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科学期末归类复习卷合集、期末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下科学期末归类复习卷合集、期末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19:47: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归类复习卷二(科学探究)
1.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10分):
(1)小华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并将数量和品质相同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的上面,然后在下面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是否有空气



温度
23℃
23℃
23℃
棉花的状态
干燥
潮湿
潮湿
几天后的发芽情况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①要研究“空气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

组和

组。
②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豌豆种子发芽
需要
空气。(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③甲组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缺少(?B?)。
光照?
??????????B.水分
???????????C.温度
(2)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她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埋在地下,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发现地面下的种子全部发芽了,而地面上的种子全部未发芽。因此小玲认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请问小玲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答:小玲的结论不可靠。放在地面上的种子会因为阳光暴晒而缺少水分,在这个实验中改变了多个条件,因此她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
2.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一个研究植物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15分):
a.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c.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请回答:
(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C
)。
A.植物叶的光合作用???????????????????
B.植物种子的萌发条件???????????????????
C.植物根的吸收作用
(2)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是为了(?B?)。
A.增加营养??????????????
B.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
C.观察起来更清楚
(3)在水面处做好标记是为了(?A?)。
A.能清楚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
B.能区分不同的植物?????????????????
C.能区分不同的小组
(4)实验装置放在(?B
)较合适。
A.黑暗的盒子?????????????????????????????????
B.窗台上?????????????????????????????????
C.冰箱里
(5)如果一天后观察到水面有明显下降,说明(?A?)。
A.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B.植物的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C.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3.如图所示,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10分)。
(1)烧杯中盛红色染液的原因是
便于观察水分在植物茎中的运输

(2)该实验说明植物的茎能够
运输水分。
(3)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方向。
如图所示:
4.读图题(15分):
(1)通过观察气温柱状图,我们发现
一天的气温变化是先高后低

(2)通过气温柱状图我们发现,一天中的最高的气温可能出现在(
B

A.8~10时
B.14~15时
C.12时
(3)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清晨日出前

5.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2019年11月20日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气温℃
15℃
16℃
18℃
20℃
22℃
20℃
18℃
????????????????????????
(1)小明测量气温的日期是(?2019年11月20日
)。
(2)小明测量了这一天中(6~18
)时的气温。
(3)在这一段时间里,(?6?)时的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15℃?)。
(4)在这一段时间里,(
14
)时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22℃?)。
(5)在这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气温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答:上午的气温由低到高,下午的气温由高到低。
6.本学期我们研究了材料的一些性质,根据所学回答问题(15分)。
性质
方法
1号材料
2号材料
3号材料
[硬度]
用指甲刻划
没有划痕
有划痕,很深
有划痕,很浅
[韧性]
比较材料条弯曲的程度(可恢复原状)
不弯曲
弯曲较大
轻微弯曲
吸水性
[在材料上滴水]
水滴小而圆
水滴大而扁
水滴扁圆适中
沉浮性
把材料放入水中

先浮后沉

①将表内的中括号补充完整。
②为了准确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我们一般要(
B
)。
A.随手一放
B.把物体按入水中再放手
C.把物体轻轻放在水面就放手
③根据表格,最软的材料是2号材料,吸水性最差的材料是1号材料。
④请把上面材料的韧性从差到好排序:
(1号材料)<(3号材料)<(2号材料)
7.下面是一名同学设计的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他精选了6粒质量好的种子(假设所有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可以发芽),进行下图所示的操作,并将甲放在20℃左右的房间里,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请看图回答问题(10分):
①几天后,最有可能发芽的只有
2
号种子,因为只有它具备种子发芽的所有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
②1号种子不能发芽的原因是
缺少水分
,3号种子不能发芽的原因是
缺少空气
,5号种子不能发芽的原因是
温度过低。
③假如把甲放到黑暗的房间里,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答:2号种子仍然会发芽,其它种子没有发芽,因为阳光不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8.为了研究声音的传播,我们做了下面的实验(10分):
哪几个闹钟发出的声音能够被我们听到?
答:1号和3号。
哪个闹钟只能看到它振动,却听不到声音?
答:2号。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4)请写出3号闹钟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的。
答:闹钟→水的振动→鱼缸的振动→空气的振动→耳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归类复习卷一(科学概念)
我能理解(每题2分,共40分):
1.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叫作



3.天气是指

温、


、风
力、降
水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4.植物的

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

















6.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7.果实由





两个部分组成。植物通过


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





8.风也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风


的方向叫作风向,风的强
度叫作风力。
9.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


解,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变化,对环境极其有害,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叫“白


染”。
10.番茄花上有雄蕊和


,黄瓜花的雄蕊、雌蕊


同一朵花上。
11.哺乳动物靠


发声、昆虫通过



振动



发声
、蛇借助舌

嘴唇摩擦发声、鸟类发声器官是


、鱼类利用

鳔、鳃
盖、骨

发出声音。
12.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



13.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


的振动。
14.植物有很多种传粉方式,如
















15.东汉


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16.为了保护




,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17.塑
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活。
18.云也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天空中云的多少叫

量。
19.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20.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性质发声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
璃、塑

等这样的材料属于





我能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铜片、铁片、铝片从软到硬的排列顺序是(
C

A、铜片、铁片、铝片
B铁片、铜片、铝片
C、铝片、铜片、铁片
2.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B

A、测量降雨量
B、测量风力
C、识别天气现象
3.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者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制造出来的,属于(
B

A、天然材料
B、人工材料
C、合成材料
4.以下哪种动物依靠翅膀的摩擦或者振动发声(
A

A、B、C、
5.下列哪种植物不具有极强的耐旱能力(
B

A、
B、
C、
6.企鹅适宜生活在下列哪种气候中。(
C

A、雨林气候
B、草原气候
C、极地气候
7.下列图中是玉米根的是(
A

A、
B、
C、
8.高山上的特点是(
B

A、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B、图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C、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9.24小时降水量达到(
C
)称为暴雨。
A、10-24.9毫米
B、25-49.9毫米
C、50-99.9毫米
10.测量风向和风力可以使用(
A

A、风向风力计
B、雨量器
C、百叶箱
11.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顺序是(
A

A、耳廓、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
B、外耳道、耳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
C、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12.下图中哪些是植物的果实(
C

A、
B、
C、
13.声音的强弱与(
A
)有关
A、振动幅度
B、振动速度
C、振动次数
14.植物的根具有什么作用。(
C

A、运输水分和矿物质
B、传递养料
C、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
A
)做的。
A、棉花
B、橡胶
C、树根
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番茄喜欢生活在温暖且干燥的地方。(X)
2.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3.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X)
4.石油、天然气、沙子都是天然材料;砖、水泥、胶水都是人工材料。(√)
5.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6.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与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
8.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X)
9.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0.木块、金属、纸、塑料这四种材料,其中木块的吸水性最强。(X)
我会连线(每题5分,共10分):
1.将耳朵的结构名称与功能用线连起来。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
耳蜗?????????????
传递振动到内耳
??
听觉神经?????????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
耳道?????????????
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听小骨????????????
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2.请用直线将以下测量工具与相应的天气特征连起来。
气温计???
雨量器
???风速仪
??风向标
降雨量???
气温
???风向
?风速
我会填图(共10分):
读出并写出下列各摄氏温度计中的温度。
11℃
26℃
29℃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达标检测卷
我能理解(每题2分,共20分):
1.番茄喜欢生长在






湿
的地方,需要






60~100天就可以成熟。适合在


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植物的叶由





两个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如木
材、石
料、棉
花、羊
毛等,它们属于
天然



4.植物的


与其




有着密切关系。
5.声音可以在气
体、





中传播。
6.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


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
能,从古代的青铜到如今的和金,各种各样的合金材料应


生,并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7.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
8.科学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例如物
理、化
学、天文、地
质、生
物、生态、气象、电磁等,科学家们都在努力解开未知事物的秘



律,让科学为人


务。
9.

温使最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

计来测量。
10.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






制造养料
,它们都属于植物的
营养

官。
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的过程。
A.
出生、成长、繁殖、死亡
B.
出生、成长、开花、死亡
C.
出生、成长、开花结果、死亡
2.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是(
C

A.
B.
C.
3.植物的生长需要(
A

A、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B、空气、水分、土壤、适宜的温度
C、空气、水分、阳光、土壤
4.手机铃声是这样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C

A、手机铃声→空气→耳朵
B、手机铃声→空气→手机外壳→耳朵
C、手机铃声→手机外壳→空气→耳朵
5.下图中描述的是五级风的是(
A

A、
B、
C、
6.棉花和聚酯纤维的相同点是(
C

A、都属于天然材料
B、都属于人工材料
C、都属于纤维
7.能正确表示多云的是(
B

A、
B、
C、
8.以下“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正确排序的是(
B

①在瓶子里放入纸巾,撒上种子。
②在瓶子中洒水,使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拧紧瓶盖。
③将瓶子放在常温下,几天后观察种子。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9.塑料袋的最大缺点就是(
A

A、不易分解
B、可回收
C、方便携带
10如图所示,敲小鼓,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
A

A、向右运动
B、静止
C、向左运动
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了茎和叶。(X)
2.将芹菜茎插入红墨水中观察,这个实验证明了茎的作用是吸收水分。(X)
3.声音通过外耳传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将这种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获得声音。
(√)
4.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X)
5.当天空被云覆盖不到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
6.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南瓜花就是两性花。(X)
7.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X)
8.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9.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
10.茎只能运输养料,不能制造养料,故茎不是营养器官。(X)
我会连线(每题10分,共20分):
1.将材料的用途与它的特性连接起来。
玻璃门
吸水性差
电线
浮水性
餐巾纸
透明
木船
导电
瓷质水杯
易吸水
2.将下列植物资源与用途连接起来。
我会填图(每题5分,共10分):
1.填写金属的性质
??
2.叶有哪几部分构成,请你将其填出来。
六、我会探究(每小题5分,共20分):
为了研究声音的传播,我们做了下面的实验:
哪几个闹钟发出的声音能够被我们听到?
答:1号和3号。
哪个闹钟只能看到它振动,却听不到声音?
答:2号。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4)请写出3号闹钟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的。
答:闹钟→水的振动→鱼缸的振动→空气的振动→耳朵。
坚硬
导热性
有光泽
导电性
延展性
叶脉
叶片
叶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