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速度、时间、路程 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1 10:53:06

文档简介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P8-1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通过同桌合作交流,自学探究,认识速度、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有趣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认识速度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速度的含义。
2、理解速度和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小萝卜长大了,小熊、小牛、小象从各自的家里出发,相约一起到菜园里拔萝卜。仔细观察,你能从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熊:从家到菜园跑了432米,用了8分钟;小牛:从家到菜园跑了432米,用了6分钟;小象:从家到菜园跑了544米,用了8分钟)
板书:小牛:432米
6分钟
小熊:432米
8分钟
小象:544米
8分钟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小结)师:我们把从家到菜地所走路的长短叫做“路程”。(板贴:路程)它们所用的6分钟、8分钟叫做“时间”。(板贴:时间)
[简单介绍路程和时间的概念]
二、新授
探究一:用旧知比较谁跑得快
1、师:老师把你们手机的信息放入表格中,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很快地比出他们谁跑得最快吗?
2、交流汇报(2人)
问:谁跑得最快?
(生1:小牛比小熊快。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家到菜地的路程相同,小牛用的时间比小熊短,所以小牛比小熊跑得快。
生2:小象和小熊的时间一样,但小象跑的路程比小熊长,所以小象比小熊快。
生3:求每分钟跑得路程。师:可以,但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3、小结
师:看来,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跑得就越快。相同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越长,跑得就越快。
[运用旧知,通过确定相同量比较不同量来判断谁跑得快]
探究二:认识速度,知道速度,感知速度.
1、认识速度
(1)问:可是,小象和小牛他们的时间,路程都不同,
这可怎么比较呢?
(生:求每分钟行多少米)[不能出速度]
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当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我们可以比较它们每分钟行走的路程长短。(板书:每分钟行的路程)
(2)学生汇报,师板书
问:那么他们两个每分钟究竟行多少米呢?
谁来列式?(2人)
每人选一个算一算。
问:说说你算的是哪一个?
小象:544÷8=68(米)(如果学生不说就不写单位)
小牛:432÷6=72(米)
问:68表示什么?
(生:每分钟行的路程)
问:72又表示什么?
问:现在你知道谁跑得快了吗?说说你的原因
(PPT出示)72>68
答:所以小牛走得快。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之前我们通过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来比时间;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我们通过算一算它们每分钟跑多少米?得到小牛比小象快。
(4)小结
师:看来只要算出每分钟行走的路程,我们就能比较他们行走的快慢了。
[形成冲突,让学生感知到可以通过比较每分钟行的路程来比较行走的快慢]
(5)认识速度
师:像这样每分钟行的路程我们把它就叫做速度。
问: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速度了吗?(指名3人)
那么这里的68表示什么?(师:也就是小象的速度。板贴:速度)
72米又表示什么?
(小结)师:你们说得真不错!小象每分钟行68米,小牛每分钟行72米,像这样每分钟行走的路程就是速度。[初步知道速度的含义]
2、在速度单位学习中进一步感知速度
(1)认识速度单位
师设问: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72米表示的是每分钟行72米吗?
师:在数学里,速度还有专门的单位呢!想不想知道?速度单位的读写究竟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数学书第10页。
(2)看书后的反馈
①写法
预设一:生1:在68米后面写上每分
?????????
??生2:在米后面划个斜杠/,再写个“分”。……
反应一:学生说,教师板书——米/分
预设二:生都不知道。
反应二:在数学上,我们用“68米/分”来表示每分钟68米。
(小结)师:因为速度表示的是每分钟行的路程,所以它有两部分复合而成的。(指着黑板慢慢说)先写长度单位,加上斜杠,再写时间单位。(板书:米/分,用红笔)
师:我们一起来写写看。(板书)
师:还有谁来介绍一下速度单位的写法?
②读法
师:你还知道什么?小牛的速度就是72米每分
(板贴
读作:72米每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牛的速度是......
问:那么小象的速度呢?(生:小象的速度是68米每分)
③含义
师:68米每分它表示什么?它表示小象每分钟行68米。
(3)跟进练习:
师:那么小熊的速度是不是最慢的呢?独自求一求小熊每分钟跑多少米,并写上适当的速度单位。(投影学生练习本)
(4)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速度和速度单位,及它们的读法、写法。
(5)跟进练习:
(过渡)生活中在哪些地方会用到速度?(随机)是啊,生活中也有很多的速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谁来说说大巴的速度?

出示:公交车的速度:大约750米/分
读作:(公交车)的速度大约是(750米每分)
表示:(公交车)每(分钟)大约行(750米)
师:自己轻声说一说。
出示:自行车的速度:大约16千米/时
问:那么自行车的速度呢?
读作:(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16千米每时)
表示:(
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16千米)
师:说得真清楚!还有谁能说?

出示:步行的速度:大约4千米/时;轿车的速度:大约2千米/分;飞机的速度:大约200米/秒;火箭的速度:大约9千米/秒
师: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速度,先自己读一读,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①选一组同桌汇报②男生读③女生读
(4)完善对速度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又读了很多速度,现在你们对速度又有怎么的认识呢?
学生交流。
(5)小结
(补充板贴
每分,每秒,每时)(PPT保留4个不同的速度单位)
师:对呀,每秒、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学生齐说)
[通过书上练习,进一步认识速度,加深对速度的认识]
探究三:认识速度和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速度,还认识了速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刚才我们是怎么算出小牛、小熊和小象的速度吗?(指名3人)
(完成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小结)是啊,求速度,我们就用路程除以时间。
2、跟进练习:书
例2
师:现在小丁丁遇到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只列式计算不写答句。
3、交流汇报:
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数量关系)
问:单位为什么是千米每时?(速度单位有两部分复合而成,题目给的长度单位是千米
时间单位是小时)
甲火车3小时行了444千米,乙火车2小时行了332千米,这两辆火车哪辆的速度快?
甲火车的速度:444÷3=148(千米/时)
乙火车的速度:332÷2=166(千米/时)
148>166
答:双层火车速度快。
4、(小结)真棒!你们已经会用今天的知识帮小丁丁解决问题了!求速度就用路程除以时间,还要根据题目写上适当的速度单位。
3、巩固练习
师:下面让我们做几道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答案。
1、选择
1)一只飞蛾6分钟飞行了96米,它的速度是(

A
16米
B
16千米/分
C
16米/分
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数量关系)
师:速度单位要和题目中所给的路程和时间单位相一致。
2)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480千米,它的速度是(

A
80千米/分
B
80千米/时
C
480千米/时
师:我们知道路程÷时间=速度,已知路程和时间就能求出速度。
3(出示图片)师:这是高速公路上限制速度快慢的标志牌。它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60千米/时。
(出示)在带有这个标志的路上,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共行驶了140千米。他有超速吗?
A
超速
B
没有超速
C
不知道
问:你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
师:我们可以既可以用实际速度和最高速度比较,也可以用最长路程和行驶路程相比较来判断张叔叔有没有超速。
2、运用
师:看来大家都对速度的意义、速度单位、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出示表格:
师:小动物们打算进行一场跑步比赛,路程除以时间就是速度,因此,小象的速度是60米每分,那么其他小动物的速度呢?
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生:路程一样,时间少,速度就快;或路程一样,时间多,速度就慢。)
[渗透数学思想:反比例]
四、拓展练习
(1)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可有400米呢。下课后请你们到操场上,绕着跑道走一圈,记录所用的时间,然后算一算你的速度是多少?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给我们的今天这节课起个课题?
(揭示课题)
板书设计: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小牛:432
÷
6
=72(米/分)
读作:72米每分
小熊:432
÷
8
=54(米/分)
表示:每分钟行72米
小象:544
÷
8
=68(米/分)
每秒、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1速度、时间、路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会正确表述速度的含义。
2、知道求速度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与同伴交流、观察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5、体会数学与自然、与生活的紧密相连,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价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积极讨论问题,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认真倾听,能主动思考并认真完成课堂的各项要求。
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理解速度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它虽然存在于生活中,但看不见、摸不到,无法借助实体来表征,且不易掌握量感。学生往往容易把速度与路程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对两者的辨析与比较,尤其是让学生正确表述速度的含义,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
1、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会正确表述速度的含义。
2、知道求速度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你会建议小梅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在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用速度来表示。
2、出示第9页情景图(电脑演示):
小象:从家到萝卜地544米,我刚跑了8分钟。
小熊:从家到萝卜地432米,我刚跑了8分钟。
小牛:从家到萝卜地432米,我只跑了6分钟。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刚才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来完成这张表格。(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后集体校对)
小象
小牛
小熊
跑了多少路程
544米
432米
432米
用了多少时间
8分钟
6分钟
8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我们把他们跑的距离叫路程,8分钟,6分钟叫做时间。板书:路程、时间
师:现在小兔欢欢想考考大家
:小象、小牛、小熊谁跑得最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谁跑得快的这个数学问题。
(二)探究:谁跑得快的数学问题。
师:观察表格,你会先怎么比较?
1、路程相同,如何比较?
预设:一样的路程,小牛比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小牛比小熊跑得快。
2、时间相同,如何比较?
预设:一样的时间,小象比小熊跑的路程长,所以小象比小熊跑得快。
3、时间、路程都不相同
,如何比较?
预设: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比较出谁比谁跑得快。
师:怎么算?
预设:算一算他们一分钟分别跑了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三)建构速度的概念
1、建构速度概念
(1)反馈小熊每分钟跑的路程:
432
÷8=54

(2)提问:432、8、54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432是小熊跑的路程,8是跑432米用的时间,54是小熊每分钟跑的路程。
小结:像这样的小熊在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就叫速度。(板书)。
揭题:路程、时间、速度
2、认识速度单位
(1)含义:54米/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54米。
提问:每分钟是什么意思?每分钟就是每一个一分钟,54米是小熊在每一个一分钟里跑的路程。
(2)读写: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3)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小结:速度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用/分隔,前面是长度单位,后面是时间单位。
提问:54米是小熊在多长时间里跑的路程?(每一个一分钟)
时间单位:是小熊走多远路程所用的时间?(跑54米所用的时间)
(4)学生修改反馈小牛、小象每分钟跑的路程:
提问:求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就是求它们的速度。结合三者的速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跑的快?
(5)人们都喜欢用这样简单而清晰的方法来表示速度,你能不能像这样来表示速度?练一练:速度单位的读写(书本11页)
(6)小结:(补齐速度的含义)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速度。
(7)揭示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除法算式,想一想你是怎么来计算速度的,速度和什么有关?
板书:速度=
路程
÷
时间
三、全课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