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第二十章检测题(二)
一、认真填一填,你一定行(每题3分,共27分)
1.对于数据组3,3,2,3,6,3,6,3,2中,众数是_______;;极差是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
2.某学生7门学科考试成绩的总分是560分,其中3门学科的总分是234分,则另外4门学科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_.
3 一组数据同时减去80,实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3,那么原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
4.一养鱼专业户从鱼塘捕得同时放养的草鱼100条,他从中任选5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kg):1.3, 1.6, 1.3, 1.5, 1.3.则这100条鱼的总质量约 kg
5、8个数的平均数12,4个数的平均数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
6、 某工厂生产了一批零件共1600件,从中任意抽取了8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产品78件,其余不合格,则可估计这批零件中有 件不合格.
7、一组数据,-2 ,-2,3,-2,x,-1,它们的平均数为0.5,则它们的中位数是 ______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数据3,5,4,2,5,1,3,1的方差是________.
9、-个样本的方差是,则这个样本的容量为_______________,平均数为_______________
二、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题3分,共18分)
10.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11.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 )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 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12.已知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为2. 方差为,那么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 B。2、1 C。4 、 D。4 、3
13. 一次数学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三班6名学生的成绩如下:80、85、86、88、88、95.关于这组数据的错误说法是( )
A.极差是15 B。众数是88 C。中位数是86 D。平均数是87
14. 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的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调查数据最值得关注的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15. 某校有500名学生参加毕业会考,其中数学成绩在85~100分之间的共有180人,这个分数段的频率为( )
A.180 B。0.36 C。0.18 D500
三、解答下列各题 (认真做一做,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21世纪教育网
16、(10分) 2007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针对这种现象,我市某校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上半年猪肉价格和小明一家对肉类食品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分析整理,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请结合图表,回答:
(1)试求2007年1~6月份猪肉价格的极差;
(2)若小明一家每月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金额为200元,则小明一家一月份、三月份、五月份的猪肉消费金额分别为多少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所求数据,并结合统计图表,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17、(10分) 希望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较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成绩(单位:个)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总数
甲班 100 98 110 89 103 500
乙班 89 100 95 119 97 50021世纪教育网
经统计发现两班5名学生踢毽子的总个数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它信息作为参考。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计算两班的优秀率;
(2)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
(3)计算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并比较哪一个小;
(4)根据以上三条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简述理由。
18、(10分) 某市教育部门对今年参加中考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1)抽查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视力在4.9以上(含 4.9)均属正常,求视力正常的学生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谈谈你的感想。
19、(9分) 某学校为丰富大课间自由活动的内容,随机选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你最喜欢的自由活动项目是什么”,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下图.
⑴学校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求喜欢“踢毽子”的学生人数,并中图8中将“踢毽子”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⑶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喜欢“跳绳”的学生人数.
20、(9分) 每年3月12日为“全民植树节”,某校八年级综合小组为了了解今年植树情况,对一个有500户居民的村庄进行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10户家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的棵数分别是:5、4、10、6、1、6、3、4、6、5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此次调查中,这10户家庭当天植树的棵数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⑵ 请你估计这个村庄当天植树多少棵?
⑶ 你对这次活动有何感想,请你说一句体会或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1、(7分)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
甲:6,8,9,9,8
乙:10,7,7,7,9[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谁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
22、(10分)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测试成绩如下表:
测试项目21世纪教育网 测试成绩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甲 乙 丙
教学能力 85 73 73
科研能力 70 71 65
组织能力 64 72 84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成绩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为什么?
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6:2: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为什么?
23、(10分)某班4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成绩如下表:
成绩(分)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2 m 10 n 4 2
(1)若这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为69分,求m和n的值.
(2)若该班4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为x,中位数为Y.则(x-Y)的值.
﹪
答案:
一、填空 (1)3、4、3(2)7/4 (3)81.5 (4)82.3 (5)140 (6)14
(7)40 8)30. 10 (9)-1.5 、 -2
二、10 D 11 B 12 D 13 C 14 C 15 B
三 、16 (!) 9(2) 90元 70元 40元 (3)略
17(1) 甲班优秀率为 60﹪ 乙班优秀率为 40﹪
(2) 甲班中位数为 100 乙班中位数为97
(3)甲班方差为46.8,已班方差为103.2,甲班方差小。
(4)甲班
18、(1)20+40+90+60+30=240
(2)37.5﹪
(3)略
19、(1)抽样调查(2)25人(3)800×20%=160人
20、(1)6、5、5(2)500×5=2500棵 (3)略
21、甲的方差为1.2,乙的方差为6.4,所以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22、(1)甲的平均数为73,乙的平均数为72,丙的平均数为74,所以丙将被录用。(2)甲的综合得分77.8,乙的综合得分为72.4,丙的综合得分为73.6,所以甲将被录用。
23、(1)m=18,n=4 2
(2)x=60,y=65所以(x-y)2=(60-65)=25.
价格(元/千克)
时间(月)
长沙市某地2007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折线统计图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14
15
16
18
20
22
24
猪肉
猪肉
猪肉
其它肉
类食品
其它肉
类食品
其它肉
类食品
鱼
鱼
鱼
小明一家2007年一月份
对肉类食品消费扇形统计图
小明一家2007年三月份
对肉类食品消费扇形统计图
小明一家2007年五月份
对肉类食品消费扇形统计图
100
0
20
40
60
80
4.0
4.3
4.6
4.9
5.2
5.5
视力
人数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卷
(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40 B.42 C.38 D.2
2、8个数的平均数12,4个数的平均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
A.12 B.18 C.14 D.12
3、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8,9 B.8,8 C.8.5,8 D.8.5,9
4、衡量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是(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中位数
5、已知样本数据为5,6,7,8,9,则它的方差为( ).
A.10 B. C.2 D.
6、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4,x,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4 B.5 C.5.5 D.6
7、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
A.服装型号的平均数;B.服装型号的众数;C.服装型号的中位数;D.最小的服装型号
8、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9.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 B.1 C. D.2
10、为了筹备班级联欢会,班长对全班50名同学喜欢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小明将班长的统计结果绘制成统计图(如图),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一人可以喜欢吃几种水果
B.喜欢吃葡萄的人数最多
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是喜欢吃梨人数的3倍;
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数据“1,2,1,3,1”的众数是_ ____.
12、一组数据-1,0,1,2,3的方差是__ ___.
13、5个数据分别减去100后所得新数据为8,6,-2,3,0,则原数据的平均数为 .
14、若数据8,9,7,8,x,3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 ___.
15、若样本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另一样本x1+2,x2+2,…,xn+2,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16、已知一组数据-2,-2,3,-2,-x,-1的平均数是-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中位数是 .
17、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________.
18、某日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为8℃,气温的极差为10℃,则该日最低气温为_____℃.
19、一班级组织一批学生去春游,预计共需费用120元,后来又有2人参加进来,总费用不变,于是每人可以少分摊3元,原来参加春游的学生人数是 .
20、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__ 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本小题8分)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期末统考卷面成绩(占70%)、平时测验成绩(占20%)、上课表现成绩(占10%),若学生董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22、(本小题10分)某市举行一次少年书法比赛,各年级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 5 19 12 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23、(本小题10分)在我市2006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1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被墨水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米,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这1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是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 数 2 3 2 3 1 1
24、(本小题10分)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月用水量(吨) 10 13 14 17 18
户 数 2 2 3 2 1
(1)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5、(本小题10分)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个数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1,0,2,1,1,0,1
分别计算两台机床生产零件出次品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计算估计哪台机床性能较好。
26、(本小题12分)某学校对初中毕业班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九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
班 级 行为规范 学习成绩 校运动会 艺术获奖 劳动卫生
九年级(1)班 10 10 6 10 7
九年级(4)班 10 8 8 9 8
九年级(8)班 9 10 9 6 9
(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他们的得分进行排序.
(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①均为整数;②总和为10;③不全相同),按这个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卷答案
1.B 2.C 3B 4B5C6D7B8B9B10D
11.1 12.2 13.103 14.8 15. 11,2 16.-2,-1.5 17.小李 18. _-2__ 19.8 20.21
21. 解:
22.解:(1)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
(2)解:∵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50名
又∵50×28%=14(名),∴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
23. 解:由题意推知跳1.75米的有4人,1.80米的有1人,所以:
24. 解:(1)
(2)(吨)
25. 解: 乙机床性能较好
26. 解:(1)(1)设P1,P4,P8顺次为3个班考评分的平均数;
W1,W4,W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中位数;
Z1,Z4,Z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众数.
则:P1=(10+10+6+10+7)=8.6(分).
P4=(8+8+8+9+10)=8.6(分),P8=(9+10+9+6+9)=8.6(分);
W1=10(分),W4=8(分),W8=9(分);Z1=10(分),Z4=8(分),Z8=9(分)
∴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
而用中位数(或众数)能反映差异,且W1>W8>W4(Z1>Z8>Z4)
(2)给出一种参考答案,选定
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3:3:2:1:1
设K1、K4、K8顺次为3个班的考评分,
则:K1=0.3×10+0.3×10+0.2×6+0.1×10+0.1×7=8.9
K4=0.3×10+0.3×8+0.2×8+0.1×9+0.1×8=8.7
K8=0.3×9+0.3×10+0.2×9+0.1×6+0.1×9=9.0
∵K8>K1>K4,
∴推荐初三(8)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较合适.八年级下期第二十章检测题(三)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7分)
1.数据3,4,3,2,4,5,5,4,4,1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2.已知x1,x2,x3的平均数是,则3x1+6,3x2+6,3x3+6的平均数是 .
3.已知一组数据-2,-1,0,x,1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4.若一组数据1,2,3,x的极差为6,则x的值是 .
5.为了缓解旱情,我市发射增雨火箭,实施增雨作业. 在一场降雨中,某县测得10个面积相等区域的降雨量如下表:
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雨量(mm) 10 1221世纪教育网 13 13 20 15 14 15 14 14
则该县这10个区域降雨量的众数为 mm;平均降雨量为 mm.
6.一个样本方差是S2=1/10〔(X1-4)2+(X2-4)2+……+(X10-4)2〕则这个样本有 个数据,平均数是 。
7.如图1,显示的是友谊商场日用品柜台9名售货员4月份完成销售额(单位:千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柜台的人均销售额为 千元(精确到0.01)
8.若一个样本是3,-1,a,1,-3,3.它们的平均数是a的,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9.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班学生进行测验,班级平均分为甲=乙=76,S2甲=30,
S2乙=96,则成绩较稳定的班是 .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某住宅小区六月份的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30吨 B.31吨 C.32吨 D.33吨
2.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50,其平均数a,中位数b和众数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b<c<a D.a=b=c
3.数学老师对小明参加中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
A.平均数或中位数 B.方差或极差
C.众数或频率 D.频数或众数
4.学校快餐店有2元,3元,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如图3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则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是( )21世纪教育网
A.2.95元,3元 B.3元,3元
C.3元,4元 D.2.95元,4元
5.一个样本的方差为零,若中位数是a,那么它们的平均数是( )
A.小于a B.等于a C.大于a D.不能确定
6.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7.某地区100个家庭的收入从低到高是4 800元,…,10 000元各不相同,在输入计算机时,把最大的数据错误地输成100 000元,则依据错误的数字算出的平均值与实际数字的平均值的差是( )
A.900元 B.942元 C.90 000元 D.1 000元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极差较大的一组数据方差也大
B.分别用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减去平均数,再将所得的差相加,若和为零,则方差为零
C.在一组数据中去掉一个等于平均数的数,这组数据的方差不变
D.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等于零,则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彼此相等
三、解答(共58分)
1.(10分)小凯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4所示.试分别求出五次成绩的极差和方差.
2.(10分)2000年~2005年某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图5所示).
根据图示信息:
(1)求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21世纪教育网
(2)哪些年份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1 000元以上?
3.(12分)某篮球队对运动员进行3分球投篮成绩测试,每人每天投3分球10次,对甲、乙两名队员在五天中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
队员 每人每天进球数
甲 10 6 10 6 8
乙 7 921世纪教育网 7 8 9
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21世纪教育网
(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和方差;
(2)现在需要根据以上结果,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
4.(12分)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前6次射击已经得到52环,该项目的纪录是89环(10次射击,每次射击环数只取1~10中的正整数).
(1)如果他要打破纪录,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多少环?
(2)如果他第7次射击成绩为8环,那么最后3次射击中要有几次命中10环才能打破纪录?
(3)如果他第7次射击成绩为10环,那么最后3次射击中是否必须至少有一次命中10环才有可能打破纪录?
5.(12分)某校八年级(1)班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 每位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全班40名同学共捐图书400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保、王刚两位同学在父母的支持下各捐献了90册图书. 班长统计了全班捐书情况如下表(被粗心的马小虎用墨水污染了一部分):
册数21世纪教育网 4 5 6 7 8 90
人数 6 8 15 2
(1) 分别求出该班级捐献7册图书和8册图书的人数;
(2) 请算出捐书册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并判断其中哪些统计量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说明理由.
四、拓广探索(13分)
已知: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方差,你能判断与的关系吗?并写出推导过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十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填空题:
1、4 , 4 2、12 3、2 4、7 5、14 ,14 6、10 ,4 7、6.89
8、16/3 9、甲
二、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C 2、D 3、B 4、A 5、B 6、C 7、A 8、D
三、解答题:
1、极差30 ,方差100
2、(1)9119 (2)2004年,2005年
3、(1)平均数8,方差0.8 (2)乙
4、(1)7 (2)3 (3)是
5(1)6 ,3 (2)平均数10,中位数6,众数6;平均数不能21世纪教育网
四、略第20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过关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果样本1,2,3,5,x 的平均数是3,那么样本的方差为……………… 【 】
A. 3 B. 9 C. 4 D. 2
3.10名学生的体重分别是41,48,50,53,49,50,53,53,51,67(单位:kg)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A. 27 B. 26 C. 25 D. 24
4.班主任为了解学生星期六、日在家的学习情况,家访了班内的六位学生,了解到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六位学生学习时间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学生姓名 小丽 小明 小颖 小华 小乐 小恩
学习时间(小时) 7 4 6 3 4 5
A.4小时和4.5小时 B.4.5小时和4小时 C.4小时和3.5小时 D.3.5小时和4小时
5. 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8 B. 9 C. 10 D. 12
6.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2,…,2的方差是 ………………………………………………………………………………【 】
A. 2 B. 4 C. 8 D. 16
7.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3)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⑴⑵⑶ B.⑴⑵ C.⑴⑶ D.⑵⑶
8.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
型号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数量/双 3 5 10 15 8 3 2
对于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最关心哪种型号的鞋畅销,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方差
9.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 0.1,则在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0.1 D. 方差为0.02
10.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为了调查某一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30天中每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4天是284辆,4天是290辆,12天是312辆,10天314辆,那么这30天该路口同一时段通过的汽车平均数为 .
12.若样本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另一样本x1+2,x2+2,…,xn+2,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13. 某次射击练习,甲、乙二人各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如下表:
甲射靶环数 7 8 6 8 6
乙射靶环数 9 5 6 7 8
那么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
14.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进行整理后,如下图:竞赛成绩的平均数为 _____ .
15. 物理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右图是全班解题情况的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 _________ 道题;做对题数的中位数为 ;众数为_________ ;
16. 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__ ___。
三、解答题(8分×3+12分,共36分)
17.在我市2006年的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比赛的有17名运动员,通讯员在将成绩表送组委会时不慎被墨水污染掉一部分(如下表),但他记得这组运动员的成绩的众数是1.75米,表中每个成绩都至少有一名运动员.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这17名运动员的平均跳高成绩是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 数 2 3 2 3 1 1
18.某工厂有220名员工,财务科要了解员工收入情况。现在抽测了10名员工的本月收入,结果如下:(单位:元)。
1660 1540 1510 1670 1620 1580 1580 1600 1620 1620
(1)全厂员工的月平均收入是多少?
(2)平均每名员工的年薪是多少?
(3)财务科本月应准备多少钱发工资?
(4)一名本月收入为1570元的员工收入水平如何?
19.某市举行一次少年书法比赛,各年级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 5 19 12 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20.如图,A、B两个旅游点从2002年至2006年“五、一”的旅游人数变化情况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⑴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
⑵求A、B两个旅游点从2002到2006年旅游人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用一句话对这两个旅游点的情况进行评价;
⑶A旅游点现在的门票价格为每人80元,为保护旅游点环境和游客的安全,A旅游点的最佳接待人数为4万人,为控制游客数量,A旅游点决定提高门票价格.已知门票价格x(元)与游客人数y(万人)满足函数关系.若要使A旅游点的游客人数不超过4万人,则门票价格至少应提高多少?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C C A B D 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306辆
12. 平均数为11,方差为2,
13. 甲
14. 74分
15. 9(或8.78), 9,8和10
16. 21
三、解答题(8分×3+12分,共24分)
17.解:由题意推知跳1.75米的有4人,1.80米的有1人
所以: ( http: / / www. / )
18.解:
⑴ 依题意得,
=1600
因此样本的平均数是1600元,由此可以推测出全厂员工的月平均收入约是1600元。
⑵ 由(1)得这个厂220名员工的月平均收入约是1600元,
( http: / / www. / )(元)
由此可以推测出这个厂平均每名员工的年薪约是19200元。
⑶ 由(1)得这个厂220名员工的本月平均收入约是1600元,
(元)
由此可以推测出财务科本月应准备约352000元发工资。
⑷ 样本的中位数是1610元,由此可以推测出全厂员工本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610元。因为1570元小于1610元,由此推测出一名本月收入为1570元的员工的收入可能是中下水平。或由(1)得这个厂220名员工的本月平均收入约是1600元。因为1570元小于1600元,由此推测出一名本月收入为1570元的员工的收入可能是低于平均水平。
19.解:
⑴ 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
⑵ ∵全体参赛选手的人数为:5+19+12+14=50名
又∵50×28%=14(名),∴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
20.解:
⑴ 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2005年.
⑵ ( http: / / www. / )==3(万元), ( http: / / www. / )==3(万元) ( http: / / www. / )=[(-2) ( http: / / www. / )+(-1)+0 ( http: / / www. / )+1+2 ( http: / / www. / )]=2,= ( http: / / www. / )[0+0 ( http: / / www. / )+(-1)+1 ( http: / / www. / )+0]= ( http: / / www. / )
从2002至2006年,A、B两个旅游点平均每年的旅游人数均为3万人,但A旅游点较B旅游点的旅游人数波动大.
⑶ 由题意,得 5-≤4 解得x≥100 100-80=20
答:A旅游点的门票至少要提高20元。
14题图
70
100
50
O
80
60
10
5
90
25
35
人数
成绩
(分)
15题图
人数
9
10
O
8
7
5
11
15
做对题数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
6
5
4
3
2
1
万人
A
B
20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