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温度温标
一、选择题
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最接近
A.
B.
C.
D.
年
月,申城遭遇“最冷一周”,最低气温约为
A.
B.
C.
D.
水银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
A.固体热胀冷缩
B.液体热胀冷缩
C.气体热胀冷缩
D.双金属片的热膨胀程度不同
的冰和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
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
A.温度计的长度
B.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C.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温度数值
D.温度计内所装液体的种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
B.
的水比
的铁冷
C.
的水与
冰的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下面
种测量温度方法中正确并准确的是
A.可用常用温度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B.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开水温度
C.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要过
分钟才能取出读数
D.测体温读数时水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冰比
的水冷
B.
读作“零下
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
两只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二、填空题
物体的
叫温度。物体越热,它的
就越高。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冷的物体温度比热的物体温度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
摄氏度,
的温度为
摄氏度。
如图所示的实验表明:人们通常是用
来判断温度的,其实单凭它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往往并不可靠,为了正确测量温度高低必须使用
,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图为液体温度计(部分),该类温度计工作时根据液体
原理制成的;图中记录了某一地区冬季某一天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这天的温度变化量为
。
小明由于感冒导致发高烧去医院就诊,这时他的体温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示数为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如图所示是在某地昼夜四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气温数值,气象学中规定这四个确定时刻测得的气温平均值叫做日平均温度。则这个地方的日平均温度为
,这里一昼夜温差是
。
用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实验步骤如下:
A.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B.选择一支测量范围为
的温度计,并认清了它的最小刻度
C.把温度计插入热水中,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并避免与杯壁接触
D.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取出温度计,观察它的读数
E.读出温度示数并记录结果上述步骤中
上述步骤中
(填序号)是错误的,该步骤正确的做法是
。
三、综合应用题
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
使用前先观察:观察温度计的
,认清温度计的
;
(2)
使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正确方法:
i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
,不要碰到
;
ii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iii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上海有记录的最高温度达到
,所以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
2.
【答案】B
【解析】上海地区冬天最低气温大多在
摄氏度左右,极端情况下,低于
摄氏度,接近
。
3.
【答案】B
【解析】水银体温计中装的是水银,水银是液体,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4.
【答案】C
【解析】
的冰和
的水相比较,虽然状态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
5.
【答案】C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最小分度值,最小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大。与温度计的长度、测量范围、所装液体的种类无关。
6.
【答案】C
【解析】人们仅仅凭着手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冷热差距很小时。故A错误;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的水与
的铁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B错误;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的水与
冰虽然状态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C正确;选项C正确。故D错误。
7.
【答案】C
【解析】A.常用温度计分度值为
摄氏度,测量自己的体温误差大;
B.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远低于开水温度,会损坏;
C.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要过
分钟才能取出读数是正确的;
D.测体温读数时水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
8.
【答案】D
【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此选项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此选项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此选项正确。
9.
【答案】B
【解析】
的冰与
的水状态不同,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
表示温度比
低
,读作负
摄氏度或零线
摄氏度。故B正确;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
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
。故D错误。
10.
【答案】D
【解析】同一杯热水,用两只不同的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故BC错误;
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A错误,D正确。
11.
【答案】A
【解析】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所以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
二、填空题
12.
【答案】冷热程度;温度;摄氏度;
【解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越热,它的温度就越高。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
13.
【答案】低;冰水混合物;
【解析】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所以冷的物体温度比热的物体温度低,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沸水的温度为
,在
和
之间分成
等份,每份是
。
14.
【答案】感觉;温度计;
【解析】人们通常是用感觉来判断温度的,其实单凭它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往往并不可靠,为了正确测量温度高低必须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15.
【答案】;;
【解析】图中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知,该温度计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在甲图中,液柱最高处在
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
,示数为
;在乙图中,液柱最高处在
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
,示数为
,则这一天温度的变化量为
。
16.
【答案】高于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是
。
17.
【答案】
【解析】因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
是正确的。
18.
【答案】;
【解析】两个大刻度之间平均分成
等份,每一等份为
,也就是两个最小相邻刻度之间距离代表的温度为分度值。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
低
格,即低
摄氏度,为
。
19.
【答案】热胀冷缩;乙;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乙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所以乙是体温计;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测量体温结束后,水银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己流会液泡,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0.
【答案】;
【解析】
点时气温
,
点时气温
,
点时气温
,
点时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
.
一昼夜最大温差为
.
21.
【答案】D;
【解析】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
三、综合应用题
22.
【答案】
(1)
气体热胀冷缩
(2)
左
(3)
【解析】
(1)
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
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
(3)
读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此时体温计示数是:。
23.
【答案】
(1)
量程、分度值;
刻度线
(2)
i
充分接触;容器的底部,侧壁
ii
稳定
iii
离开;相平
【解析】
(1)
使用前先观察: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认清温度计的
刻度线;
(2)
i
使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正确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侧壁;
ii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iii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脱离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