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10.2 阿基米德原理—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分层训练(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 | ||
文件大小 | 1.3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1-03-21 06:43:48 |
p乙 ④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FB=FC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2、(孝感)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如图乙。此过程中( )
A.杯中液体密度不变 B.鸡蛋所受的重力变小
C.鸡蛋所受的浮力变大 D.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
3、(重庆中改编)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的温度下降到0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4、(泰安)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液体密度ρ液关系的图像是( )
5、(重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500 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 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9 N
6、 (自贡中考)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如图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入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
A.0 B.0.3 N C.0.5 N D.0.8 N
8、 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9、 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 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2 N B. 4 N C. 6 N D. 8 N
10、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不能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11、如图所示,天津市的一对老夫妇骑着自己发明的“水上电动自行车”,这辆水上电动自行车长约1.8 m,车身两旁各有一个长2.5 m、横截面积约0.2 m2的“导弹”形状橡胶浮筒,用来提供浮力,它能提供的浮力大约为( )
A. 10 N B. 100 N C. 1000 N D. 10000 N
12、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C. 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D. 丁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二、填空题
1、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体积为620 m3,设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为1.3 kg/m3,则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空气浮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
2、 人身体的体积大约是60 dm3,人游泳时身体的露出水面,这时人受到的浮力大约是________N。大桥桥墩没入水下部分的体积为10 m3,桥墩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9.8 N/kg)
3、 有一块体积为1 dm3的冰,放在水中时冰受到的浮力为9 N。这时,这块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________c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4、 铁块的体积是50 cm3,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N,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铁块的一半体积浸在煤油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5、 如图所示,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 N,体积为500 cm3,当木块静止时细线对它的拉力为2.5 N,g取10 N/kg,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6、 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铜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铝球受到的重力。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铜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铝球受到的浮力。将铜球浸没于水中,铝球浸没于煤油中,铜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铝球受到的浮力,这时,铜球受到的浮力与铝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ρ铜>ρ铝,ρ煤油=0.8×103 kg/m3)
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________的装置来进行探究。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g取10 N/kg)
(4)根据图示实验数据可知,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四、计算题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保持静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g取10 N/kg)
(1)物体的质量m。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3)物体的体积V。 (4)物体的密度ρ。
2、小华把一块石头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把石头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9 N。求:(石头的密度为4×103 kg/m3,g取10 N/kg)
(1)该石头的体积。
(2)该石头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3)该液体的密度。
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之间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 N/kg)(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 N
B. 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C. 物体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是5 N
D. 物体的体积是4×10-4 m3
2、(泰安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物体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FC浮
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
3、 (泰安)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 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 kg/m3 的液体中,当零件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6 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 N/kg)( )
A. 2×10-4 m3 B. 2.5×10-4 m3 C. 6×10-4 m3 D. 7.5×10-4 m3
4、 (梧州)将不同体积的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实心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乒乓球浮出水面,而实心球沉入水底,如图所示,乒乓球和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5、(兰州)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VB= _____,物体B的密度是 _______ kg/m3。
6、(广东省)如题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题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________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 N/kg)
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 N,底面积为100 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 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 cm上升到20 cm。求:(g取10 N/kg)
(1)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2)物块排开水的重力。
(3)物块受到的浮力。 (4)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8、(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9、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10 dm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 dm3,这时水的深度为8 dm。求:(g取10 N/kg)
(1)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是多大。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向上 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2 2
4、C 5、A 6、B 7、D 8、C
9、0.3 0.3 10、0.8 1.6 11、490 竖直向上 5×10-2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C 6、A 7、D 8、C 9、A 10、B
11、D 12、A
二、填空题
1、8060
2、529.2 0
3、100
4、5×10-5 0.5 0.5 0.2
5、5.5 1.1×103
6、大于 等于 大于 5∶4
三、实验探究题
1、(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甲、丙、丁 (3)4 4×10-4 (4)1.1×103
四、计算题
1、(1)由图甲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6 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0.6 kg。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6 N-4 N=2 N。
(3)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2×10-4 m3。
(4)物体的密度:ρ===3×103 kg/m3。
2、(1)石头的质量:
m===0.4 kg,
由ρ=得,石头的体积:
V===1×10-4 m3。
(2)石头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4 N-2.9 N=1.1 N。
(3)石头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V=1×10-4 m3,
由F浮=ρ液gV排得:
ρ液===1.1×103 kg/m3。
1、C 2、C 3、B 4、C
5、1∶6 0.5×103
6、15 10 0.9×103
7、(1)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20 cm-16 cm=4 cm,所以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Sh=100 cm2×4 cm=400 cm3。
(2)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m排g=ρ水V排g=1.0×103 kg/m3×4×10-4 m3×10 N/kg=4 N。
(3)由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4 N。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G-F浮=10 N-4 N=6 N。
8、解:(1)因为A漂浮在水中,所以F浮=GA=3 N,
由F浮=ρ液gV排得,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
V排===3×10-4 m3。
(2)A、B共同悬浮,F浮A+F浮B=GA+GB,
即ρ水g(VA+VB)=GA+GB,
VA+VB===9×10-4 m3,
其中VA=500 cm3=5×10-4 m3,B的体积:
VB=9×10-4 m3-5×10-4 m3=4×10-4 m3,
B的质量:mB===0.6 kg,
B的密度:ρB===1.5×103 kg/m3。
(3)当A、B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体积:
ΔV=VA+VB-V排=9×10-4 m3-3×10-4 m3=6×10-4 m3,
液面升高:
Δh===0.06 m,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ρ水g(Δh+h0)=1.0×103 kg/m3×10 N/kg×(0.06 m+0.08 m)=1 400 Pa。
答:(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10-4 m3;
(2)物体B的密度为1.5×103 kg/m3;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 4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