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数 乘 分 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教材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的道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2公顷,小时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1)怎样列式?
(2)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怎样计算?
提出问题:“小时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怎样列式?
(2)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应怎样计算呢?
引出课题:分数乘分数(板书)
(1)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的小麦,那么1小时收割的面积公顷怎样表示?
(2)我们已经知道×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怎样在图中表示公顷的是多少呢?
(3)公顷的到底是多少呢?
(二)提出问题: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怎样列式?
(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表示的,并在长方形里画出来。
(4)找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5)观察图,×到底是多少?
(三)让学生观察式子及得数,小组讨论并猜想计算方法
(四)出示习题,验证猜想:x
(1)让学生快速作出答案
(2)教师多媒体画图验证结论
(五)观察这些式子,结合课件想一下两个分母相乘实际是在求什么?两个分子相乘实际又是在求什么?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
(六)练习: x x
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练一练
速算
× × ×
× × ×
2、(1)的是多少?
(2)的是多少?
3、张大爷有一块长方形的田地,计划种蔬菜,种粮食作物。
(1)蔬菜地的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田地的几分之几?
(2)粮食作物地的种黄豆,黄豆占整块田地的几分之几?
4、丫丫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给丫丫,丫丫只吃了其中的。丫丫吃掉的部分相当于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数乘分数
×4=2
×==
×==
×==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预设:2×
预设: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预设:表示2公顷的是多少
预设:
预设:×
预设: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预设:表示的是多少
预设: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预设: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预设:
预设:×
预设:的的是多少。
学生画图并展示。
预设:将1公顷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再将公顷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将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3份。
预设:
预设:分子乘分子作新分子,分母乘分母作新分母。
预设:分母相乘求得是一共分成多少份,分子相乘是最终取了多少份
学生独立完成
预设:×=
预设:×=
预设:×=
答:西红柿地占整块田地的。
预设:×=
答:黄豆占整块田地的。
预设:×=
答:丫丫吃掉的部分相当于整个蛋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