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等式》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等式,能够理解等式的意义。
2.知道等量,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写出等式。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等量和等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孩子们,见过挑担子吗?
生:见过。
师:的确,挑担子的场景咱们在生活中经常都会看到,卖菜的老爷爷会挑着担子,卖水果的阿姨会挑着担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也挑着担子呢。可是,何老师前几天,看到了一个关于挑担子的“怪”现象,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这样的,我在大转盘那边看见一个阿姨挑着一个担子朝着车站那边走去,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把电风扇,另一个篮子里面却装着一些石头。何老师就想阿,这石头这么重,她干嘛要挑石头呢?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1:可能这些石头拿来有用吧!
生2:这样两边的菜篮子才一样重,才能保持平衡,挑着才好走路。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阿姨也是这样跟何老师解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像挑担子一样左右两边相等的数学现象。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师:请看大屏幕。星期天,云岭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科技馆,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云岭小学五年级一共55名同学要去参观科技馆,中巴车上有17人,大巴车上有38人。
师:你看得真仔细。现在准备出发,出发前需要干什么?
生:数数看人到齐了没有?
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生:能。
师:真好,那请把你们的想法在你们的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记录下来。最后再进行全班汇报。
师:交流完毕的同学,请你们用坐姿告诉老师。
生1:我们用中巴车上的人数加上大巴车上的人数,和总人数作比较。刚好是55人。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生:17+38=55
师:说得非常好,掌声送给他们小组。
生2:我们用总人数减去中巴车上的人数,刚好是大巴车上的人数,可以列式为55-17=38。
师:他们小组找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真不错!
生3:我们组用总人数减去大巴车上的人数,刚好是中巴车上的人数。可以列式为55-38=17。
师:不错,孩子们!想到这几种方法的小组举手老师看看。
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观察这几个式子。在第一个式子中,55表示的是什么?17+38这个式子又表示的什么?
生:55表示去参观科技馆的总人数,17+38也表示去参观科技馆的总人数。
师:第二个式子中,17表示的是什么?55-38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
生:17表示中巴车上的人数,55-38也表示中巴车上的人数。
师:最后一个式子中,38表示什么?55-19这个式子又表示什么?
生:38表示大巴车上的人数,55-19页表示大巴车上的人数。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直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式子间接地表示出来。在数学上,我们把表示同一个意思,但在形式上不同或者大小相等的量叫做等量。用等号把这两个等量连接起来,表示她们的相等关系,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等式。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谁发现了?
生:都是用等号连接。
师:你们发现了吗?
师:真不错孩子们。但我们不但要会认等式,还要会写等式。咱们就来试一试。请看大屏幕,双鹤小学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捐书1600本,其中高年级捐书900本,低年级捐书700本。你能找到哪些等量关系,写出哪些等式?
生1:捐书总本数=高年级捐的+低年级捐的。可以列式为1600=900+700
生2:捐书总本数-高年级捐的=低年级捐的。可以列式为1600-900=700
生3:捐书总本数-低年级捐的=高年级捐的。可以列式为1600-700=900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了等式。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什么是等式?
师:你们都很有想法,善于总结。现在老师把这几位同学的话再总结再精简一下。也就是像这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就叫做等式。
三、巩固练习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也能非常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有信心吗?
生:有!
1.在等式下面画横线。
2.看图写等式。
3.比一比,谁写的等式多。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获得了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师:看到你们有收获,老师真高兴。那这节课就到此结束,下课!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