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明晰各类三角形的概念、特征、特性,掌握画高技能,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猜一猜和理一理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各种知识解决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形,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平面图形)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三角形这个单元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板书: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
二、自主回顾,构建网络。
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第59-70页的内容。
2、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整理知识点。)
三、再现知识,梳理知识。
1、整理和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1)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重点突出“线段”和“围成”)
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
(2)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
练习:判断下面哪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3)看着课件上的三角形说说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4)指着课件中三角形的虚线问:这是三角形的什么?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复习底和高,得出: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底和三条高。)
练习:①小明画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他画的对吗?
②画出下图底边上的高。(实物投影评讲)
(5)观察四张图片,在图片都能找到什么图形?为什么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整理和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的三角形分类。
①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②填表:每类三角形有几个锐角、直角或钝角?
③判断: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④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⑤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什么三角形?
(2)按边分的三角形分类。
①三角形按边分可以怎样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其实这三类三角形有着微妙的包含关系。
②填一填。
A、等腰三角形有( )条边相等,有( )个底角相等。
B、等边三角形有( )条边相等,有( )个角相等,每个角都是( )°。
3、整理和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新课时是怎样求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吗?(通过课件展示方法,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2)判断:把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
(3)求角的度数。(多给学生时间去做题)
①三角形∠1=140°,∠3=25°,求∠2的度数。
②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0°,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它的一个顶角是多少度?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4、小结:整理知识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整理之后,一般要便于我们看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应用拓展,深化提高。
通过刚才的整理,我们加深了对三角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练习,看谁学得好。
1、判断说理。
(1)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 )
(4)自行车的三角架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性。( )
2、我能填。
(1)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9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则第三条边长是( )厘米。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一定( )900。
(3)下图中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3、思考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第三条边可能是几厘米?(边长取整厘米数)
4、机动题:求四边形及多边形的内角和。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同学们课后要抽点时间把黑板上的知识都记一记,才能更好地运用。
六、板书设计。
定义
组成
三角形 特性
三边关系
分类
内角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