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 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组内分工、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习惯已基本形成。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自主探索、实践,发现新知识。
设计 理念 以互动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有效导学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手段,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用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进而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 重点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一个,为学生准备至少准备12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
行为 期望学
生行为 个案生成
一、情境导学,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起回忆一下。(课件出示复习题,指名回答)
师:老师手上这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cm,它的体积是多少呢?3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呢?6个呢?你是怎样想的?那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呢?(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教具)那怎么才能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呢?
师: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哪些数量有关呢?
(师板书课题)
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索意识,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自学课本内容,准备好长方体学具完成下面内容。
1、同学们任意拿出一些准备好的棱长1厘米的小方块,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相关数据和你的发现填入表中。
2、观察表中数据,发现了什么? 此环节学生在前一天晚上已经完成,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学生认真完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小组讨论,交流发现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巡视指导 讨论交流
四、展示评研,形成结论 (一)归纳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1、小组汇报展示。
2、引导其他小组补充不同发现。(根据学生汇报,适合板书体积公式)
3、质疑:他们发现的计算方法对你摆出的长方体适用吗?(学生用公式计算自己摆的长方体的体积)
4、归纳总结: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课件出示字母表示公式,同时师板书:V=abh)
5、应用。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计算牙膏盒的体积,师巡视指导。
6、展示规范书写过程。
教师把讲台留给学生,用心倾听,仔细观察,捕捉独特见解。
汇报有序,及时补充本组的不同之处。
五、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1)分层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前三道,第四道题留作机动)
(2)学习对子互动。
(针对刚才出现的错误,请你为学习对子出题并讲解)
2、当堂检测。(课堂达标1、2题,)
3、总结评价。
师:你有哪些收获呢?本节课哪个小组获得了冠军?
4、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拓展题)
一块不规则的铁块,如果只能借助两种工具: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和一把直尺。你能求出这块不规则铁块的体积吗? 关注全体学生,及时评判、评价。
学生积极性高,独立完成习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v=abh
课后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