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单元《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单元《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3-19 20:3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唱《中国功夫》,感受中国武术雄健的气魄。
通过分析旋律发展方法,学习用恰当的速度、力度表达歌曲的情感。
创编武术动作,体验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风格,并能恰当的演绎。
教学难点:了解浓缩乐句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霍元甲》片段。
思考:在画面中你看到(听到)了什么?(霍元甲、中国功夫、武术、大鼓……)
展示人物图片,认一认:(霍元甲,甄子丹、李小龙)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诗词歌赋;景有秦砖汉瓦;情有风俗礼仪;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武术的世界。
新课教学
完整欣赏歌曲《中国功夫》,并思考:
a.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A-B-A单三部曲式)
B.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来划分乐段)
分乐段学唱歌曲
A段:相信大家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那么它的第一乐段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呢?我们来欣赏第一乐段。(中国武术的雄姿、顶天立地。)
下面我们一起跟钢琴来演唱、感受中国武术的雄姿。
提示演唱情绪要点,再次跟钢琴演唱(反复第二段歌词)
刚刚我们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学习反复记号的用法。)
B段:第一乐段的速度是稍慢的,那么旋律接下来的走向是怎样的呢?是否会有变化呢?(播放音乐)
同学们,与第一乐段相比,这一部分的气势更加强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咬字不能松懈,不能拖。跟钢琴演唱一遍。
我们看到在每一乐句的结尾都有休止符,这个休止符我们可以用“嘿、哈”来代替。(学生跟钢琴演唱一遍),同学们要大声喊出武术的气势。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词,一组演唱我们新加入的语气词,六个同学敲鼓。(放伴奏)
刚刚我们分别学唱了A段和B段的前半部分,有没有同学告诉我这两段的旋律有什么关系?
老师用钢琴弹奏旋律(浓缩重复)
下面我们将这两段连起来演唱一遍。(钢琴伴奏)
歌曲走向高潮,播放音乐,思考:这一段的有何特点?(加入说唱)
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说唱,再次聆听钢琴弹奏节奏型,学生模唱。(大附点)
将歌词带入,演唱的时候,节奏要准确,不拖泥带水才能展示出豪情满怀。
将B段分男女声部,加入鼓。
跟音乐伴奏将第二乐段完整演唱一遍。(第二遍唱第二段歌词)
学习反复记号。
歌曲高潮结束后,又趋于平静。
A段:这一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段落,结尾处将音域提高,结尾处的延长音的处理,跟钢琴演唱一遍。
(介绍反复记号用法,并举一反三)
那位同学可以将歌曲演唱顺序从头到尾理一遍呢?
跟钢琴演唱全曲,巩固歌曲的演唱顺序。
实践体验
既然是中国功夫,那必不可少的就是武术招式了。老师为了将歌曲唱的更加有气势,加入了武术。
(播放A段音乐)老师表演武术。
歌曲加入了武术之后,是不是更加有气势了?
(播放A段音乐)学生模仿学习武术招式。
分成两组,一组演唱(记住用语气词代替休止符),一组武术,请六位同学敲鼓(老师武术表演)
拓展
欣赏关于中国功夫(武术)的视频,请学生回答:你们认为中国功夫传达的精神是什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
中国功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功夫也是代表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气质和精神,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六.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