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第1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回延安 第1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1 19: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八年级

2.
回延安
新课导入
播放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回延安》
听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这首歌曲,我们就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
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1.社

第一课时
积累生词、文学常识。
1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结构和线索。
2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第1至3部分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获斯大林文学奖。主要诗歌集《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贺敬之
走进作者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

写作背景
信天游
也叫“顺天游”,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知识介绍
1.朗读诗歌,积累字词
糜(
)子

(
)烂
油馍(
)
脑畔(
)
眼眶(
)
黍(
)
气喘(
)
盏(
)


kuàng
chuǎn
méi
pàn
shǔ
zhǎn
自主学习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
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
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
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
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
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
小节的主要内容。
注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自主学习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自主学习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自主学习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自主学习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确:
一、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
相见时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二、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延
安母亲的血肉关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三、诗人描绘了与亲人见面欢聚的热闹场面,表达
了相互间真挚的情谊和喜悦之情。
四、描绘延安新貌,赞美10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
变化,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欣喜赞美之情。
五、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自主学习
(1)回延安——
抒写久别之情——
激动、喜悦
(2)忆延安——
追忆战斗生活——
感激、怀念
(3)话延安——
描绘热闹场景——
真挚、喜悦
(4)看延安——
记录崭新面貌——
欣喜、赞美
(5)颂延安——
歌颂光辉历史
憧憬美好征程
——
赞美、热爱
简要概括:
自主学习
3.
根据这5个
小节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线索
叙事线索
感情线索
回延安
忆延安
话延安
看延安
颂延安
激动
感激
真挚
喜悦
热爱
线索:
作者重回延安的激动心情。
自主学习
4.
归纳诗歌的主题
明确:
这首诗突出一个“回”字,描述了“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了过去延安难忘的岁月,展现了延安今昔的风土、人物、革命传统,表达了要发扬延安光荣传统、建设新中国的心愿。
自主学习
5.
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
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
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
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
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
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自主学习
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