幸亏我及时憋住自己,我没笑。
他是个小小的帅哥,却喜欢在课下将班里最不起眼的灰姑娘背来背去。他说只是因为她最瘦最轻、他跑得最快。可是成人的世界里为什么王子都对灰姑娘退避三舍?为什么最强大的总是要吃掉最弱小的呢!
他是极其可爱的小不点。他路过小胖妞的时候,小胖妞立即将他的小手抓在自己手里捏着。我只能想到“两小无猜”四个字。我能像个孩子一样,随时随地把自己心爱的人攥在手心里吗?而且周围的人全不以异样的眼光看我,尤其在婚姻之外?
她看了他的斑斑劣迹之后说了一句绝对震惊的话:“看他长得那么帅,我还想着长大以后嫁给他呢!算了,以后再考虑这件事吧!”我们能像孩子这样果断地下决定吗?能够轻易地决定爱或不爱,在一起或者分手吗?
我大声领读诗歌时,他忽然跑上讲台问我:“老师老师,我不认识这个字!”他们在没有认字以前是一个小文盲,而且从不以无知为耻。你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的无知无能吗?你能勇敢地走到前面对那个满纸荒唐的报告说出“一派胡言”那四个字吗?我们没有孩子们的勇气。
我是刚刚走进一年级的老师,我有时竟不知道到底谁是谁的老师。
12.“
谁是谁的老师”,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13.“我想偷偷地笑,所有的孩子都没笑。”
“我”想笑什么?孩子们为什么都没笑?
14.画框语段中两个划线的字“捏”和“攥”,能不能互换?
15.读了全文以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回答题目的问题?当你长大以后,应该跟文中孩子们这样的教师学什么?
阅读《
我的老师
》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2)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3)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4)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5)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6)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7)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8)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9)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香祈祷。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10)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11)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2)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从此,我就和我们的蔡老师分别了。
16.仔细读上文,请你说说魏巍笔下的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
答:
17.请你给(10)---(11)这部分文字加一个小标题。
答:
18.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说说加点词语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答: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答:
答:
19.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蜡烛”。请你用一段文字来赞一赞你最敬重的一位老师。要求不少于40字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张晓风的《有些人》(有删改)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③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④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⑤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⑥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⑦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⑧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批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⑨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⑩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回忆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下列两个句式中选择哪一个作为结尾更合适,为什么?
A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更有价值。
B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_____句,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巍《我的老师》节选)
请分析《有些人》第②段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中刻画女教师时在运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四、填空题
24.填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_______,本名_________,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5.文学常识填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_______(文体),作者_______著名诗人、小说家。著有小说《东方》等。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对此句的作用分析不准确。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所以,此反问句意思表达上不仅对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没有丝毫疑问,反而是引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的强烈思索,突出志愿军战士就是可爱的;
故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此题解答要结合历史人物的特征及具体语境作答。屈原当年心怀祖国前途,不被人理解,可选“怀远”;陶渊明,淡泊名利,寄身田园,可远“淡远”;司马迁,立志编史,可选“深远”;故选B。
3.
(1)C
(2)B
(3)D
4.
(1)B
(2)B
5.C
6.《诗经》
7.
(1)D
(2)A
【详解】
1.(1)冠:多音字,guān、guàn,“新冠肺炎”的“冠”读作ɡuān,强:多音字,qiáng、qiǎng、jiàng,“强支撑”的“强”读作qiánɡ,故选C。
(2)严峻: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千锤百炼:原意指铸剑需要千百次的锤打和冶炼。比喻文章多次润饰,人生历经磨炼。“竣”指完成、结束,如竣工;“峻”指山高而陡,也可指严厉,如峻拔、严峻等。“炼”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炼钢。炼油、炼乳、炼狱等;“练”是丝织品的名称。练笔、练操、训练等。故选B。
(3)三个词语中“爱国”对应“内核”,“团结”对应“聚”,“创造”对应“增动力”。故选D。
2.(1)甲处“医务工作者”是对前面一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的概念内涵作具体解释,应该用破折号,甲处用逗号是不合适的。排除AC两项,乙处列举了“……的工人、……的前线记者、……的坚守者”三项,“这些”是对前边三项的总结,乙处不能用顿号,应该用省略号,排除D,故选B。
(2)考查补写对联。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下联“凝”是动词,上联应该对应动词,“用”是介词,选用“秉”,排除CD两项,“初心”对应“大爱”,排除A。故选B。
3.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根据“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可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前提,“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整体评价,这个句子是按照逻辑关系来排列语序的。故选C。
4.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共305篇,它分风、雅、颂。
5.(1)D.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不能各抒己见”意思是不能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与语境不符。故选D。
(2)结构简省是草书的特点;作品1的字体属于楷书,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故选A。
8.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雷锋、火灾中的消防员、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作用:说明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出了文章要歌颂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
9.在内容上点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个体和群体形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10.青春飞扬,朝气蓬勃,忠于职守、有责任有担当。或“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
11.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很多人都知晓,而作者重点写90后,甚至95后护士群体,是因为她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更有利于突出最可爱的人都是能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的普通人这一主题,更便于抒发人们对她们的赞美之情。
【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关键语句。从①段“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第②段“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峰,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天使”可知,这两段提到了“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雷锋、火灾中的消防员、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这些最可爱的人。说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从而引出下文作者所要歌颂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
9.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段,中间段的作用一般为:呼应前文后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补充交代。第5段交代了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的英雄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国之栋梁,同时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医护工作者。接下来第6段“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说其中那些稚嫩的面孔——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点明本文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据此分析可知:在内容上点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个体和群体形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10.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分析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思考。“哪有什么天使,只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由下文内容可知,护士群体的主体是青年,他们很多人是90后,甚至95后,所以称他们是一群孩子。结合文中语句:“他们青春飞扬,朝气蓬勃,他们有个性,有主见,爱游戏喜追星,但也不缺乏责任担当”“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这是作者对这群年轻护士群体的高度评价,就是他们身上具有的特征。
11.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容的安排。通读全文可知,作者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接着指出“他们是不同时期祖国最需要的人,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的人,是在危急时刻中流砥柱的人。他们有不同的外表,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由此可知,作者所要歌颂的是“能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的普通人”,这些人的事迹还不为大众所知;然后重点写了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最后指出“他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而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很多人都知晓,所以作者没有详写。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2.以问句为题,一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一方面引发读者思考,深化了文章主旨

13.想笑,是因为在大人的世界里,没人会这么直接具体地表达

说话的孩子不笑,是愤怒同桌欺侮自己,其他孩子不笑是因为年龄,还没有性别意识

14.不能,“捏”是用手夹着,因为孩子天真无邪,只是觉着好玩,所以捏着而已
;“攥”是抓紧握紧的意思,“攥”准确地表现了恋人之间感情的深挚

(4分,意对即可。)
15.虽然“我”是孩子们学业的老师,但孩子们是“我”人生的老师
。因为跟着这些小老师可以学习天真纯洁,不以庸俗的眼光去看人;善良正直,不以强凌弱;坦诚直率,敢爱敢恨;勇敢无畏,敢于承认不足,更要敢于直面假丑恶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文的标题是一个问题,结合本文内容,从“提问”的特点方面来考虑它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我想偷偷地笑,所有的孩子都没笑。”此句是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仔细阅读全文,找到语句的位置,根据具体的情节体会“我”的心理活动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语句所在的文段内容,了解这两个词是描写什么人物什么情状的,从表达人物不同的情态来分析理解两个词的作用,说明不可调换的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本文标题中所问,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在表明孩子也可以是大人的老师。分析文中孩子的言行,理解其形象特点,说明大人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2分)
蔡老师|美丽、善良、慈爱、公平、伟大
(热情、热爱孩子的人、学生的良师益友)
17.(2分)
梦里寻师
(意同即可)
18.(4分)
(1)
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2)
“狡猾”在文中是贬义褒用,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

19.(4分)
符合要求(不少于40字,有一种修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6.围绕“我的老师”,找出描写老师的段落,提炼概括,或直接用原文词语作答。
17.以拟写标题的形式考查信息提取,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带着问题精读(10)---(11)段,并对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18.考查的是重点词语的含义,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词语本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19.考查的是对全文的把握能力,只有对全文内容整体把握细细分辨才能提炼出题目要求的正确信息。
考点:散文阅读
文章内容分析
信息提取
重点词语的赏析
全文的把握
点评:对文章内容以及全文的把要带着问题精读全文,并对各段内容进行概括,压缩语段,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炼关键句子的信息。给文字加小标题,要恰当拟题,就必须先对语段整体意思了解,然后从语段里摘录一些关键词。对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要考虑重点词的修辞、描写、炼字等方面的因素,然后考虑“运用了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具体描写了什么”。
20.
小学女老师称赞我写出“挖”字
代数老师蹲在泥地上为我讲行列式
21.
B
B句用反问句启发读者的思考,(而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突出表现代数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或敬业,或爱生等)的精神。
22.
“长大”是指得到老师表扬后增强了自信。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泥土的大地比作纸张,将尖锐的利石比作彩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当时自己听老师讲题时的感受,表达对代数老师的感激、爱戴之情。
23.《有些人》第②段通过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这位女教师善于理解学生、抓住一切时机教育孩子的教育技巧和优秀品质。
【链接材料】通过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来表现蔡老师对学生的慈爱。
【解析】
2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概括能力,注意人物和事件的完整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气的把握,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故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题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答题方法:(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学生任选角度,赏析合理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
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魏巍
魏鸿杰
《东方》
【详解】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25.通讯
魏巍
【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采访志愿军战士的一篇通讯。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