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将个体的自我放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
(祖国)的倾诉,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回溯历史贫困落后―→献身祖国的热望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迷惘(mǎnɡ)
富饶(ráo)
勒进(lēi)
B.绯红(fēi)
簇新(cù)
挣脱(zhèng)
C.淤滩(yū)
熏黑(xūn)
纤绳(qiàn)
D.稻穗(suì)
隧洞(suì)
干瘪(biě)
A
【解析】A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胚芽
窝行
伤痕
B.悲哀
疲备
驳船
C.沸腾
蛛网
摸索
D.喷博
黎明
笑涡
【解析】A项,“蜗行”;B项,“疲惫”;D项,“喷薄”。
C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B.《国家宝藏》节目中的配乐意境优美,婉转悠扬,观众深受好评。
C.通过5月22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一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D.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解析】B项,语序不当,改为“深受观众好评”;C项,缺少主语,将“通过”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我市”后加“举办的”。
A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________,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按照“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顺序排列。
B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依恋和赞颂之情。
B.本诗第一节所创设的一系列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之情。
C.这首诗的前两节都是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写实,第二节重写意。
D.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多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解析】第一节表达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B
6.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诗篇特殊的历史意义,诗中的意象真实地反映出祖国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轨迹。
B.统观诗篇的情调,先抑后扬,体现出“舒缓—急促、低沉—高亢”的情感历程。接近尾声时,诗情沸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愿望喷吐而出。
D
C.通篇以“你”来呼唤祖国,拉近了儿女同祖国的距离,既便于诗人“面对面”地表露心迹,也易使读者感受到“祖国”并非虚幻的词语,而是存在面前的实体。
D.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塑造,富有创造性。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起跑线等事物,极不常见,诗人却从它们身上发现了美,入诗后更富有特殊的审美情趣。
【解析】D.“极不常见”,说法欠妥,因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7.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我心中的大丈夫”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环节。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理解:“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在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后,中华儿女表现大丈夫气概的一年。”“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请你接着发表议论,表明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80字以内)
为
祖
国
分
忧
,
为
人
民
解
难
的
人
都
称
得
上
“
大
丈
夫
”
。
他
们
在
国
家
和
人
民
遭
遇
危
难
之
际
,
毫
无
惧
色、
不
辞
艰
险
,
为
人
不
辞
民
利
益
而
英
勇
奋
斗
。
这
种
无
私
忘
我
的
行
为
就
是
浩
然
正
气
的
大
丈
夫
。
(2)【故事链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图画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大丈夫。请根据图中提示,简要叙述他的英雄事迹。(60字以内)
文
天
祥
在
南
宋
投
降
元
军
后
,
仍
主
张
抗
金
,
后
兵
败
被
俘
,
宁
死
不
降,
写
下
了
“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的
著
名
诗
句
,
慷
慨
就
义
。
(3)【对联补写】请你将下列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言必行,顶天立地男子汉
下联:
信
必
守
,
一
诺
千
金
大
丈
夫
恪尽职守
崇祯①末,流贼张献忠②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③以凤庐道④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⑤也。”
【注释】①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与李自成齐名。③史公:史可法,明末抗清英雄。④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⑤吾师: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辄数月不就寝
辄:_____
(2)吾上恐负朝廷
恐:________
就
担心
9.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
10.史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史可法是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人。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