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
以山地、平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大豆、水稻
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①资源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②交通条件:海陆交通便利。
③工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④人才条件:人才相对充足。
有利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④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产品运输。
不利条件:
①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 三 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阅读教材P24-30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01
03
黄土高原的位置、文明和民风民俗? (P24-25)
黄土高原的形成、地貌景观?(P26)
0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法?(p30)
0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P28)
一、文明的摇篮:
P14二
1、黄土高原的位置:
地理图册p15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p24一
太
行
山
脉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一、文明的摇篮:
2、黄土高原的文明:
①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②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p24二
一、文明的摇篮:
P14二p24二
3、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
p25
容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窑洞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信天游
二 、风吹来的黄土: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覆盖厚度
100米以上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1、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p26阅读材料
中亚、蒙古高原、西北内陆
太行山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二 、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p27活动: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说明风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二 、风吹来的黄土: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p26二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④黄土川
①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
二 、风吹来的黄土: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p26二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④黄土川
②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二 、风吹来的黄土: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p26二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④黄土川
③黄土峁:呈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二 、风吹来的黄土: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p26二
①黄土塬②黄土墚③黄土峁④黄土川
④黄土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小实验
对比试验一 植被疏密
对比实验二 降水强度
对比试验三 坡度大小
实验结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植被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有关。植被覆盖率越高、降水强度越小、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小,反之,水土流失越严重。
p29活动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p28
①地形特点: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坡度大。
③植被特点: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②黄土特点: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④气候特点: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们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地形特点: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坡度大。
②黄土特点: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植被特点: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④气候特点: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人们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
p28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人口增加
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道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p28二①-②
四、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方法:
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③解决好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p30①-③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位置、文明和民风民俗
二 、风吹来的黄土
本
课
小
结
四、水土保持
形成、地貌景观
一、文明的摇篮
原因和危害
方法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