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微博天地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节日。作为节庆的传统食品,年糕与饺子是象征浓郁的符号化食品,堪称餐桌上吉祥的经典。具体说来,大抵是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人更讲究吃饺子。年糕喻示着“年年高升”,散发着南方稻米天然的醇香。北方饺子造型酷似古代元宝,吃饺子,意在“招财进宝”,另外,借饺子的谐音,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寓意。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范围及其划分的主要依据,记住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2,重点观察比较图5-1,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说出其分布的大致范围。
2、在图中找出各个区域划分的界线,看看都经过哪些地区?
3、说出各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自学效果好!
课前预习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 ,气温逐渐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东南沿海地区 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
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状分布,逐级 。
2.我国农业具有 、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
升高
降低
少
湿润
干旱
阶梯
下降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东密西疏
高
低
课前预习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农田多为 ,以种植 、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 次;交通运输以 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坡度较 ,墙体较厚。该线以南地区农田多 ,以种植 、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 ,墙体高。
旱地
小麦
三
陆路
小
水田
水稻
水运
大
课前预习
4.综合 、 和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和 。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从地势、降水、气温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成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食;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口味偏咸。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
你能够说出这些区域存在哪些差异吗?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C
A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C
界线A
界线B
A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确定A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A
红线是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精巧点拨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800
A
B
C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A
B
C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C与图中哪两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青藏地区:高寒,日照强
小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名称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气温和降水。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气温和降水。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季风。非季风气候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地势。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3,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其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结合图像内容,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的好!
观察分析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传统民居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旱 地
水 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小麦、大豆、花生、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汽车
船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主要经济林木
传统运输方式
<0℃
>0℃
结冰
不结冰
<800毫米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船
汽车
名 称
位 置 范 围
划 分 依 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横断山以西、
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气温和降水。1月0 ℃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气温和降水。1月0 ℃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季风。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地势。我国第一阶梯,气候严寒
3、填写下表。
4、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 )一月0℃等温线
(2 )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 )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5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 )南北方分界线
课堂小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自南向北:气温减低
自东南向西北:降水减少
自西向东:地势逐级下降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
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以南和以北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