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0 19: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满江红(小住京华)》
考点详解
【原文再现】
【文题解读】
【作家作品】
【背景信息】
【诗歌大意】
【诗歌解读】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考点二:名句积累
考点三:重要词语
考点四:文本品析
【中考传真】
【模拟演练】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原文再现】
【文题解读】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烟波玉”“伤春曲”等。
【作家作品】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经史诗文,善骑射,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代表作有《秋瑾诗词》《秋瑾集》等。
【背景信息】
秋瑾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钧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年春,王廷钧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殊未屑!
我在京城小住一段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很不屑啊!
【诗歌大意】
满江红
秋瑾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激动。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人世中,哪里才能觅得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内容: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菊花盛开,天空明净。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词人的心却是沉甸甸的。“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词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冲破束缚,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
内容:第一句化用《史记·项羽本记》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暗示国家危机。(既暗指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也暗示了词人被困家庭而失去自由的境况。)第二句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看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表达了思念浙江故乡之情。
【诗歌解读】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殊未屑!
情感: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生活,但对这样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不甘心做女子。
情感: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文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情感、典故:世间凡夫俗子,谁能知晓自己的理想抱负?英雄人物在失意潦倒、前途黯淡之际要经受诸多折磨。世界这么大,可哪里能寻觅到相知相悉的知音呢?“青衫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指眼泪打湿了衣服,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结构图解】
上片:初离家时的矛盾心情
下片:虽有凌云之志,但
知音难觅的伤感
满江红
冲破牢笼投身革命
【主旨点睛】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词人对无聊的贵妇人生活的厌倦和对冲破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了词人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写作特色】
(1)运用典故,表明心志。
善用典故抒写心绪。词中有直接化用,也有反说其语,表达了词人的彷徨苦闷之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暗示国家危机。
③“不因人热”,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此处词人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之义。
④“青衫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潜然泪下的苦闷之情。
(2)情真意切,刚健质朴。
这首词通过层层表述,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考点一:文学常识
《满江红》的作者________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号竞雄,别署“_________”。“满江红”是_______名。
秋瑾
鉴湖女侠
词牌
考点二:名句积累
(1)最能表现词人对家事国事的感慨和失望的词句是: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化用陶渊明《饮酒》和李清照《醉花阴》的词句是:
为篱下黄花开遍。
(3)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词句是: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4)借写明快秋景来衬托词人的心情的词句是: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5)秋瑾在《满江红》中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词句是: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6)写暂住北京时菊花盛开,秋色明净的词句是: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7)表达词人对贵妇生活厌恶的词句是: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小住京华(
)
(2)黄花开遍(
)
(3)秋容如拭(
)
(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
(
)
(5)殊未屑(
)
(6)男儿列(
)
(7)算平生肝胆(
)
暂住
菊花

考点三:重要词语

借指女子
很,甚
属类,范围
指真诚的心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两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这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中秋节、北京城。“中秋节”为下文思考作铺垫。
考点四:文本品析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这两个句子融为一体,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居客栈、青春蹉跎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化用汉军破楚的典故。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冲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蛾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写出了作者自己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5.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殊未屑”表明了词人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而是极为蔑视。写出了作者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6.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冲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以及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7.自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示例一: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词人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滴尽致。
示例二:词人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列”与“烈”两字音同义不同的对比,表达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塑造了一位革命意志无比坚定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8.“英雄末路当磨折”中“磨折”具体指什么?请结合词作背景和内容说一说。
“磨折”所指,包含较复杂的内容,既有对国事的忧虑,也有对富贵平庸生活的厌恶,更有对丈夫不能理解自己所思所想的失望。
9.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示例一: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或:引用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的慨叹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0.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词作加以分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词人“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修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更是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11.下片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写出了自己虽有凌云壮志,可惜莽莽红尘知音难觅的伤心失望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12.简要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上片:主要写作者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或:写明丽秋色,并表现作者的矛盾心理。)
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之志,但知音难觅的伤感。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知音难觅的伤感。
14.词中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稍作分析。
①“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达了词人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激情;
②“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表达了中秋佳节,词人独自一人,倍感孤独,思念家乡;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写出悲伤气氛;
④“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对家事国事的感慨和失望;
⑤“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却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2019年达州市)诗歌鉴赏(共5分)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中考传真】
13.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青衫湿”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寄寓颇深(关键词:化用,1分)。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1分),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1分)。
14.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B
(2019年安顺市)
阅读《满江红》,完成9-11题。(7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这首词的作者是
。(1分)
秋瑾
1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3分)
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仅翻译句子给1分。有合理想象,语言生动,给3分)
11.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
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1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2分)
示例二: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2分)
一、阅读《满江红》,完成各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模拟演练】
1.下列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C
【解析】“满江红”是词牌名。
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
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心情。
3.这首词中用了几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三个。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居客栈、青春蹉跎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暗示国家危机。
③“青衫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潜然泪下的苦闷之情(或极言词人苦无知音的伤感)。
二、阅读《满江红》,完成各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写京城的气候特点。前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既有冲破家庭牢笼的兴奋,也有寓居客栈的愁苦。
B.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写国家和个人的处境。前句化用“四面楚歌”这个典故,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后句表达对在浙江时那段贵妇人生活的留恋。
C.
下阕前四句,运用“身”与“心”、“列”与“烈”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表达了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突显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D.
全词以抒情为主,在抒发悲情的同时,显露出刚烈女性特有的英雄气质。上阕和下阕之间,语意贯通,而下阕表现出来的情感愈加悲愤和壮烈。
【解析】“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的是词人对贵妇人生活的厌恶和不屑。B项中“后句表达对在浙江时那段贵妇人生活的留恋”赏析有误。
B
2.“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用典。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3.
试联系词作内容对这首词的下片加以分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词人“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修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更是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