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D.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3.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使音又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第5题 第6题
6.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如图所示.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 )
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
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
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
7.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8.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存放者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 ——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10.“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1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研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物理学中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
A.推理法 B.类比法 C.替代法 D.转换法
12.如图所示,施工人员正在为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_______(快/慢)的缘故.
14.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_______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_______次声音,月球上的宇航员_______(能/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六月的上方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16.小鸟的叫声与老牛的叫声是不同的,其中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小鸟与老牛的声带在振动过程中,_______的振幅较大,_______的频率较大.另外,小鸟和老牛叫声的_______也不同.
17.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再传入水中时,声音的_______增大,而_______保持不变.(传播速度/音调)
18.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大雨,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
1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按动琴弦,改变振动部分的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在弹奏时时而用力弹、时而轻弹,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
第19题 第20题
20.如图所示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根木条,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_______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____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也不同.
21.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 (是/不是)声源,,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2.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
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
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
实验,则 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这是因为 .
三、解答题
24.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25.(12分)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
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
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三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弦乐
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_______.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2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A 5.B 6.D 7.A 8.C 9.B 10.B 11.B 12.B
二、13.振动 快 14.2 空气 1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空气 音色 16.小鸟 老牛 老牛 小鸟 音色 17.传播速 度音调 18.信息 能量
19.小 此时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 Hz,属于次声 音调 响度 20.振动 频率 音调 21.测速仪 定向性 22.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或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或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得远吗)
23.振动 空气 能量 不能 真空中不能传声
三、24.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有乙和丁
甲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25.(1)低 (2)控制变量法 (3)改变振动部分的弦长从而改变音调 (4)增加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拨动两根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注意点:①两次实验所挂钩码一样多;②A、B间的距离一样
26.(1)高于20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