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单元《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单元《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3-19 20: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 天 来 了》教案
课 型:初中音乐欣赏综合课
教 材:苏少版《音乐》7年级下第5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熟悉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的主题旋律。通过聆听、模仿、演唱、律动等活动,体验、了解重奏及乐器间的相互配合方式。
2.能够感知高胡、古筝、扬琴的音色特点,了解各自不同的演奏方法。
3.能够分辨独奏、重奏、合奏的演奏形式。
4.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体验春天的愉悦欢欣和生机勃勃,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作品主题旋律的学习
2.重奏演奏形式的体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重奏中三件乐器的相互配合。
【教学方法】
体验、模仿、合作
【设计思路】
教学中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重点欣赏《春天来了》的第一部分。通过唱、动、听、看、想等活动,学生在充分体会音乐的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欣赏重奏作品的方法,为后续合奏作品的欣赏做好铺垫。
从原生态的民间歌舞到艺术作品,喜悦、赞美之情贯穿始终,教学步骤也随着层层展开。简单的体态律动,串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使难点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教学过程】
一、教师舞蹈,直接导入
二、学习民歌《采茶灯》
1.教师简介“采茶灯”。
2.学生做“采茶”律动,体验“采茶灯”的表演。
3.学唱民歌《采茶灯》。
三、欣赏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第一部分
1.初步聆听。
2.学唱主题A旋律,用歌声表现欢快、喜悦之情。
3.听辨、了解三件乐器。
(1)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听辨乐器音色。
(2)围绕体验乐器音色的分组学习活动。
4.深入体验《春天来了》主题A
(1)进一步聆听,思考:这段音乐中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乐器分别担当了什么角色,它们之间是如何合作的?
(2)问题引领、体验活动支撑下的分段聆听。
第一次出现:重点体验重奏中主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的合作形式。
第二次出现:重点体会重奏中不同乐器演奏两个相互交织旋律的织体特点。
第三次出现:重点体会重奏中几种合作方式的融合。
5.演奏形式对比、分辨。
三、拓展、对比欣赏《春天来了》其他两个主题
聆听《春天来了》作品中另外两段音乐。体会与主题A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区别。
四、欣赏全曲(经剪辑)
聆听经剪辑后组合的《春天来了》,师生合作运用唱、奏、舞等方式在不同的段落随音乐加入表现活动。
【因原曲作品篇幅较长,老师剪辑了作品中每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按照作品中的出现顺序进行组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对原作结构有初步印象,为课后的自主学习,完整欣赏打下基础。】
五、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