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小数的性质》
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执教者:
一、教材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元75、76页的例1、例2和练习十五第1至3题。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三、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2、教学难点: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四、教学设想和媒体环境构思
(一)教与学策略
《小数的性质》是一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的典型范例。为此,我选择本课,并把它置身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的教学构想是:运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示0.1=0.10=0.100,通过观察、操作、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自主获得相关知识。策略是:以观察为主线,概括特征为突破口,操作、验证为认知基础,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与审美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与学方法
1、教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2、学法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媒体作用:
1、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2、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再现情景,引导观察与分析,总结方法;3、凭借媒体交互性功能设疑思辨,探索研究课题,评价与寻找解决方案;4、展示生活现象,启示和引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程
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支撑与理念
(一)激趣导入发现新课
1、激趣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2、引导发现:三个徒弟为什么发生了争执,孙悟空说的对吗?3、评价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演示课题)
1、听故事、谈感受2、学生观察欣赏,谈谈发现了什么?3、倾听评价,明确课题。
老师讲述。
(二)观察学习明晰概念
1、课件演示:回顾过去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人民币之间的换算。2、小组汇报: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转换成统一以米为单位。3、观察变化:得出结论;0.1=0.10=0.100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得出结论4、归纳概念: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演示小结给出概念,集体朗读一遍)5、迁移训练: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两个课堂练习,看谁能上来展示(演示课堂练习)
1、回顾以前所学过的长度以及人民币知识。2、学生自主回答。3、学生观察、讨论、小组汇报。4、自主表述,小结概念。5、完成练习,上台展示,共同评价。
1、略。3、演示单位转化过程、以及观察顺序。。4、出示小数的性质。5、演示课堂练习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支撑与理念
(三)迁移训练
拓展延伸
1、引发迁移:判断哪些是小数末尾的0,哪些不是末尾的2、趣谈收获:今天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大家交流一下再向大家说说。3、课堂延伸:按要求说出一个数4、组织下课。
1、观察问题图片,准备抢答。2、自由谈收获(两人间、小组内、课堂汇报等),并向课堂汇报。3、拓展练习。4、准备下课。
1、演示问题图片。2、归纳演示3、演示课后拓展练习题。4、结束新课。
六、学习评价反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
①课堂提问√
②学生表现力√
③学生建议
④学生自主测试
⑤合作完成√
⑥其他√
评价内容:①学生的观察能力;②学生的分析能力;③学生的合作水平;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
根据课堂随机板书(略)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故事导入
引入新课
复习旧知
观察图片
汇报发现
尝试体验
归纳概念
迁移训练
引导质疑
提出问题
巩固概念
交流互动
组织探究
课堂汇报
归纳评价
自主练习小结收获
拓展延伸 创新生活
结束
讨论结果
交流汇报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