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
2.把握中心论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二、写法探究
1.作者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引用的资料:
第2段
引用《大学》中的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第3段
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列举事例:
王阳明“格”竹: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做实验了解竹子: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学法指导】
举例论证的答题模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XX(概括事例)证明了XX(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是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认同。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2.“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6.“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句中划线的词有何表达作用?
“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这几个词语表明中国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后果,用在这里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学法指导】
赏析议论文词语的解题技巧
1.解题思路:(1)确定词语的语境义;(2)分析词语对阐明观点的作用。
2.答题模式:XX词是指XX,表明(肯定)了XX,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三、理解演讲用意
演讲者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提示:
结合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方面思考用意。
围绕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演讲,有什么意义。
【资料链接】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74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获得了此次活动的特别荣誉奖。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过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教育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能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四、实战演练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时语气平和,语速为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和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用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演讲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第一、第二”等词语;而在讲到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并且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出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
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都选择了最恰当的演讲内容。
不同点:《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演讲者情感慷慨激昂、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演讲者的革命精神。本篇是在庄重场合发表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的身份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演讲词,由怀念父亲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演讲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演讲场合庄重,内容客观理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十分严谨。尤其是作者现身说法,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七、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丁肇中在山东大学2019级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演讲视频,感受他的演讲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第二课时
1.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目标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三:析一析
1.分析材料
作者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写法探究
第2段
引用《大学》中的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引用的资料:
第3段
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写法探究
王阳明“格”竹
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列举事例
做实验了解竹子
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
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
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写法探究
武功秘笈——举例论证的答题模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XX(概括事例)证明了XX(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是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2.探究原因
写法探究
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写法探究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发表看法
合作探究
不认同。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举例
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合作探究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合作探究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合作探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合作探究
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合作探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句中划线的词有何表达作用?
“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这几个词语表明中国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后果,用在这里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合作探究
武功秘笈——赏析议论文词语的解题技巧
1.解题思路:(1)确定词语的语境义;(2)分析词语对阐明观点的作用。
2.答题模式:XX词是指XX,表明(肯定)了XX,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学生活动四:谈一谈
1.理解演讲用意
演讲者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探究意义
提示:
结合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方面思考用意。
围绕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演讲,有什么意义。
探究意义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1974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探究意义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获得了此次活动的特别荣誉奖。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过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教育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探究意义
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重读这篇演讲词,有何现实意义?
2.探究现实意义
探究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能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探究意义
学生活动五:讲一讲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实战演练
演讲时语气平和,语速为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和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用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演讲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第一、第二”等词语;而在讲到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并且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出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
实战演练
学生活动六:比一比
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拓展延伸
《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演讲者情感慷慨激昂、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演讲者的革命精神。本篇是在庄重场合发表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的身份特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都选择了最恰当的演讲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拓展延伸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演讲词,由怀念父亲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演讲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演讲场合庄重,内容客观理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十分严谨。尤其是作者现身说法,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课堂小结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子、作者亲身经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格物致知的含义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思路严谨
分析问题
演讲思路
层层推进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课堂小结
课后观看丁肇中在山东大学2019级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演讲视频,感受他的演讲特点。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