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鲁教五四版八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
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201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做软水
C.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D.油脂在水中乳化后形溶液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空气
C.食醋
D.生铁
5.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H2+O2
2H2O
B.2HgO
2Hg+O2↑
C.CuO+CO
Cu+CO2
D.Mg+2HCl=MgCl2+H2↑
6.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种类改变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的容器内的冷却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之间的间隔:②>①
B.①→②可表示为干冷玻璃片检验水的过程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③
D.状态①中的水分子因高温已分解
8.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及时清理,会发生腐败,散发难闻气味.人们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过滤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结晶
B.
检查气密性
C.滴瓶滴管用后不洗涤
D.
塞紧橡皮塞
11.美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在研究地下水时发现,处于地下深处两个矿物层中的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呈仅几个分子厚度的水膜,黏度也大为增加,下列关于“果冻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果冻水不属于氧化物
B.果冻水中水分子不运动
C.果冻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D.果冻水与普通水物理性质相同
12.美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在研究地下水时发现,处于地下深处两个矿物层中的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态的胶状体,呈仅几个分子厚度的水膜,黏度也大为增加.下列关于“果冻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果冻水不属于氧化物
B.果冻水中水分子不运动
C.果冻水与普通水物理性质相同
D.果冻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13.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升温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在4℃时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C.水可以用作温度计中的填充液
D.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4.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活性炭的吸附性很强,可以吸附水中所有的物质
15.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方法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
A.加肥皂水
B.过滤
C.加澄清石灰水
D.加紫色石蕊溶液
17.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在循环过程中的水的物理性质不变
18.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主要区别是( )
A.状态不同
B.分子数量不同
C.分子种类不同
D.分子的大小不同
19.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长期饮用纯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C.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人长期在富氧环境中,可以延年益寿
20.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铝+氧气→氧化铝
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氯化镁
镁+氯气
21.通电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
A.8:1
B.1:8
C.1:2
D.2:1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2.某同学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①
(2)该实验的操作名称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
。
23.观察甲、乙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甲、乙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2)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
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设计并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E.反思与评价F.表达与交流
(3)要验证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现象是
说明a气体具有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是
。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mL.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
(4)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这一反应是将
能转化成
能。
(5)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因为燃烧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
。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4.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得到的蒸馏水在
中。
(3)仔细观察
b
仪器,它起到冷凝的作用。冷水进入到
b
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行不行?
(填“行”或“不行”)。其原因是:
。
(4)水在圆底烧瓶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
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5)在
a
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
(6)先收集到的
2﹣3mL
蒸馏水要弃去的原因是什么?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5.南昌因水源美丽,打造“中国水都”是南昌人的梦想.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序号);
(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
运动引起的;
(4)节约保护水资源是南昌实现“水都梦”的关键,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A;
2.B;
3.C;
4.A;
5.A;
6.B;
7.B;
8.A;
9.C;
10.D;
11.C;
12.D;
13.A;
14.D;
15.B;
16.A;
17.D;
18.C;
19.A;
20.C;
21.D;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2.烧杯;过滤;引流;
23.A中水分子没有改变,B中水分子改变;负;B;C;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化学性质;可燃性;2.5;B;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电;化学;检验纯度;氢气+氧气水;
24.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不行;为增强冷凝效果,应从下端管口流入;冷凝管;防止爆沸;防止导气管内有杂质,使蒸馏水不纯;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5.2H2+O22H2O;D;水分子;用洗菜水冲厕;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