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资料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了解呼吸道的相关知识,增强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呼吸道相关的生活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资料分析”活动的组织和完成。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问:刚刚降生的婴儿为什么都要啼哭?
引发学生思考,继而引出呼吸的重要性。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P41图4-26,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提醒:观看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
课件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片,遮盖器官名称,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学生一起说出各器官的名称。
三、呼吸道的作用
过渡:呼吸道有什么作用,它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
活动一:组织学生体验活动
捏鼻子、张嘴和不捏鼻子、闭嘴,比较二者的感受(用哪个呼吸舒服),从而引出探究主题“呼吸道的作用”。(板书课题)
活动二:探究鼻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41页资料分析1、2、3,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
1.鼻子有什么结构?
2.这些结构在呼吸时分别有什么功能?
(提示:把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参考资料:
多媒体课件演示:鼻骨和软骨、鼻黏膜以及鼻内毛细血管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演示:北欧人和非洲人的图片,思考他们鼻子形状的特点,并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
活动三:探究气管和支气管的作用
过渡:鼻子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具有这些功能,那么呼吸道的其他结构是否也具有?
指导学生阅读41页资料分析1、2、4及42页的图片,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阅读资料,积极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1.气管和支气管有什么结构?
2.这些结构在呼吸时分别有什么功能?
结合学生自身的体验,与鼻的功能相比较,自然地引出呼吸道的作用,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多媒体课件演示:随地吐痰的漫画。思考痰是怎样形成的,并说出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补充的资料:哮喘病人和正常人支气管的图片,说出哮喘发病的原因,并得出支气管具有保证气体通畅的作用。
思考: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作用?
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呼吸道的作用。
活动四: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思考: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42页资料分析6、7、8,出示肺炎、尘肺、沙尘暴天气和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佩戴防毒面具的图片。
这对你有何启示?
活动五:呼吸和吞咽的关系
思考: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被呛着?
课件演示:呼吸与吞咽的关系,展示会厌软骨的作用。
课件演示:声带的发音,展示喉的作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问题,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道的作用
1、空气进出的通道
鼻 2、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咽
呼吸道 喉 三、呼吸和吞咽的关系
气管
支气管
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