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四节势能阶段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四节势能阶段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9 17: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四节势能阶段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弹性势能是绝对的
C.当弹力做功时弹性势能一定增加
D.当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时,弹力一定做了正功
2.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系一重物,O点为其平衡位置(即重力和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今用手向下拉重物,第一次把它直接拉到A点,弹力做功为W1,第二次把它拉到B点后再让其回到A点,弹力做功为W2,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这两次弹力做功的关系为(  )
A.
B.
C.
D.
3.小芳同学放学回家,假设他的质量是60kg,走楼梯从一楼到三楼她的重力势能增加量最接近的是(  )
A.600J
B.1500J
C.3000J
D.3600J
4.蓬松的白雪给人以恬静、美丽的感觉,
然而雪崩爆发时,
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沿途的一切,
给人类、给自然界带来灾难。在雪崩过程中,
关于功和能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从高处落下要克服重力做功
B.雪从高处落下重力不做功
C.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D.雪下落过程中动能减少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桌面h1高处的A点自由落到地面上的B点,桌面离地高为h2.选择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
A.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B.在A点时的机械能为
C.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
D.落到B点时的动能为
6.一根弹簧的弹力F-伸长量(位移)x图象如图所示,当弹簧的伸长量块由3.0cm变到6.0cm的过程中
A.弹力所做的功是0.45J,弹性势能减少了0.45J
B.弹力所做的功是0.6J,弹性势能减少了0.6J
C.弹力所做的功是-0.45J,弹性势能增加了0.45J
D.弹力所做的功是-45J,弹性势能增加了45J
7.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8.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物体在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为(  )
A.mgh,减少
B.mgh,增加
C.,增加
D.,减少
9.北京时间2016年2月25日,在巴西进行的2016年跳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邱波获得十米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在邱波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在这一过程中,邱波所受重力做功的情况是(

A.始终做负功
B.始终做正功
C.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D.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速度为v,则(  )
A.由A到B重力做的功等于mgh
B.由A到B重力势能减少mv2
C.由A到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11.图示为儿童蹦极的照片,儿童绑上安全带,在两根弹性绳的牵引下上下运动。在儿童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A.重力对儿童做负功
B.儿童的重力势能减少
C.儿童重力的功率一直减少
D.儿童刚接触蹦床时速度达到最大
12.据报道: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电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如图所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手机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100g的重物举高20cm,若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g取10m/s2)(  )
A.0.04W
B.0.4W
C.4W
D.40W
二、填空题
13.井深8m,井上支架高2m,在支架上用一根长3m的绳子系住一个重100N的物体.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若以井底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
14.如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5.小明体重为70kg,他从一楼匀速跑到五楼用时20s,已知楼层高为3m,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__________(g=10m/s2)
16.在飞机场的停机坪上,一辆牵引车正以1m/s的速度将一架质量为50t的飞机拉向跑道。如果一个质量为50kg的短跑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冲刺,E机___E运动员。以某个水平面为重力的零势能面,A物体的重力势能1J,B物体的重力势能-3J,试比较两物体的重力势能EA____EB。(以上两空填写“>”“<”“=”)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______(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______(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____________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对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某探究小组设计了“探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现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桌面上调至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被静止的小车拉长d,小车释放后沿长木板运动。带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已知小车质量为0.10kg,(不计一切摩擦阻力)请回答:
(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弹簧伸长时有弹性势能,压缩时没有弹性势能
B.弹性限度范围内,同一个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C.将弹簧压缩相同长度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小
D.只有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才具有弹性势能,其他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不具有弹性势能
(2)若实验进行了三组,每次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置不同(即橡皮筋的伸长量d不同),分别打出纸带,选择了三种类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最上面的是直尺),根据纸带数据完成以下表格,其中为小车被橡皮筋拉动的最大速度。
_______;________。
(3)橡皮筋的弹性势能Ep与橡皮筋伸长量d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Ep=________。
19.A、B两位同学看到了这样一个结论:“由理论分析可得,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为(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为验证这一结论,A、B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首先他们都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稳定后测得弹簧伸长量为d;
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竖直的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然后竖直地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利用插销压缩弹簧;拔掉插销时,弹簧对小铁球做功,使小铁球弹起,测得弹簧的压缩量为x时,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放在一光滑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被小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抛出的水平距离为L;
(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用m、d、g表示劲度系数k=_______;
(2)如果成立,那么A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的关系式是:x=_____;B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L的关系式是:x=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发生完全非弹性形变的任何物体各部分之间没有弹性势能,A错误;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是相对参考位置而言的,B错误;
CD.根据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可知,只有弹力做负功时弹性势能才能增加,如果弹力做正功,则弹性势能就会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弹簧弹力做的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为
可知,两次弹簧的形变量相等,则
故选D。
3.D
【详解】
从一楼到三楼,上升的高度约6m,所以从一楼到三楼,小芳的重力势能增加量约为
故选D。
4.C
【详解】
雪从高处落下,重力要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同时动能要增加。
故选C。
5.D
【详解】
AC.选择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选项AC错误;
B.在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在A点的重力势能,大小为,选项B错误;
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解得落到B点时的动能为
选项D正确.
6.C
【详解】
当弹簧的伸长量块由3.0cm变到6.0c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根据平均值法可得弹簧的弹力做功为,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7.C
【详解】
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根据动能定理得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可能还受到其他的力做功,所以对物体做的总功可能是正功,也有可能是负功,也有可能为0,所以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不变。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D
【详解】
因为以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平面,所以对于桌面,地面高度是,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小球在释放点相对桌面高度为,重力势能为,所以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为
即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在邱波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故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故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A.重力做功
W=mgh
与是否受其它力无关,而从A下降到B下降的高度为h,故A正确;
B.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故B错误;
CD.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弹力做的功
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故C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B.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A错误,B正确;
C.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因此重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C错误;
D.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因此儿童刚接触蹦床时速度不是最大,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100J
700J
【详解】
[1]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由题意可知,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下方h1处,其中
则此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2]若以井底面为参考平面,由题意可知,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下方h2处,其中
则此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14.
增大
0
不变
【详解】
[1][2]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负功,为
物体由低处到高处,重力势能增大;
[3][4]当物体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时,物体从水平面出发,又回到这个水平面,所以重力不做功,重力势能不变。
15.420W
【详解】
[1]
一楼到五楼的高度为
小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16.
【详解】
[1]根据动能的公式
飞机的动能
运动员的动能
则有
[2]
因为势能是标量,前面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在参考面以上还是以下,不表示势能的大小,更不表示方向,即
17.不同
相同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或其他能)
【详解】
(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3)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18.B
1.60m/s
0.40m/s
【详解】
(1)[1]A.根据弹簧弹性势能公式可知,弹簧伸长时有弹性势能,压缩时同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
B.根据弹簧弹性势能公式可知,弹性限度范围内,同一个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故B正确;
C.根据弹簧弹性势能公式可知,将弹簧压缩相同长度时,劲度系数大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大,故C错误;
D.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2)[2][3]小车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有
(3)[4]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Ep与vmax平方成正比.由表格看出,vmax与d成正比,则得Ep与d2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k,则有
将d=0.2m,vm=1.60m/s代入,解得

19.弹簧的劲度系数k
【详解】
(1)[1]A、B两位同学做所示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
[2]当小球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可得
(2)[3]A同学所做的乙实验:将弹簧压缩后释放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4]B同学的实验:将弹簧压缩x后释放小球,有
小球离开桌面后,以初速度做平抛运动,则有

可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