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 
新课导入-----分子的构成 
水分子结构 
科学家研究发现: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猜想:原子是否还可以再分呢? 
新课导入-----原子是可分的 
汤姆生:发现电子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 . 
电子 
电子带 电荷 
负 
电子的发现说明了 。 
原子是可分的 
猜想:原子是什么结构? 
进入新课-----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阅读课本P31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卢瑟福 
2. 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的中心, 
 核外电子带负电,受原子核吸引,绕核高速运动。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里。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10-14m。 
行星绕日模型 
读一读---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 
1.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2.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不同物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质,会失去一部分电子,显示正电性。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质,会得到一部分电子,显示负电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失电子显正电 
得电子显负电 
进入新课-----原子核是可分的 
1919年,卢瑟福从原子核中发现质子。质子带正电。 
1932年,查德威克从原子核中发现中子。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氦原子 锂原子 
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层次结构示意图 
发现更小微粒的方法-----生活.物理.社会 
加速器:能使带电粒子增加速度(或动能)的装置。 
 作用:帮助人们深入探索微观世界。 
夸克还能再分吗?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 
应该可以再分,需要提高粒子的运动速度。 
课堂总结 
1.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 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且正负电荷 相等, 位于原子的中心, 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2.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 ,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带正电荷, 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它们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行星绕日 
原子核 
电子 
数量 
原子核 
电子 
电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核子 
夸克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正 
负 
质子 
正 
中子 
夸克 
练一练 
1.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原子内大部分体积是空的,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原子核上.下列关于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带负电、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很小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不带电 
D.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不带电 
B 
练一练 
2.首先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科学家是 (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牛顿 D.奥斯特 
A 
练一练 
3.如图所示,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由原子核、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C 
练一练 
4.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盖尔曼提出的 
C.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 
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英国物理学汤姆生提出的 
C 
练一练 
5.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电,丝绸由于 电子而带 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电子 
正 
得到 
负 
电子发生转移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