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二地理课件:必修3 第3单元 第3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二地理课件:必修3 第3单元 第3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26 09: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阅读教材P62—63,结合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和知识窗分析:
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特征如何
2.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征 与什么有关
3.我国水资源总量最缺乏的地区在哪?试分析该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4.如何解决以上地区缺水问题?
5.分析表3-3-1中南方河流的数据,应从哪调水?有何便利条件?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年径流总量
(亿米 )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40000
51912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径流量
(米 /人.年)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2167
11294
14509
26990
32343
105117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2.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原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3.我国的缺水区:华北、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总量不大,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小。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施;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根本措施:南水北调。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4、南水北调的水源区:
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2)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3)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长江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阅读教材P64-66,结合“我国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思考:
熟悉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位置、经过地区和起止点;
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试比较三线方案的优缺点?)
提示:从调水量、水源地水质、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现有配套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东线
中线
西线







扬州
天津
三峡
丹江口
郑州
石家庄
北京
南水北调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西北地区和华北 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缺点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 自流 供水;水质好;
可 自流 供水
有 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 较小;水量大;
优点


西北 地区
海河平原; 京津 地区;
黄河下游
淮河下游地区; 黄河 下游地区;海河 流域
供水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 中游、三峡水库、丹江口 水库
长江下游
水源

从 长江上游引水到
黄河 上游
从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 北京、天津。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 京杭运河 输水到华北地区

线
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方案
思 考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
2、穿过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3、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4、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原因: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6、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那些工程?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东线工程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北调带来的 (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东线的影响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 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 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课堂小结: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这项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将建设成为一项生态工程。
跨世纪四大工程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人口(占全国%) 耕地(%) 水资源总量人口(%)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
北方 44.4% 59.2% 14.7% (747立方米)
南方 50.6% 35.2% 80.4% 53.5%(3480立方米)
南多北少
原因:受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东多西少
原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东线路线
扬州江都抽水站
京杭大运河
华北平原
天津
中线路线
三峡水库
华北平原
北京
丹江口水库
雅砻江
金沙江
大渡河
黄河上游
西线
路线
随堂练习
1.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数字,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3/5
B.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
C.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5
D.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占全国的1/3
2.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不是因为( )
A.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气候较干旱,耕地面积大 D.深处大陆内部,蒸发旺盛
3.下列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C.南水北调 D.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在城市中用“中水”浇灌花草
C
D
A
4.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
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
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
5.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 )
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
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
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
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首都北京
随堂练习
C
A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