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正方体的展开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正方体的展开图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0 11: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内容:冀教版《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城长方体、正方体。
2、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自我感知和发现特征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正方体纸盒。学生准备正方体纸盒两个,剪刀、刻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方体,正方体有的基本特征是——?
请看,像这样沿着棱剪开,使这个正方形完全展开,得到一个六个面互相连接的平面图形,叫做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展开图,询问特点,相机板书)
教师先操作,动手剪一个展开图,帮学生熟悉剪的方法、规则及注意点。
这几个展开图好像不太一样,你有什么看法?(它们是一样的,只是位置颠倒了,重复现象),看来尽管位置颠倒了,但其实是同一张展开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
板书课题:正方体的展开图。
二、教学新课
1、动手操作
同学们想自己来做一个吗?
请你沿着棱剪开,想一想怎样剪出不一样的展开图?先在小组交流,再独立动手。
学生完成操作,自己上台贴出作品。
2、教师整理
(1)是不是所有六个正方形相连接,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可以还原回去呢?
经过数学家细心的罗列:6个正方形一共有35种拼接方法,并不是都能拼成完整的正方体。
(2)认识展开图中的重复现象,去除。(旋转、翻转)
将不重复的展开图进行展示。
3、你能进行分类吗?
(1)按照行分类。
(2)上中下三行,每两行之间只能有一条边重合。
(3)222、33两类是特殊的,为阶梯状。
(4)有的看似不属于任一类,旋转后就是其中一类了。
(具体分类标准见后面的补充)
三、巩固训练
1、下列平面图形中,想想哪些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题目见课件)
2、下面哪一些图形折叠起来能做成一只开口的盒子?
(题目见课件)
3、判断正方体、长方体对应的面。
(题目见课件)
长方体面的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完全隔开。
四、提优训练
(题目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
正方体展开图补充:
1.“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课后反思:
好的地方:
1、学生的确非常聪明,学生作品中,所有的11种展开图,只少了141型的其中一种。开始担心万一只有4、5种方法,冷场怎么办?现在想想简直多余。
其中最后33型,是班上最聪明的卢天润最后时刻,几下剪出来的。
2、学生的表现比我想的要好,从练习部分,全是开火车进行的,学生几乎全部答对。(这让我想到了观察物体,三——四年级观察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的前面、侧面、上面的平面图,当时感觉很难,但学生表现很好。)
3、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天学生的思想格外集中,思维得到了发散。在剪正方体的展开图时,都在积极主动想出新的方法。在分类时,对于自己的标准各抒己见。令我叹为观止。
不足的感觉:
1、指导我的施老师认为,开始剪的范例很好,但指导不够细致,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的哪几条棱,怎样展开的。
最好渗透,展开图周长都是14,所以剪了7条棱。(对好学生)
2、我的准备还不足,在去除学生重复的展开图时,误以为只去掉旋转相同的,其实翻转相同的也是重复的,要去掉。
3、题目量偏大,所以有些地方处理过粗。比如分类,一定要学生看足、交流足1分钟再请学生分类。比如练习,我直接开火车,一组题出现,应该先让学生全部看完,有了结论,再开火车。
4、11种展开图,可以教学生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