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倍的认识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倍的认识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07: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2页。
学情分析:
1.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少,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要理解“倍”是较困难的。
2.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学生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通过这些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和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联系起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设想: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实质上是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种关系,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即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因此,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以什么样的方式比较?比较什么?这个问题实质承载了帮助学生对“倍”形成认知的重任。显然,对于“倍”的概念的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则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应用让学生不断强化1份和几份的概念,树立比较的意识,沟通“倍”与乘法的联系,通过部分与整体相比较,静态与动态相比较,直观与抽象相比较等方式,不断变化比较的方式和条件,让学生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感受变与不变规律的实质,感受“倍”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周末,老师去植物园看菊花展,那里的菊花颜色五彩缤纷可漂亮了,今天我带来了最喜欢的花与大家分享!(教师贴花)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红花和黄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多几朵,少几朵……)
3.小结:其实,红花和黄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多与少这样的关系外,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两个数之间的相差与相加关系切入,然后进一步关注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即倍数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倍”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找准落脚点,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红花2朵,黄花6朵)
(1)如果我们把红花2朵圈一圈,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3份)
(2)师:可以说红花是1个2朵,黄花就是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3)学生尝试说一说。
2.在交流中充实对“倍”的认识。(红花2朵,蓝花10朵)
(1)圈一圈——独立完成
学生在作业纸上尝试圈一圈,找一找蓝花和红花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说一说——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自己的做法。
(3)讲一讲——展示汇报
学生摆图——圈一圈——讲一讲
(4)想一想——发现规律
你有什么发现?
(红花有2朵,蓝花有几个2朵,就是红花的几倍)
【设计意图:“倍”的概念的建立初期,离不开巩固。让借助学生环节中的初步认知,在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画一画、想一想”外显行为,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当然,为深刻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变式思维训练的强刺激作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基本练习
(1)
(2)
(3)
2.提高练习

3.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练习,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思考,教学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不断加深认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走进生活,感受文化
资料:中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日本国土面积的26倍,韩国的96倍,泰国的18倍,英国的39倍,法国的17倍,德国的27倍。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倍”有什么认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活动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 注重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体验了“倍”的建立过程,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巧妙突破难点。通过课件演示和圈画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3. 慎重处理课尾。课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而此时我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探究开放性的题目和生活中的“倍”,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得不够深入,对新教材解读挖掘得不够透彻,对课堂教学驾驭得不够娴熟,同时也出现了以下几点不足,请专家老师提出批评指正。
1.练习的梯度、广度不够。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所出的练习题不够全面,层次不够分明,从而误导学生形成了某种定式思维。
2.过分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能说出答案,但是我总认为说得不够到位,过分的强调答案使得学生显得不够自信,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
3.语调成“一”字型。一堂课下来语气总是比较平淡,没有做到语气平仄有序,抑扬顿挫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生活情境和活动操作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理解“倍”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