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1 18: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目 标 素 养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共产党宣言》内容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地工人运动指导的相关事实,进一步培养时空观念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知 识 概 览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 大工业 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1)经济危机频繁发生: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处境艰难: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 工人阶级 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2.早期工人运动
(1)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 里昂 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 宪章运动 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2)评价。
①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 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代表人物:法国人 圣西门 、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2)主张: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 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3)评价: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 空想社会主义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关系: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表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自身的运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又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 工人运动 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 马克思主义 。?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活动
(1)1846—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
(2)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 正义者同盟 ”,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3.标志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内容。
①《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揭示了 资本主义 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共产党宣言》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 无产阶级 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④《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4.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成就
(1)《资本论》的出版。
①内容: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 剩余价值 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②地位:《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2)唯物史观的创立: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与 上层建筑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5.评价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提示:理由: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改造社会所依靠的力量,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提出了科学的改造社会的方法。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背景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2.表现
(1)第一国际: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 第一国际 ”。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①时间: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巴黎公社 。?
②革命措施。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b.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c.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d.由 工人合作社 管理工厂。?
e.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③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④意义:巴黎公社作为 无产阶级 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吗?为什么?
提示:判断: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理由:因为巴黎公社并未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生产资料并非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
【史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
世界近代史教研组编辑《世界近代史》
【史料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作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
提示:(1)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吸取优秀的思想成果。
(2)成果: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核心归纳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进入19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不断暴露,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为马克思、恩格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供了条件。
(2)政治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些斗争充分展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3)思想条件: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提高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拓展延伸
工业化早期阶段的工人阶级
(1)早期工人阶级的状况。
①工业革命促使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工资下降,生活困难。
②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工人生活更加困难。
③资本家垄断生产资料,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④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工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2)工人阶级早期斗争的特点。
①以经济斗争为主。
②具有很强的自发性,没有严密的组织性。
③斗争方式简单,没有明确的斗争方向。
学以致用
1.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的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  )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解析:题干材料“为了建造所有的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主张,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D
二 巴黎公社
【史料一】 这次革命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的行动。公社将由巴黎各区选出的普选代表组成,这些代表由全民投票选出,对选举者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是工人或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将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关。一切公务人员像公社委员一样,都只应领取相当工人的薪金。总之,一切社会公职,包括原属于中央政府的少数几项职务,都将由公社派出的人员执行,从而也都是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
——摘编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史料二】 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巴黎公社的主要特点。
(2)根据史料二,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提示:(1)特点:无产阶级政权;集立法、行政于一体;公社委员和一切公职人员由人民普选产生,对人民负责;一切公职人员接受社会监督,随时可以撤换。
(2)原因: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没有乘胜打击敌人;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缺乏工农联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核心归纳
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及失败的必然性
(1)巴黎公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民族矛盾激化进而引发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公社革命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非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而爆发的。
(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临时政府军事力量的强大、德国对临时政府的帮助、没有乘胜追歼残敌、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未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孤军奋战等。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条件根本不具备。
拓展延伸
巴黎公社颁布的主要法令、特点和历史经验
(1)巴黎公社颁布的主要法令。
①政教分离。
②妇女选举权。
③废除夜班制度。
④向在服务期间死亡的国民自卫军的未婚伴侣以及子女发放抚恤金。
⑤由城市当铺免费发还所有在围城期间被抵押的工人的工具以及最高价值20法郎的生活用品。
⑥规定公社委员最高(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年薪不超过6000法郎。
(2)巴黎公社的特点。
①巴黎公社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运动的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
②巴黎公社的本质是无产阶级政权,一切决策都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但这些政策基本上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③巴黎公社所表现出来的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是过去工人运动的继续。
④它与过去的工人运动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③巴黎公社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学以致用
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基于此,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认识是(  )
A.爆发具有偶然性  B.教训具有深刻性
C.意义具有深远性 D.失败具有必然性
解析:根据材料“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需要必要的经济、社会条件,否则必然失败,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D
一、选择题
1.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他们独立地提出本阶级的要求,并为之进行殊死的武装斗争。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世界工人运动联合斗争的结果
B.欧洲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具有革命性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独立地提出本阶级的要求,并为之进行殊死的武装斗争”,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已经是具有革命性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无产阶级产生,B项错误;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D项错误。
答案:C
2.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工人运动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解析:材料中空想社会主义者将斗争的对象指向“贵族、军人、法官、富人”,这是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并不是空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说明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贵族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这显然是空想,故B项正确;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当时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阶段,还未形成无产阶级政党,故D项错误。
答案:B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条件是(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
D.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上层建筑,它由当时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是根本条件,排除。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第一国际的建立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运动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D项。第一国际的建立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故排除A项;B、C两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故排除。
答案:D
5.巴黎公社能够赶跑卖国的反动政府,但没能抵抗住被赶跑政府的反攻。其根本原因是(  )
A.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存在重大缺陷
B.无产阶级缺乏经验,无法取得胜利
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
D.工业革命进程受阻,经济发展缓慢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尚未达到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不能抵抗反动政府反攻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巴黎公社没能抵抗住反攻的原因,并非根本原因。当时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且进展顺利,经济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中共产党人的“目的”指什么?
(2)说说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第一次尝试。
(3)这次尝试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目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