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课题
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法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重点
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请列举几例。
(2)针对生物入侵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3)生物入侵会带来哪些危害?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鉴于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
我国为何如此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齐读诗歌,体悟情感。
倾听,思考
渲染气氛,放松学生心情。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酸雨及其成因、危害、控制措施。
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重点)
3、认识废电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4、温室效应及其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5、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危害于预防措施?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酸雨的形成、危害及措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资料展示:
地球是目前为止人类生存的惟一家园,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几百万年来,地球默默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却不断地向地球索取。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地球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
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总结: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3)请分析酸雨的成分。
教师总结:水、硫酸、硝酸
(4)请列举酸雨的影响。
(5)请列举控制酸雨的措施。
教师总结: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目标导学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你能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有了方案,再尝试完成它。
教师提示: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
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情况。
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
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1、[提出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3、[设计并完成实验]
用对照方法
4、使用模拟酸雨:以清水和食醋为1:1的比例混合得到人工酸雨。
5、实验组:在杯中加适量清水和等量的食醋,并放入20粒绿豆.
6、对照组:在碗中加适量清水,并放入20粒绿豆。
实验结果分析: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讨论: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教师总结:不一定是。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目标导学三:其他环境污染
阅读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除酸雨外,还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
教师总结: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有何危害?
教师总结: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提示: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臭氧层被破坏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教师总结: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如: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
学生列举如:酸雨毁坏的树木;酸雨使土壤酸化;酸雨改变水体生态环境……
学生思考,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实验探究,尝试分析回答,如:实验组:20粒种子,没有一粒种子萌发。
对照组:20粒种子,全部种子萌发。
说明酸雨能让植物不生长。
[得出结论]: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学生讨论并回答: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并回答如: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学生举手回答:发、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例如,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因此而明显增多。
明确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读和小组交流,初步感知本节主要内容,便
于下面教师进行讲解。
由材料引出酸雨及形成、危害及措施等知识,旨在一步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根据所知,列举其他环境污染现象,引出温室效应的危害及措施、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及危害、防治等方面知识,顺理成章的号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复习巩固
1.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2.保护和改善环境最切实可行的个人行为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
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
C.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发展垃圾处理新技术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环境更宜居”,下列措施符合“生态淮南”理念的是( )
①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都有关的一组是( )
①酸雨②潮汐③夜盲症④水俣病⑤大脖子病⑥痛痛病.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
D.?①③⑤
5.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
A.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通过复习巩固环境,检测本节课的教与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我们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书
1.酸雨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主要成分、危害及控制措施。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原则:对照性和重复性
3.其他环境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