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 《杨柳青》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 《杨柳青》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3-19 20: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杨柳青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让学生能从中感受了解江南民歌委婉动听,清新流畅的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来演唱。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能将江苏民歌的韵味唱出来。
教学重点: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与一字多音处的演唱。
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弹《茉莉花》并播放扬州的图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同在音乐和图片中去寻找答案
念童谣
刚刚我弹奏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图片中的城市也是《茉莉花》的发源地---扬州,扬州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称赞的。让我们通过一段童谣去了解它。
新歌教学
体会歌曲演唱时的情感。
扬州不仅有美食、美景,他们的民歌也很美,这个美从他们说的方言中就有所体现,你们知道扬州人怎么称呼爸爸吗?他们叫嗲嗲,他们把回家讲作回噶。怎么样,扬州人说话是不是非常的温柔、非常嗲。
------我们在演唱《杨柳青》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温柔的、轻柔的)
学习歌曲的旋律
-----让我们用温柔的声音哼唱旋律。
学习衬词
-----扬州人不仅说话的语调美,他们演唱的歌曲中衬词也很美。
学习前八后十六节奏的乐句
学习带附点节奏的乐句
完整练习、处理演唱时换气
师生接口唱衬词部分
处理衬词演唱时的情感
-----这些衬词虽然没有实际意思,但却很好的烘托了歌曲的氛围,咱们在演唱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表现呢?
(弱、轻柔、俏皮)
(6)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4、学习实词
(1)学习一字多音
----扬州有很多美丽的桥,比如:在瘦西湖中的五亭桥、二十四桥等等,在我们学习的歌谱中也藏了许多桥,你们发现了吗?
(连线)
----按节奏练一练
----加入节奏唱一唱
(3)处理演唱时的情感
----衬词在演唱时轻巧一点
(4)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5、律动
-----这首歌是扬州人民在劳动时候哼唱的,民歌也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并广泛流传开的,那么,请你想一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看一下拍号。
(2/4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
律动时注意要有所体现,加入锄地、播种、施肥、收割的动作律动)
拓展
----同学们干的真起劲,下面我们用歌声来表达这份干劲,在演唱时我们喊几句劳动号子为自己鼓励。
小结同学们唱的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欣赏了扬州这座城市的美景,愿我们的民族音乐像茉莉花一样越开越美,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自去扬州走一走,看一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