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 A
高三语文试题
2012.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
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I卷必须用黑色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
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Ⅰ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刊载/千载难逢 炮制/炮烙之刑 冠军/衣冠不整
B.台甫/惊魂甫定 甲壳/金蝉脱壳 饮马/饮水思源
C.作坊/大有作为 供奉/供不应求 扛枪/力能扛鼎
D.当然/长歌当哭 蒙古/蒙冤受屈 纤细/纤毫毕现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暮蔼 打圆场 堂而皇之 烦躁不安
B.凋蔽 挑字眼 湮没无闻 鳞次栉比
C.玷辱 明信片 既往不咎 煞废苦心
D.枢纽 唱双簧 事必躬亲 唇枪舌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前段时间我们曾经 过莱芜女孩谭文娟得了重型再生型贫血急等着配型的消息,今天
我们记者了解到,有人要和谭文娟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配型。
②冬日的雪野湖畔,碧空如洗,白云 多姿,阳光穿过云层把雪野湖装扮得异常美丽。
③自泰安大队民警江英喜奋勇抢救落水群众的英雄事迹竞相 开来,泰安大队连续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锦旗和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A.报道 变幻 传颂 B.报到 变幻 传诵
C.报道 变换 传颂 D.报到 变换 传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90年风雨历程,记录下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轨迹;90年的发展画卷,
描绘出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遒劲笔触。
B.整个碑文笔势雄健,力透纸背,无论在笔法、墨法方面,还是在字体的结构布局上,都
有相当精深的功力。
C.由于美国财政一直以来毫不节制地寅吃卯粮,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规模5月16日突破了国会规定的14.3万亿美元上限。
D.有一种感情叫情比金坚,有一种思念叫分分秒秒,有一一种关怀叫无所不至,新年将至,希望你收到我的短信,可以感受一份温暖与祝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北京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3+10+3实习模式",即三周教育见习+周驻校+
三周总结与反思。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免费师范生通过实践丰富了教育教学实践和能力。
B.北京时间2011年7月31日,中国选手孙杨在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
赛中一箭双雕:他在夺取金牌的同时,打破了澳大利亚人保持了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C.金银花,为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由于它抗菌消炎、抗病毒功效甚佳,成
为"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治处方。
D.世界谷物价格大涨,全球飙升的粮食价格导致海地、喀麦隆、埃及、莫桑比克等国家先后
发生暴乱、罢工或骚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一8题。
一住经常飞来飞去的网络公司老总去过许多欧美国家,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各地五光十色的生活,而是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无论是在火车、飞机上,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常常可以看到乘客们手不释卷、孜孜阅读。而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更多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和睡觉。
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童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这种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2006年,中宣部等11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新闻出版总署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
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阅读已不仅仅关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因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欠缺将极大地损害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当代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的源头大多不在中国,我们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要营造书香社会,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我们的教育实在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中,保证中小学生睡眠都显得有些奢侈。对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而言,读书就是读课本,读书就是为了谋个好职业,与此无关的书籍被斥为“闲书”而遭禁看,致使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位朋友常到北京的大学去开招聘会,"你最近看过哪些书 有何心得 "是必问的题。
但令她吃惊的是,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们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遑论心得。有学者指出,大学生不爱读书,很大程度上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3%的犹
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研究发现,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读书是甜蜜的。
要营造书香社会,就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和价值取向,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阅读、
热爱图书。只有当阅读不再成为晋身之阶、求财之路,只有当阅读成为像吃饭、穿衣一样的生存需要时,书香社会才会如约而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我国阅读现状的叙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人们经常看到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或睡觉,手不释卷、孜孜阅读的现象则不像在许多欧洲国家那样常见。
B.从20世纪90年来以来,我国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C.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把读书与读课本等同起来,他们对课外书籍根本不感兴趣,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
D.北京的招聘会上,不少参加招聘的大学生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他们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这说明有识之士对我国的阅读现状很担忧,希望通过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来改变这一状况。
B.新闻出版总署曾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其目的也是营造书
香社会。
C.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这表明总理也很关心国人的阅读情况。
D.有学者指出,现在的大学生不爱读书,都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还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
相关。
B.当代世界,中国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方面往往处在发达国
家之后,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
C.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处在应试教育氛围中,这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酷爱读书的民族,爱读书的风气源于犹
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韦机传
韦机,雍州万年人。祖元礼,隋浙州刺史。父恪,洛州别驾。机,贞观中为左千牛胄曹,
充使往西突厥,册立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反叛,路绝,三年不得归。机裂裳录所经诸国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及还,太宗问蕃中事,机因奏所撰书。太宗大悦,摧拜朝散大夫,累迁至废申监。
显庆中为檀州刺史。边州素无学校,机敦劝生徒,创立孔子庙,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
皆方之赞述。会契苾何力东讨高丽,军众至檀州,而滦河泛涨,师不能进,供其资粮,数日不乏。何力全师还,以其事稳。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兼知东都营田,甚见委遇。有宦者于苑中犯法,机杖而后奏。高宗磋赏,赐绢数十疋,谓曰:"更有犯者,卿即鞭之,不烦奏也。"
上元中,迂司农卿,检校园苑。造上阳宫,并移中桥从立德坊曲徒于长夏门街,时人称其省功便事。有道士朱钦遂为天后所使,驰传至都,所为横恣。机囚之,因密奏日:"道士假称中宫驱使,依骑形势,巨恐亏损黄明,为祸患之渐。"高宗特发中使慰谕机,而钦遂配流边州,天后由是不悦。仪凤中,机坐家人犯盗,为宪司所劾,免官。永淳中,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召机,令白衣检校园苑。将复本官,为天后所挤而止,俄令检校司农少卿事,会卒。子余庆。
余庆官至右骁卫兵曹,早卒。余庆子岳。
岳亦以吏干著名,则天时,累转汝州司马。会则天幸长安,召拜尚舍奉御,从架还京,因召见。则天谓曰:"卿是韦机之孙,勤干固有家风也。卿之家事,朕悉知之。"因问家人名,
赏慰良久。寻拜太原尹。岳素不习武,固辞边任。由是忤旨,左迁宋州长史,历海、虢二州刺史,所在皆著成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敦劝生徒 敦:敦促
B.驰传至都 传:驿站的车马
C.机坐家人犯盗 坐:席地而坐
D.由是忤旨 忤:违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机因奏所撰书 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
B.机杖而后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高宗以为能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D.朕悉知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直接表明韦机勤勉能干的一组是
①机裂裳录所经诸国风俗物产②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③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④有宦者于苑中犯法,机杖而后奏⑤仪凤中,机坐家人犯盗⑥岳亦以吏干著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和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滞留蕃地期间,韦机扯裂衣裳记录所经各国的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返回后献给
了太宗皇帝。
B.边州没有学校,韦机劝勉学生创立孔子庙,画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古时贤达人物的肖像,
并给每幅画像写赞记。
C.有宦官在苑中犯法,韦机杖罚之后将情况上奏,得到高宗的赞赏,但却得罪了天后,最终
被罢免了官职。
D.韦机的孙子叫韦岳,由于不熟悉武事,坚持推辞了边地的任职,由此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被贬了官。
第II卷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力全师还,以其事闻。(3分)
(2)道士假称中宫驱使,依倚形势,臣恐亏损皇明,为祸患之渐。(4分)
(3)岳亦以吏干著名,则天时,累转汝州司马。(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皮美人˙寄公度①
笑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①此词作于作者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②《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
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春。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词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独学而无友, 。(《论语·学记》)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向之所欣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4)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出两个与划线句子句式相同、语义连贯的句子。(4分)
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我们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把握人生前进的方向,才能顺利地穿越迷雾,抵达人生的彼岸。苏轼找到了,他虽困窘却旷达超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17.从下列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将下列三个短句变为一个长句,为边境线 "防越报警系统"
下定义。(4分)
①防越报警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
②这个系统集边防警情应急预案处理和边境线报警与营区自卫于一体。
③这个系统是我国第一套实际应用光纤振动的报警系统,主要有防越报警、视频监控、越境
警示、指挥控制4个子系统组成。
答: 。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
最近我浏览你校网站,得知你们招聘语文教师,我决定应聘。我是XX师大中文系2001
届本科毕业生,本人才华横溢,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现邮去我的相关资料,如有需求,请随时与我联系。
答: 。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桥畔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
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迈动脚步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了解桥头周围的情况,模清敌人的动向。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我又回到了桥畔。这时,桥上的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寥寥无几;而这个老人还是坐在那里。
"你是哪里来的 "我上去问他。
"从桑.卡洛斯来的。"他说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桑.卡洛斯是他的家乡,所以一提到家乡的名字,他感到快慰,露出了笑容。
"我一直在照管家畜
"他解释着。
"喔。"我对他这句话似懂非懂。
"是呀,"他继续说,"你要知道,我在那里一直照管家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桑·卡洛斯的呢,"
他看上去既不像放牧的,也不像管理家畜的。我看了看他那满是尘土的黑衣服,看了看他那满面泥灰的脸颊,和他那副钢边眼镜,问道:
"是些什么家畜呢 "
"好几种,"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不和它们分开的。"
我注视着这座浮桥和这块看上去像是非洲土地的埃布罗三角洲,心里揣摩着还有多久敌人会出现在眼前,也一直留神地听着是否有不测事件发生的联络信号声。而这个老头仍然坐在那里。
"是些什么家畜呢 "我又问他。
"共有三头家畜,"他解释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一定要同它们分开吗 "
"是呀,因为炮火呀!队长通知我离开,因为炮火呀!"
"你没有家吗 "我问的时候,举眼望着浮桥的尽头,现在只有最后几辆车子正沿着河岸
的下坡,疾驰而去。
"我没有家,"他回答说,"我只有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家畜。当然,那只猫没有问题,它会照管自己的,可是,"其他的牲畜怎么办呢 "
"你的政见怎样 "我问他。
"我毫无政见,"他说,"我今年76岁,刚才走了12公里,现在已经寸步难行了呀。"
"这里可不是歇脚的好地方,"我说,"要是你还能走的话,你就到去托尔萨的叉路口公路上,那里还有卡车。"
"我等会再去。那些卡车往哪里去呀 "
"朝巴塞罗那方向去的。"我告诉他。
"那个方向我没有熟人,"他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他面容樵碎,目光呆滞地望了望我,似乎要谁分担他内心的焦虑似的。然后说: "那只猫
没有问题,,我心中有数,不必为它担心。但另外的几只,你说它们该怎么办呢 "
"嘎,它们可能会安然脱险的。"
"你这样想吗 "
"当然罗,"我说时,又举目眺望远处的河岸,现在连车影也没有了。
"我是因为炮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它们,在炮火中怎么办呢 "
"你有没有打开鸽子笼 "我问。
"打开了。"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对,对,它们会飞的。……但另外的牲畜呢 唉,最好还是不去想它们吧。"他说。
"要是你已经歇得差不多了的话,应该走了。"我劝着他,"站起来,走走试试吧!"
"谢谢,"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但身子一个摇晃,朝后一仰,又跌倒在尘土中了。
"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时,他说话的声音单调、刻板,也不是在对我说,"我一直就是照管家畜的。"
此时此刻,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那是复活节后的星期天,法西斯军队正朝埃布罗推进。阴霾的天空中,云幕低垂,一片灰暗,连敌人的飞机也无法上天。
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
19.分析小说中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20.联系文中三处划线句子,分析 "老头坐在那里"的原因。(4分)
21.小说通过"我"这个侦察兵与桥畔老人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请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4
分)
22.小说主要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却从 "桥"切人,以一个"老人"为刻画对象,请结
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把手"也叫"拉手",是指器物上供手执握之处,通过它可以握住、操纵或移动物体。
常见的如抽屉或门的把手。其实,生活中掌控任何一种东西都需要一个恰当的"把手"。
联系现实生活,展开想象,请以"把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
字。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2.1
一.(15分)
1.C 2.D 3.A 4.D 5.B
二.(9分)
6.C 7.D 8.D
三.(12分)
9.C 10.A ll.A l2.C
四.(24分)
13.(1)契必何力金军返回,把这件事情话上报朝廷,(3分)
(2)道士假称皇后差遣,依仗权势,臣担心有损皇上清明的名誉,成为祸患的开始。(4分)
(3)万韦也圈有治理才能而著名,武则天时,多次转任汝州司马。(3分)
14.(1)词的上阕描写了凋零殆尽的椅花、昏暗迷蒙的天空湖水和劳燕分飞的双燕,给人一
种孤寂凄清的感觉。(2分);面对孤寂凄寒的景象,作者独自一人,孤单寂寞,充分表达了
词人被撒职后的孤寂稠帐之感(2分)。
(2)这两句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从对方着笔。想象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2
分)同时,这两句还运用典故,借甩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哗的故事,寄予了主人公相朋友之间真挚深切的感情(2分)。
15.(6分)
(1)则孤陋而寡阀 沉舟侧衅千帆过
(2)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只是当时已偶然
(3)则郑明而行无过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形影相吊 幽咽泉流冰下难
五.12分)
16.(4)陶渊碉找到了,他虽穷圈却远离官场,"守拙归园出";王勃找到了,他虽愤郁却不甘沉沦,"不坠青云之志"。
17.防越报警系统是我国自主碉制成功的集边防警情应急预案处理和边境线报警与营区自卫
于一体的主要由防越报警、视频监控、越境蟹示、指挥控制4个子系统组成的我国第一套实
际应周光纤振动的报警系统。(4分)
18.(1)将 "你校"改为 "贵校";(2)将 "才华横溢"改为 "学习优异";(3)将"邮去"改为"奉上";(4)将 "需求"改为"意象。,(4分)
六.(18分)
19.老人朴实憨厚善良,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夺,作为饲养员,他充满爱心;作为普通人,他
沃着淡定;饱受战争迫害,但仙不畏惧,不恐惧。老人身上闪耀着普通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共4分)
20.①划线句子写出了老人饱受故争摧残后的筋疲力尽、体力不支、疲惫不堪的身体状况;
写拙老人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邢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每条2分,共4分。)
21.对话客观冷静,简约而又蕴含丰富的信息,惟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老人的内心
世界、反映人物的个性心理,揭示了故争的罪恶。(侮点2分,共4分)
22.①这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用微小的场面攘示战争的宏大;②桥是连接战争和家圈的桥,
老人在故争里已经无路可走,那桥是他的命运之桥。因为桥连接着他的过去和现在、战争与和平。③桥边的羞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门,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衅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共6分)
七.(60分)
23.参照2011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①内容30分 30~24分 20~16分 15~10分 9~0分
②表达25分 25~20分 19~15分 14~10分 9~0分
③文面5分 5分 4分 3 2~0分
建议:
1、基准分定在45分,一类卷60-53分;二类卷52-45分;三类卷44-36分;四类卷35分以下
2、要敢于打高分,所阅试卷要有一顶比例的满分卷。
3、要拉开试卷的得分比例,不能只打保险分。
参考译文:
韦机是雍州万年人。祖父韦元礼,隋朝曾任浙州刺史。父亲韦恪,曾任洛州别驾。韦机,
贞观年阅任左千牛胃曹,充当使斋前往西突暗厥。册立同俄立为可汗。恰逢石国反叛,道路不通,三年不能返回。韦机扯裂衣裳记录他所经过的各国的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等到返回后,太宗询问蕃事情,韦机就献上所撰写的书。太宗很开心,提拔他为朝中散大夫,多次升迁至殿中监,
书机在显庆年间任檀州刺史,边远的州县一向没有学校,书机督促劝勉门徒,创立孔子庙,画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古时贤达人物的肖像,并给每幅画像写赞记。正值契必何力东讨高丽,军队到达檀州,而滦河泛涨,军队不能前进,韦机供给他们财物和粮食,使他们很多天都不缺少(军队的吃穿用度)。契必何力全军返回,把这件事情话上报朝廷。高宗认为韦机很有才能,破格受任(韦机为)司农少卿,兼管东都营田事务,很受信任。有宦官在苑中犯法,书机杖罚之后上奏。高宗赞赏,赏赐绢数十匹,对他说:"再有犯法的,你就鞭打他,不必烦劳上奏。
上元年间,书机升任司农卿,管理园囿,建造上阳宫,并且将洛水上的中桥从立德坊偏僻处迁到长夏门街,当时人们称赞这是既省功夫又方便的事。有个道士朱钦遂是天后所用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到东都,所作所为横暴放纵。书机囚禁了他,于是就秘密奏报说:"道士假称皇后差遣,依仗权势,臣担心有攒皇上清明的名誉,成为祸患的开始。”高宗特派宦官好言慰问韦机,将朱钦遂流放到边州,天后因此很不高兴。仪凤年间,韦机因家人犯偷窃罪而受到牵连,被宪司弹颏,罢免了他的官职,永淳年间,高宗前往东都,当芳桂官驿,召见韦机,命令他以平民身份管理园囿。皇上想要恢复他的官职,被天后排挤而作罢,不久命令他处理司农少卿的事务,韦机却在这时候去世了,韦机有个儿子叫韦馀庆。
韦馀庆官至右骆卫兵曹,很早去世了,韦馀庆的儿子叫韦岳。
韦岳也圈有治理才能而著名,武则天时,多次转任汝州司马。正值武则天到长安。朝廷召见他做尚舍奉御,随从皇上返回西京,因而福觅。武则天对他说:"你是韦机的孙子,勤勉能于确有家风。你的家事,朕全知道。于是询问家人的名字,赞赏慰问了好长时间。不久委任韦岳为太原尹。韦岳从来不熟悉武事,坚持推辞边地的任职,由此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贬任宋州长史,历任海州、虢州刺史,所到之处都扬显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