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第二课时 教案+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第二课时 教案+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21:55:05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2课时:口算除法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直观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寻口算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在教学时借助有效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如何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探究环境,让孩子在感悟与交流中明白算理,从而可以熟练解决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
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林林、乐乐和茜茜继续折纸练习,3个人经过几天的努力折出了很多作品,看看都有什么?为了参加比赛,他们打算继续练习把手中的纸都用完。他们数了数手中的纸还有66张。
(二)探索问题
1.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例3:把66张彩色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要想知道每人得到多少张,我们应该做呢?
(3)66÷3等于多少,你会算吗?请你自己先试一试。
(4)交流探讨
交流一:突出分成两部分
思路一
思路二
思路三
每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她们的想法吧。
思路一: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66除以3,不好算。我就把66分成33和33了,因为33除以3就好算了,正好等于11。这样算两次33除以3等于11。最后把11与11合起来,就是用11加11等于22。所以我算出66除以3等于22。
思路二:在算66除以3时,我通过画图来帮助算出结果的。大家看,我画出了66根小棒,我先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0根小棒,也就是用60除以3等于20;我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根小棒,也就是6除以3等于2。最后再把每份的20根小棒和2根小棒加起来就是22这个结果了。
思路三:66除以3等于多少,我是这样想的。因为66除以3我们没学过不会算,我就想着把它变成学过的,会算的。于是我就把66分成了60和6,我先用60除以3等于20,再用6除以3等于2。最后把20和2加起来就是22了。这样就算出来66除以3等于22了。
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些同学的想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这些同学虽然有的画图、有的列算式,我发现他们都是把66分成了两部分。
预设2:我发现这三个同学的想法都是先把66分成两部分,用这两部分分别除以3,然后再把得到的两个结果加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我发现有的同学是把66分成了33和33这两部分,有的同学是把66分成了60个一和6个一这两部分,还有的同学把66分成了6个十和6个一这两部分。
大家为什么都想到了要把66分成两部分呢?
预设:因为66除以3这样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不会算,就要想办法把把66分成两部分都变成我们会算的,就好算了。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你们在想着把复杂的不会的问题变成简单的、我们会的知识去解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果分成两部分,你觉得哪种分的方法好,好在哪里了?
预设1:我认为还是分成60个一和6个一,或者是6个十和6个一,这样好算,因为60÷3和6÷3我们都会算,而且也好算。
预设2:听前面同学说的,我明白了还是把66分成60和6这两部分好,这样既好分也好算。用我的方法如果遇到39除以3就不好分了。还是分成3个十和9个一好分,而且也好算,30除以3等于10,9除以3等于3。10加上3就是13,这样很快就能算出来了。
观察课件:借助课件摆小棒体会算理。
66÷3=22
60÷3=20
6÷3=2
20+2=22
突出算式与图的对应
2.练习感悟
算一算,想一想。
36÷3=
48÷2=
96÷3=
看来我们明白了口算的道理,借助知识间的联系,可以找到解决这样的口算问题的好方法,真是会活学活用。
3.沟通关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你们是怎样解决这样的口算问题的呢?
预设1:把这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这是我们上节课刚学过的内容,再算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知识。
预设2:我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我们先把它分成两部分,都变成学习过的旧知识算出结果,然后再把两个结果相加就可以了。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们发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把复杂的新知转化成简单的旧知来解决。
(三)巩固应用
第一关:填算式
÷4
=

39
÷
3
=

□÷4
=


÷

=

□÷4
=


÷

=

□+

=


+

=

第二关:摘苹果。
第三关:夺红旗
80
÷2=
24
×2=
23
×3=
88
÷2=
64
÷2=
86÷2=
第四关:解问题
谁平均每分钟踢得多?在(
)里画“√”。
联系课前问题,为下节课做铺垫:林林、乐乐和茜茜4天一共折了24个作品,平均每天折几个?
24
÷4
=
6(个)
这道题竖式怎么写,你还记得吗?
像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该怎样写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14页练习三第7、9、10题。
2.这两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口算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想法
这两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口算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口算除法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1.
66÷3等于多少,你会算吗?
请你自己先试一试。
2.算一算,你是如何计算的?
36÷3=
48÷2=
96÷3=
3.闯关游戏
第一关:填算式
÷4
=

39
÷
3
=

□÷4
=


÷

=

□÷4
=


÷

=

□+

=


+

=

第四关:解问题
谁平均每分钟踢得多?在(
)里画“√”。
【课后作业】
(一)完成书14页练习三第7、9、10题。
7.公园运来88盆花,准备摆在2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如果摆在
4个花坛里呢?
(二)这两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口算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你喜欢的方
式表示出来吧。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想法
这两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口算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一)
7.
(1)88÷2=44(盆)
(2)88÷4=22(盆)。
9.
4000
48
64
33
53
31
30
560
10.
427
414
378
8……4
1021
73
1220
9……2
(二)答案略。
B北京卫视
第四关:解问题谁平均每分钟踢得多?在()里画“√
我2分钟踢
我3分钟踢
了64个。
小红
9.8000÷2
12×4
46+18
3×11
98-45=
62÷2=
180÷6=
70×8=
149
782
126
+278
368
3
7)60
326
600
305
+695
527
9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