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理解起来缺乏具体认识,只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才能建立起这些概念,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两个数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好简单的语言叙述,有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对学习本节知识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四色课前活动:
比身高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数学开始前,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吧!
下面我们来和同桌比高矮,说说你比同桌怎样?同桌比你怎样?生答。
如果,老师和你比,结果怎样?
过渡:比高矮,两个人比较近的可以说高一些、矮一些,两个人差得远 可以说高得多,矮得多。比高矮,小朋友们都会,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2、四色探究活动一
(1)呈现问题情境。
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狗、小猫)
(2)尝试猜数。
师:这是小狗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
提问:小猫做了几个呢?让我们来猜一猜
提示:可以先和小狗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
师:小猴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
(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狗做的多。同样都比小狗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猫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猴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小猫只比小狗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猴比小狗的多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狗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狗做的多得多”。
板书: 小猫比小狗做的多一些。
小猴比小狗做的多得多。
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狗做的10个进行比较,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通过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多得多”的含义。]
(4)体会“少一些、少得多”。
谈话: 我们知道小猫做的比小狗做的多一些,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板书:小猫比小猴做的少一些。小狗比小猴做的少得多。
和同桌互相用这样的说法,来比一比小动物做的纸花的朵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一些”和“少得多”的含义,自然顺畅。]
3、四色探究活动二:比较选择。
师:趁小狗和小猴说话,小猫加快了自己制作的速度。最后数了数小狗做了34个,小猫做了38个,小狗做了10个。
运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怎样说呢?
1、每人选择两个动物进行比较。
2、独立完成学习单。
3、在小组里按照蓝、红、黄、绿的顺序进行交流。
(5)对比理解
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比较两个数的多少。
提问:“多一些”和“多得多”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少一些”和“少得多”呢?相差很多呢?
4、拓展内化,巩固提高
师:我很想知道大家会不会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所以让我们去智慧城堡转一转吧!
活动一:
514350203835
左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的( );
右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的( );
……
活动二:
苹果树上的苹果真多呀!小熊数了一数,说:苹果有50个。小兔神秘地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小朋友,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学生在书上选择后,指名说一说理由。
比较两个数或数量的多少时,除了比出数的大小,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相差的程度。这里“多一些”“少一些”都表示相差不多,“多得多”、“少得多”表示相差很多。
(2)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到文具店买文具,售货员阿姨说:“钢笔的价钱比练习本贵多啦!”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
在生活中,描述两数大小除了多(少)一些,多(少)得多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术语,如高多啦,高一些;矮多啦,矮一些,贵多啦,便宜一些……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描述。
[设计意图:描述两数大小关系除了多(少)一些、多(少)得多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术语,如“大多啦”,“贵多啦”等,这里的设计是为了有效地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活动五:比一比,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
活动六:估一估,猜一猜。(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出示两堆本子。说明矮的一堆有20本。要求猜一猜高的一堆有多少本。(高堆的本数大约是矮堆的2倍)先分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估计的理由。教师再拿出一堆本子(比40本略少),估计一下这一堆大约有多少本。
活动七:我会比,我会说。(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多样,比一比、说一说、估一估、猜一猜、选一选等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推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简单的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数感。]
板书设计:
1893570897890小猫比小狗做的多一些。
小猴比小狗做的多得多。
4000020000小猫比小狗做的多一些。
小猴比小狗做的多得多。
0704850课件
课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